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许国:周公东征后诸侯大改封

文/刘成群摘要:清华简《封许之命》系周成王册封吕丁于许的公文,从词汇、句法、文字等角度判断,当是西周初期文献;从体裁来看,当属《尚书》逸篇。《封许之命》的公布,颠覆了传世文献关于周武王册封文叔于许的传统说法。周武王克商后曾经封齐、鲁、燕、康

许国:周公东征后诸侯大改封文/刘成群

摘要:清华简《封许之命》系周成王册封吕丁于许的公文,从词汇、句法、文字等角度判断,当是西周初期文献;从体裁来看,当属《尚书》逸篇。《封许之命》的公布,颠覆了传世文献关于周武王册封文叔于许的传统说法。周武王克商后曾经封齐、鲁、燕、康于嵩山以南的南国地区,周公东征后迁齐、鲁、燕、康,当这些重要的诸侯国迁出后,南国地区便暴露在淮夷的兵锋之下。

于是周王室着手在淮水流域西部平原的边缘上建立一条诸侯藩篱,蔡、应、聃、唐、胡、许等诸侯国应运而生。

鉴于吕丁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所立下的赫赫功劳,周成王遂命吕丁“侯于许”,以“永厚周邦”。

2015年4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公布了新一批整理成果。

这批成果共收录《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简文六篇。

其中除了《命训》见于今本《逸周本》以外,其他五篇均为传世文献和以往出土材料所未见之逸篇。

六篇当中,《厚父》《封许之命》尤其引人注目。

《厚父》中的“古天降下民,设万邦,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乱下民”与《孟子》所引《书》的相关段落相似,是以应为《尚书》逸篇。

而《封许之命》则是周成王封吕丁于许的政府公文,属于“命”一类的题材。

“命”一般来说为《尚书》“六体”中的一体,《书序》中有《肆命》《原命》《说命》《旅巢命》《微子之命》《贿肃慎之命》《毕命》《冏命》《蔡仲之命》《文侯之命》等篇章。

从体裁角度着眼,《封许之命》也应该属于《尚书》逸篇。

《厚父》《封许之命》这两篇《尚书》逸篇的面世,对于研究先秦时期《尚书》的基本面貌以及西周时代的政治格局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下面,我们仅就《封许之命》一篇作专题讨论,以便求教于方家同好。

清华简《封许之命》与许国初封许慎在追溯许氏由来时曾说道:“曾曾小子,祖自炎神。

太岳佐夏,吕叔作藩,俾侯于许,世祚遗灵。

”关于“许”字,他说:“听也,从言午声。

”解释“鄦”字则云:“炎帝太岳之胤,甫侯所封,在颍川,从邑无声,读若‘许’。

”可见,许慎之“许”其初文为“鄦”,“鄦”“许”本为两字,只是在后来一并写为了“许”,具体来说是“汉后书籍皆以‘许’为之”。

《史记·郑世家》中有“鄦公恶郑于楚”的记载,还保留着“鄦”的古老写法,此可为佐证。

在许慎的追忆中,其祖先来自于炎帝,这并非是空穴来风。

《水经注》卷二十三引《世本》中就有记载:“许、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

”其自谓为太岳后裔也是有根据的,如《左传·隐公十一年》曾称:“夫许,大岳之胤也。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曾描述齐太公曰:“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

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

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

”《国语·周语中》亦有“齐、许、申、吕由大姜”的记载,韦昭注曰:“四国皆姜姓也,四岳之后。

”许慎谓“鄦”为炎帝、太岳之胤大抵不错,但谓“甫侯所封”则明显有误。

“甫侯”最早出现于宣王时代,系周王室为御楚而迁吕并改其国名为“甫”,故《吕刑》又作《甫刑》。

周王室封鄦不应这么晚,故段玉裁驳正曰:“《诗·王风》申、甫、许三国并言,武王既封文叔于许矣,岂待穆王封甫侯于许?”《汉书·地理志上》曰:“许,故国,姜姓,四岳后,太叔所封,二十四世为楚所灭。

”许慎认为:“吕叔作藩,俾侯于许。

”杜预则云:“许国,姜姓,与齐同祖,尧四岳伯夷之后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以为太岳胤,今颍川许昌是也。

”与班固的说法“太叔所封”及许慎的说法“吕叔作藩”不同,杜预以为“文叔”系许国第一代国君,并指出“文叔”为周武王时代所封。

《括地志》亦云:“周时为许国,武王伐纣所封。

”可见,在唐代时已有了武王伐纣时封许之说,此说还影响了一些宋代著作,如《太平寰宇记》卷《广韵》等均以许国为武王伐纣时所封。

《汉书》系现存最早的涉及许国初封的传世文献,但其所记并无武王伐纣时封许的说法,可见此说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层累造成的。

《封许之命》为我们了解许国初封提供了新的契机。

《封许之命》原由九支竹简所构成,现缺失第一简和第四简。

《封许之命》简长约44厘米,宽约0.65厘米,简的背面有简序编号,其中第九简背部写有“封许之命”的字样,当系篇题。

清华简虽系战国中晚期时代的竹简,但其中应该保留着一部分原始材料,这些原始材料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乃至殷周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