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陈胜前在山西襄汾大崮堆山做打制石器的实验文/陈胜前中国人偏好历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我们认为历史的修养是有利于民众的教化的。不过,我们追溯中国文化渊源的时候,一般也就止步于孔孟之时。再往前追溯,只有神话传说,似乎荒诞不经了。史前考古学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陈胜前在山西襄汾大崮堆山做打制石器的实验文/陈胜前中国人偏好历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我们认为历史的修养是有利于民众的教化的。不过,我们追溯中国文化渊源的时候,一般也就止步于孔孟之时。再往前追溯,只有神话传说,似乎荒诞不经了。

史前考古学兴起之后,追溯中国文化的渊源也就有了更切实的途径,如今我们对于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有了远远多于古史传说所记载的认识。

三代(夏商周)之前,我们知道还存在古国时代,这个时代甚至可以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早期以良渚、石家河、红山文明为代表,晚期以石峁、陶寺为代表。

可以预测的是,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加,这个分期的内容还会增加。

目前怎么把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联系起来,还是一个问题。

不过,不管是否有这样的联系,考古发现的实物遗存都在那里,遗存所反映的中国文明发展过程都在那里。

也就是说,中国许多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考古发现的物质遗存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传统也是可以追溯的。

这些就是我们进行文化溯源的基础。

我们对于中国文化渊源的追溯并不能止步于文明起源阶段。

我一直主张一个观点,中国文明起源不是某一点的突破,而是一个体系。

之所以说是一个体系,是因为中国文明的根源是新石器时代形成的文化格局。

这个格局是以农业起源为基础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农业的地区之一,早在距今1万多年前,史前农业在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萌芽,其发展与西亚并驾齐驱,各有千秋。

中国同时拥有两个农业起源中心,这是中国农业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其影响极为深远。

按照古DNA的研究,当代中国人主要由两个群体混血构成,其中一个是华北群体,另一个是长江中下游群体。

这两个群体在距今五千多年前开始大规模地扩散(之前也有扩散)。

长江中下游群体通过台湾岛扩散到菲律宾,再进一步扩散到整个大洋洲地区。

陆地线路是沿中南半岛扩散到东南亚以及南亚部分地区。

华北群体向西、向北、向青藏高原扩散。

当代中国文化中仍然保留着浓重的南北特色,从人的长相到饮食习惯,这些差异许多要追溯到农业起源之时。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格局是在农业起源之后形成的,基于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形成了若干文化生态区域,辽西地区从距今八千多年的兴隆洼文化开始,经由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其中还有一些支系的文化,如富河文化),构成一个文化发展序列。

长江下游的宁绍平原,则有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构成的发展序列,长江下游还有太湖与宁镇区域,各有自己的序列,最后都并入良渚文明。

类似的文化生态区还有长江中游、黄河下游、黄河中上游地区,每个地区中又有若干更小的文化区域,发展历史分分合合。

但是,不管其中存在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现在可以确知的是,早在中国文明起源之前,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由若干文化区域构成的互动体系。

正是基于这样的体系,后来的中国才可能形成统一的文明!否则就会分别形成不同的文明,就像我们在欧亚大陆西侧看到的一样,受西亚农业起源的影响,分别形成了两河流域、埃及、印度与古希腊文明。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莫维斯线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追溯是否就止步于新石器时代呢?理论上来说,是可以进一步追溯的。

文化的完整层次,从技术、社会到精神(意识形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形成。

从这个时候起,文化基因有了内核,也就是精神。

但遗憾的是,很少发现有关的考古材料,标志性的物质遗存是艺术品。

就艺术品的发现而言,最丰富的莫过于法国西南部与西班牙北部,那里发现了上万件壁画、雕刻与雕塑。

风格都相当写实,几乎能够与后来西方的绘画艺术联系起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而在中国,迄今为止,旧石器时代艺术品的发现非常少,数得出来的有宁夏水洞沟遗址的由鸵鸟蛋皮制作的圆环、北京山顶洞遗址的穿孔兽牙,以及最近在河南灵井遗址发现的雕刻鸟头。

这些艺术品的风格还不够清晰,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没有艺术品,更可能是风格有所不同而已。

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艺术表现来看,如陶器的形制与纹饰,有的地方还是相当丰富的,如距今八千年前高庙文化的陶器纹饰。

所以,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艺术表现很可能不像欧洲那样是写实主义的,很有可能是写意主义的,这就跟后来中国的艺术传统联系起来了。

重其意,而不拘泥于形。

当然,由于材料有限,这种说法还只能算是一种猜测。

旧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主要遗存是石器,石器研究能够把握的更多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跟精神相关的内容很少。

石器技术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我发现有个东西还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惯习(habitus)。

这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用的概念,近似于习性或习惯,但是这两个词在社会生活中已经有了确定的含义。

如果采用它们,就在学术概念的定名上“犯了正名”,所以学界在翻译时,颠倒“习惯”一词,重新创造了“惯习”这个词。

惯习是人们长期生活的产物,它能够反映社会生活中表现稳定的一面,比如在西方文化中男士给女士开门,没有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惯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