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黄帝正妃嫘祖属于炎帝部族

文/朱国伟关于嫘祖,古代典籍多有记载。《世本》帝系篇:“黄帝居轩辕之邱,娶于西陵之子,谓之嫘祖,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泯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浊山氏之子,谓之昌仆,产颛顼。”《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

黄帝正妃嫘祖属于炎帝部族文/朱国伟关于嫘祖,古代典籍多有记载。《世本》帝系篇:“黄帝居轩辕之邱,娶于西陵之子,谓之嫘祖,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泯水,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于浊山氏之子,谓之昌仆,产颛顼。

”《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

”《大戴礼记》:“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

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是为帝颛顼也。

”《隋书·礼仪志》:“后周制,皇后乘翠辂,率三妃……至蚕所,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

”《通鉴外纪》:“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帝女桑”指向嫘祖,表明嫘祖为炎帝之女。

《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宣山……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

”毕沅云:“案《水经注》,山在今河南泌阳县界,今失名。

”《广异记》曰:“南方赤帝女,学道得仙。

正月一日衔柴作巢,至十五日成。

赤帝见之悲恸,诱之不得,以火焚之。

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

今人至十五日焚鹊巢,作灰汁,浴蚕子招丝,象此也。

”嫘祖发明养蚕,后代被祭祀为先蚕娘娘,所以此处的帝女就应该是嫘祖。

赤帝即是炎帝,赤帝女,即炎帝女。

嫘祖始居地应为河南省西平县像黄帝、炎帝、蚩尤一样,嫘祖是靠传说而后世加以记载的人物,自然有“神”性的成分。

但作为上古时期的优秀人物,部落、族群的代表,更有“人”性的光辉,应当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炎黄时期,文字初创,不能大量记载、保留史料,历史的保存形态只能是口头传说,考之其他民族,均为如此。

历代对传说有所增益,也是常理。

但是传说仍然保留了原始历史的合理内核,值得人们思考、研究。

全国很多地方流传着嫘祖的事迹(含出生地、故里等),影响比较大的有四川“盐亭说”、湖北“宜昌说”、河南“西平说”。

各地的传说都有大量的自然遗迹、人文遗迹、历史资料、甚至考古发掘相佐证。

但从总体来看,河南“西平说”较为完整,也更为合理,进一步增强了嫘祖为历史真实人物的可信性。

一是根据文献记载,嫘祖为“西陵国”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西平县,故柏国也,《春秋左传》所谓江、黄、道、柏方睦于齐也。

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

”西汉时的西平县归汝南郡管辖,见《汉书·地理志上》“汝南郡”条。

1981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发现汉简36枚及鸠杖3根,其中的“王杖诏令”简载:“河平元年,汝南西陵县昌里,先年七十受王杖,(英页)部游徼吴赏使从者殴击先,用诉,地太守上谳。

廷尉报:罪名明白,赏当弃市。

”河平元年为公元28年(按:此为司法文书,昌里可能原本是地名,此处应是以昌里为姓,所以不应点断,应为“昌里先”)。

西汉以后,这里又设置过西陵乡、西陵亭等与“西陵”相关的地名,这表明西陵、西平的地名演变是有史可证的,即西汉前期和西汉以前,西平一带称为西陵,西陵之名源于远古时期的西陵氏部族、西陵国。

二是今西平县地名中多有与嫘祖传说相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