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黄帝为何讨伐蚩尤

蚩尤是远古九黎联盟的首领,这个九黎联盟的发源地或者说它最活跃的舞台位于哪里呢?按照伍新福和龙亚伯《苗族简史》所作的论断,九黎部落原本控制着长江中下游一代和黄河下游的广阔土地。而吴晓东在《苗族图腾与神话》做出了更精确的分析,这块土地分布着三个

蚩尤是远古九黎联盟的首领,这个九黎联盟的发源地或者说它最活跃的舞台位于哪里呢?按照伍新福和龙亚伯《苗族简史》所作的论断,九黎部落原本控制着长江中下游一代和黄河下游的广阔土地。而吴晓东在《苗族图腾与神话》做出了更精确的分析,这块土地分布着三个文化圈:大汶口文化圈(位于黄河下游)、大溪-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圈(位于长江中游,以下简称“大溪文化圈”)、良渚文化文化圈(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周围)。炎黄集团则发迹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区,和它紧邻的是东面居住在大汶口文化圈的东夷集团,以及南面大溪文化圈。

考古学证据表明大溪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仰韶文化圈和大汶口文化圈,所以大溪文化圈的土著不可能具备和炎黄集团对抗的能力。

在当时,唯一可能和炎黄集团相抗衡的只有文明程度比它稍次之的东夷集团,由此看来,九黎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属于东夷集团的一部分。

黄帝为何讨伐蚩尤汉代文献也佐证了该观点,《逸周书·尝麦篇》“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

”少昊,或作“少皞”,他和太昊都是东夷集团的著名领袖,他们的图腾是太阳和凤鸟(另据《左传》说太昊以龙为图腾)。

少昊本名为“挚”,通“鸷”。

《左传·昭公十七年》云:“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少昊族的分布和遗址在泰沂南部地区,大坟口文化的中心地区、地区之内。

《逸周书》说蚩尤受了赤帝(即炎帝)的命令寄住在少昊那里,当属伪托,其实蚩尤所率领的九黎同盟本来就是东夷集团中的一员,而且蚩尤地位很可能仅次于少昊。

《盐铁论》记载:“轩辕(黄帝)战涿鹿,杀两皞、蚩尤而为帝。

”这里虽然搞错了一些事实(涿鹿之战的双方是黄帝和蚩尤,且其它文献也没有提到过黄帝杀死两皞),但暴露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两皞死后最可能顶替他们位置的就是蚩尤。

另外,九黎和东夷可能指代的就是同一个部落联盟。

古时候说东夷是由九个部落组成的,《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

”《后汉书·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且“黎”和“夷”发音相近,“九黎”可能是“九夷”的误读。

这样一来,蚩尤就是继少昊之后的东夷领袖,也是说得通的。

汉高祖刘邦曾经奉蚩尤为兵主神,另一层原因就在这里,由于刘邦是山东沛县人,属于昔日蚩尤的故土,当地人不认为蚩尤是一个反抗黄帝的乱臣贼子,反而是一位抵抗外敌的英雄领袖。

黄帝为何讨伐蚩尤黄帝跟蚩尤的关系原本非常亲密。

黄帝曾经借助蚩尤为他锻造的兵器征服二十一路诸侯,还有蚩尤为黄帝订立历法,那么后来二人之间为什么会爆发涿鹿之战呢?想来主要的原因肯定跳不出利益冲突。

仰韶文化圈发迹于黄河支流汾河、渭河、洛河汇集地带,沿黄河向两边扩张,往东势必遭遇到东夷集团的阻截。

一开始炎黄集团为了平定其它部落,暂时和东夷集团维持着友好互助的关系,可能在这时候将青铜冶炼铸造工艺传给了东夷集团。

考古学发现表明,仰韶文化圈在公元前5000年后就开始向青铜时代变革,而大汶口文化直到公元前2400年-前2000年才出现铜器。

然而东夷集团或许首先将铜器应用于军事方面,并将他们铸造的一部分武器献给黄帝作为回报。

但是,该来的战争迟早要来,相比于其它各个小的部落,东夷集团才是炎黄部落扩张道路上最大的对手。

相反,东夷想要往西发展,也必然要克服炎黄集团的阻扰。

所以双方终于在交界的地带冀中爆发战争。

另外,两个集团爆发战争的原因还包含思想上的冲突。

《尚书·周书·吕刑》记载:“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有人将“灵”理解为原始部落信仰的万物有灵观,认为苗民丧失了原始信仰,失去了约束,所以才有人站出来制订了刑法。

但是我认为这种原始信仰接地气,有着不断自我更新的魅力,不可能丧失,根据文献记载也能够轻易的发现苗族古往今来始终延续着巫教信仰。

文中的“灵”指的是是黄帝集团推崇的意识形态。

苗民接受不了这套,所以黄帝订制刑法来强迫他们。

黄帝为何讨伐蚩尤《国语·楚语》也证实了九黎集团的文化和炎黄集团的意识形态的对立。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

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

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