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秦始皇应该叫赵政、秦政还是嬴政

文/柳馥从春秋到战国,时代转化的大标志就是三家分晋。公元前376年,韩、赵、魏联合起来废晋静公,将晋国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家成为了独立的诸侯国,这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反过来问您:“何为三晋?”您多半会回答:“这个问题很

秦始皇应该叫赵政、秦政还是嬴政文/柳馥从春秋到战国,时代转化的大标志就是三家分晋。公元前376年,韩、赵、魏联合起来废晋静公,将晋国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家成为了独立的诸侯国,这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反过来问您:“何为三晋?”您多半会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刚才不说过了嘛,姓韩、姓赵、姓魏的三家人建立的诸侯国合称‘三晋’。

”您的回答,只对了一半,三晋确实是由韩、赵、魏这三个诸侯国组成的,但是三个诸侯国的国君可不姓韩、赵、魏。

这韩、赵、魏是氏,而非姓。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才称姓。

氏与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那会儿人们的观念是以国为氏,而非以国为姓。

魏国和韩国的国君,其实都姓姬。

赵国国君和秦国的国君一样都姓嬴。

很多电视剧里,喜欢管秦始皇叫嬴政,管齐桓公叫姜小白,这是不对的。

在先秦时期,一般人不会称呼男子的姓,因为这样做很不礼貌。

齐桓公的氏是吕,如果您一定要直呼其名的话,应该叫他吕小白或者齐小白才对。

至于秦始皇的氏就比较有意思了,因为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秦国氏赵。

这一种观点来自司马迁的《史记》,持有此观点的人认为秦国公室因造父封赵城,所以他们的氏也该是赵,而且在《史记》中可以看到“秦王赵政”这样的字眼。

另一种观点认为,秦国国君应该氏秦,而非氏赵,因为秦国国君的先人很早就从赵氏分离了出来,他们应该很早就以国为氏了才对。

况且《汉书·贾邹枚路传》载:“秦政力并万国,富有天下,破六国以为郡县,筑长城以为关塞。

”这里亦称始皇政为秦政。

太史公著《史记》,载史为册,利在千秋,然漏洞之处,亦需读者自解,不然自相攻伐,如始皇政氏赵氏秦一说,徒留许多争议矣。

《国语·郑语》云:“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

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

”可见国君以国为氏,因此小柳亦倾向于始皇政氏秦。

顾炎武亦在《原姓》中讲到:“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次则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最下者庶人,庶人无氏,不称氏称名……”另外,春秋时期以国为氏或者说以封邑为氏的现象很多。

比如三家分晋前,被三家联合坑掉的智氏就出自荀氏,而晋国这支荀氏又出自原氏。

事情是这样的,最早呢,晋武公灭荀国后,把此地赐他大夫原黯,原黯也由此被人称为荀叔,而他的子孙就以封邑的“荀”为氏了。

然后,到晋文公的时候,这支荀氏的大宗长荀逝敖死后,他的两儿子荀林父与荀首的采邑改封为“中行”和“智”,所以这支荀氏又衍生出中行氏和智氏。

而被三晋联合坑掉的智伯瑶,在《左传》中也时不时被称为“荀瑶”。

虽然智伯瑶,也就是智瑶,有时被为荀瑶,但这不代表荀氏等于智氏。

智伯瑶只是智氏的家主,并非荀氏。

同理,就算《史记》写了一笔赵政也不代表秦国国君就氏赵,从被封于秦开始,秦国国君的氏就应该是秦,而非赵。

而且也就是司马迁记了一笔赵政,在《左传》和《国语》中却记载了秦国王室氏秦的证据:春秋时,秦景公同母弟弟公子针跑到了晋国,大家是管他叫秦后子,并没有叫他赵后子。

《国语·周语》云:“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

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姓和氏的起源不一样,可以说氏是依托姓而生的。

先秦人一般至死都不改姓,但活着的时候可以改氏。

氏的来源五花八门,贵族除了以国为氏、以封邑为氏,也可以用先人的谥号来作为自己的氏,比如楚国三大家族中的景氏和昭氏,就源自于他们先人的谥号。

景氏源自楚景平王,即楚平王,昭氏则源自楚昭王。

除了以谥为氏呢,还可以官职为氏,比如司马氏、上官氏、司徒氏等。

贵族的话,还可以被赐氏或者姓。

《通志·氏族略》上说:“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氏和姓不一样,古人再磕碜呢,姓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