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中原龙山文化:共工在陶寺

文/张锟 姜宁一中原地区龙山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类型划分,从1931年梁思永发掘“后岗三叠层”起,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分合过程。目前,一般分为6种文化,即王湾三期文化、造律台文化、后岗二期文化、陶寺文化、三里桥文化和客省庄文化。这一方案代表了多数

中原龙山文化:共工在陶寺文/张锟 姜宁一中原地区龙山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类型划分,从1931年梁思永发掘“后岗三叠层”起,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分合过程。目前,一般分为6种文化,即王湾三期文化、造律台文化、后岗二期文化、陶寺文化、三里桥文化和客省庄文化。这一方案代表了多数学者的看法。

对中原地区龙山时代诸文化类型的划分,直接关系到夏文化的探索,学者们结合文献的记载,分别探讨了诸文化类型与夏文化的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河南省中西部和山西省南部越来越受到历史、考古学界的重视,成为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地区。

这一地区也是传说中的古“九州”的所在地。

《左传·昭公四年》载:“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

”这里的“九州之险”所标志的区域就是原始的“九州”所在,与后来作为全中国代称的九州不同。

据学者的研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中西部,山西省的南部,陕西省的关中东部地区。

由于为古“九州”所在地,其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历年来,围绕着这一地区展开了大量的考古工作,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引发了学术界对中国早期国家、古代文明及夏文化等问题进行探讨的热潮。

目前在这一地区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存分属于王湾三期文化、三里桥文化和陶寺文化。

王湾三期文化的中心区为豫中和豫西的东部,三里桥文化的分布区域包括豫西的西部和晋南的运城盆地,陶寺文化主要分布于晋南的临汾盆地。

这三种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拥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因素,表明当时三者之间有频繁的文化往来。

王湾三期文化目前已成为探索夏文化的重要目标,可能属于夏族早期或先夏文化。

而与之关系密切的另两支文化则基本被排除了属夏族的可能,因此其族属及与夏文化的关系有待确定。

另外,这两支文化所分布的山西省南部地区,在古代文献中历来被称为“大夏”或“夏墟”,表明与夏人及夏文化关系密切。

所以,弄清这两支文化所代表的人群,也是正确探索夏文化及其起源等问题所必需的。

二关于陶寺文化的族属,有的学者认为是传说中陶唐氏,也有的学者认为属夏人早期的遗存。

本文认为,这两种观点均未能揭示陶寺文化族属的真相,实际上陶寺文化应为传说中共工氏的文化遗存,下面试作分析。

陶寺文化从发现之初即成为研究中国国家起源和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对象。

近年,又发现了陶寺文化的城址,表明这一文化一度非常兴盛,达到很高的文明程度。

众所周知,陶寺文化中有一种特殊的遗物,即彩绘的蟠龙纹盘,见于大型墓葬中,是陶寺文化的标志性遗物。

发掘者认为:“从陶寺蟠龙的具体形象看,作蛇躯鳞身,方头,豆状圆目,张巨口,牙上下两排,长舌外伸,舌前部呈树叉状分支,有的在颈部上下对称绘出鳍或鬣状物,与商周蟠龙的明显区别是无角,也无爪。

这同其蟠曲的形态一样,也是陶寺龙纹具有一定原始性的反映。

从身、尾、目的形状和它吐长舌的特征看,很象蛇,但从方头、巨口、露齿看,又与鳄鱼接近。

”龙纹盘是一类高规格的遗物,“蟠龙图像非同一般纹饰,似乎有其特殊的含义。

它很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如同后来商周铜器上的族徽一样。

……陶寺的龙山文化先民,正是活跃于夏墟,以龙为族徽、名号的部落。

”可见,龙应为陶寺文化先民所崇拜的图腾。

而传说中的共工氏即与龙有密切联系。

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共工氏有子曰勾龙,为后土。

”《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可见在传说中,共工氏曾霸九州,其子又被称为勾龙,能平定九州。

又据《山海经·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

”《山海经·大荒北经》:“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

”相繇(相柳)所食之九土,应即后土勾龙所平之九州,二者可能是一种传说之分化。

作为共工之臣的相繇即为龙的形像,在《山海经》中它还是造成洪水的祸根。

与之有关的是《山海经》中另外一个人物——应龙。

据《大荒北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