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尧舜禅让的本质是夷夏轮流执政

文/孙庆伟摘要: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以及计划中的禹与皋陶、伯益之间的禅让实际上是夷夏轮流执政,其中尧和禹代表华夏,而舜和皋陶、伯益代表东夷。启继禹位的三部曲是:先攻杀乃父选定的接班人益,抢夺王位;再召集天下诸侯于钧台,逼迫众诸侯承认自己的合法地

尧舜禅让的本质是夷夏轮流执政文/孙庆伟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禅让制的崩溃和世袭制的确立,而启、益之争则是由禅让到世袭的转折点。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禅让制和暴力革命是政权更迭最主要的两种方式,史前禅让制对后世的影响堪称深远。作者近来梳理夏代史事,对此问题偶有心得,略述如下,以求正于学界。

尧舜禹的禅让与夷夏的轮流执政在禹崩会稽之前,他已经对接班人问题作了周密的安排。

《史记·夏本纪》记载:《墨子·尚贤上》更是列举了古代的多位贤臣,伯益赫然在其中:尧举舜,舜传禹,而禹欲传位于皋陶和伯益,这就是颇为后世所艳羡的禅让。

《史记·五帝本纪》和《夏本纪》等文献所记述的尧、舜、禹的禅让,究竟是历史的真实,还是出于后人的伪托,是学术界长期争讼不已的问题。

近代以来,很多学者如夏曾佑、钱穆和范文澜等人都倾向于相信所谓的禅让制应该体现了上古时期君位推选制,也有学者认为是酋邦社会中“和平的权力转交”。

特别是近年来,在出土文献中也屡屡见到与禅让有关的记载,如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唐虞之道》,就是一篇典型的专讲禅让的战国文献,其中说:又说:还说:上博简《容成氏》也详细记载了尧舜禹之间的禅让过程。

第7简载:据此,尧之为天子,本身就是尚贤的结果。

第11和13等数简又记:举贤、让贤是尧一贯的主张,而舜的出现,圆了尧的让贤梦。

第114简记:尧求贤若渴,而最终取得圆满结果。

第12简载:尧有九子而不用,要传位于舜,舜让天下贤者,但最终是“不得已”而“受之”。

据简文,舜受尧禅之后,也重用后稷、皋陶等贤人,“天下大和均”。

舜之世,洪水滔天,舜乃命禹为司工,肩负治水大业。

禹决九河,通三江五湖,九州方可居处。

于是《容成氏》简118记:禹即位后,类似的故事又重来了一次。

据《容成氏》记载,禹在位期间有各种制作、行俭、建鼓以及开言路的举措,天下大治。

他并效仿尧、舜的故事,准备禅位给皋陶。

第334简载:这种现象让我们充分意识到禅让说在战国时期的盛行程度,而如果禅让完全没有历史基础,这种状况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裘锡圭先生近年从出土文献出发,同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禅让的问题有一个公允的评价。

裘先生认为:将禅让理解为远古时期君长推选的一种方式,无疑是正确的。

以此为背景再来审视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可以获得一些新认识。

按前引《史记·夏本纪》,禹先欲禅位于皋陶,皋陶卒后,又准备“以天下授益”。

皋陶之所以被选定为禹的嗣位者,是因为其贤德。

《夏本纪·正义》引《帝王纪》曰:“皋陶生于曲阜。

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赐姓曰偃。

舜禅禹,禹即帝位,以咎陶最贤,荐之于天,将有禅之意。

”曲阜是少皞之墟,所以皋陶其实是东夷嬴姓和偃姓各族的首领。

禹是华夏族的领袖,却禅位于东夷的部族首领,这一现象自然值得深究。

皋陶卒,禹又授天下于益,而皋陶和益的关系又极其密切。

《史记·秦本纪》载:据《史记·秦本纪·正义》,《列女传》云:“陶子生五岁而佐禹。

”曹大家注云:“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

”按此即知大业是皋陶。

综上,皋陶为少皞之后,偃姓;伯益也是少皞之后,嬴姓。

偃、嬴本是一字,因音转而为两字。

因此,即便皋陶和伯益不是父子关系,他们之间也必有极密切的关系,至少可以视为前后相继的少皞族首领。

《史记·夏本纪》记伯益受禅的经过是:(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如果说禹“荐皋陶于天”是因为皋陶“最贤”,符合禅让制度“尚贤”的原则,那么,在皋陶卒后,禹又“举益,任之政”,则丝毫看不出任何“尚贤”的因素。

合理的解释是,益之所以获得继承人的地位,完全是因为他与皋陶的密切关系,而并不在于他自身是否“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