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重构上古史:黄帝在红山为夏族

文/逯宏《周礼注疏》引《孝经纬》云:“三皇无文,五帝画象”,可见古人也很清楚:三皇五帝之时是没有文字的,所谓“三坟五典”,不过是有了文字之后对上古史事的追记。既然是追记,可能会有些偏差,但全盘否定又肯定是不科学的态度。与远古历史“神话化”的

重构上古史:黄帝在红山为夏族文/逯宏《周礼注疏》引《孝经纬》云:“三皇无文,五帝画象”,可见古人也很清楚:三皇五帝之时是没有文字的,所谓“三坟五典”,不过是有了文字之后对上古史事的追记。既然是追记,可能会有些偏差,但全盘否定又肯定是不科学的态度。与远古历史“神话化”的同时,一门全新学科—考古学,在华夏大地悄然兴起。

考古学(Archaeology),是根据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的学科。

按此定义,中国考古学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春秋末期,孔子周游列国,调查夏、商文化,认识“坟羊”与“楛矢”;西汉时,司马迁“探禹穴”“窥九嶷”,考察各地的古代文化遗迹,为写《史记》积累素材……不过,晚清以前的“考古学”通称“金石学”或“古器物学”,而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田野考古是伴随着西学东渐出现的。

考古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晚清时,随着国门向列强打开,部分学者初步具备了文化人类学的视野。

例如,章炳麟在《訄书.序种姓上》中,借用西方的图腾主义来解释原始社会母系制度,剖析了中国古代的“感孕神话”:野人天性阔诞,其语言又简寡。

凡虚墓间穴宅动物,则眩以死者所化。

故埃及人信蝙蝠,亚拉伯人信海麻。

皆因其翔舞墓地,以为祖父神灵所托。

其有称号名谥,各从其性行者。

若加伦民族,常举鹭、虎、狼、麢自名。

……其近而邻中夏者,蒙古、满洲,推本其祖,一自以为狼、鹿,一自以为朱果,藉其宠神久矣。

中国虽文明,古者母系未废,契之子姓自玄鳦名,禹之似[姒]姓自薏苡名,知其母吞食而不为祖,亦犹草昧之绪风也。

章氏未提“神话”一词,但已经自觉地使用原始泛神论分析问题了;将不同祖先起源神话加以比较的方法,更表明他初步具备了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的知识。

当然,章氏追本溯源是为分清种族间界限以达到排满革命之目的,动机与结论都是非科学的。

与西方思想观念向东方渗透的同时,经济与文化掠夺亦接踵而至。

这种掠夺的表现之一,就是大批外国人到中国的“寻宝”活动。

他们往往组成探险队,以各种名义到中国各地“考察”。

其中,欧美国家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西北内陆活动,而日本主要在我国东北、台湾地区掠夺。

这一时期,“殷墟甲骨”“汉晋简牍”“敦煌文书”等资料的被发现与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学术由传统走向近代。

1928年,为应对殷墟甲骨被大量盗掘并流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安阳殷墟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

这是第一次由中国学术机构负责并由中国学者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标志。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生地之一,但西方学者或中国“疑古学派”却不大相信正史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古史记载。

所以,中国田野考古学诞生之初即肩负着追寻中华文明源头的使命。

最早在《周易》里即有“天下文明”之说,而现代的“文明”概念却是20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相当于英文的“Civilization”。

1877年,美国学者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1818~1881)发表《古代社会》,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进化的学说。

1884年,恩格斯就摩尔根成果而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出版后被译成多种语言。

1930年,郭沫若以恩格斯著作续篇自期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出版,被认为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先导”。

安阳殷墟考古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大事件,曾多次主持发掘的李济于1957年在美国出版《中国文明的开始》,认为殷墟考古表明殷商文化具有成熟的铸铜技术、独立的文字系统和复杂有效的社会组织,因而殷墟商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开始阶段。

这种观点或许很容易被西方学者接受,但与文献记载相比,中国文明史缩短了近两千年。

李济的认识主要基于当时的考古资料,经过其后若干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考古大发现,这些观点理应得到修正。

殷商显然不是中国文明史的开端,对中华文明源头的追寻没有就此停止。

1939年,在第六届太平洋学术会议上,梁思永提交论文《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认为龙山文化与殷文化在十个方面存在着共同点,“后冈二层”是豫北殷文化的直接前驱。

徐旭生综合整理盘庚以前的古史,撰写《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并于1959年首先提出探索夏文化问题。

1973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一座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宫殿建筑基址,同时出土一批铜器、玉器和大型石磬等。

这批资料发表后,二里头文化成为夏文化探索的主体内容。

1978年唐兰先生发表《中国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认为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出现文字,中国的文明史应该从黄帝开始。

唐兰的观点引发热烈讨论,在史学界播下了“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种子,催发了研究者对中国文明起源时间与地域的深思”。

1985年,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出版,可视为对此前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他认为,中国文明是独自发生、发展,而并非外来的,而“小屯殷墟文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