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郝晓东:教师专业发展的“吉祥三宝”

魏春英/文2019年4月10日,是我值得用生命铭记的日子。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在滑县首届“杏坛杯”写作大赛中,我的参赛作品《心地善良育人有术——我印象中的张老师》居然荣获了一等奖,我还获得了“写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4月10日上午8:0

魏春英/文

2019年4月10日,是我值得用生命铭记的日子。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在滑县首届“杏坛杯”写作大赛中,我的参赛作品《心地善良育人有术——我印象中的张老师》居然荣获了一等奖,我还获得了“写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4月10日上午8:00, “新教育在滑县暨新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培训会” 在道口镇抗南初中隆重召开。与会新教育专家有陈东强副院长、张丙辰副主任、杜涛主任、张硕果副院长,参会人员还有县教育局及进修学校领导、各乡镇中心校及局属学校业务校长、滑县新教育实验学校校长及全体新网师学员、“杏坛杯”创作大赛全体选手。

隆重的颁奖仪式结束后,新区英民中学王辉霞,焦虎镇第一中心小学焦瑞玲,半坡店南街小学李艳,我,老庙塔邱小学张艳辉,赵营乡赵营初中李兰芝依次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写作成长经历。

接着,陈东强副院长做了精彩点评,他热情洋溢地说:相遇是一种缘份,要彼此营造,彼此珍惜;相信是一种力量,要互相鼓励,彼此成全;学习是一种能力,要不懈怠;开放是一种境界,要博览,要勇于展示自我;专注是一种智慧,不要去逐马,应潜心种草;成长是一种幸福,要分享,要感染。

上午10时,新网师学院副院长张硕果做了专题讲座《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张院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分享:读写的意义是什么?寻找读写的起点;突破阅读的舒适区;阅读要有合宜的专业知识结构;阅读要有所选择,寻找自己的根本书籍;阅读应做到拾级而上。

下午2时,郝晓东院长做了专题讲座《是什么让我皈依教育》,详细阐述了一个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组成,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为教师专业成长勾勒了一条清晰的路径。

教育局张荣照副局长在总结发言中说,哪怕让滑县十分之一的教师行动起来,教体局来搭建一个平台,营造一种氛围,为积极分子创造一个成长的环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新教育就是大海,对学生是一种幸福,对教师是在经营自己的幸福。以教师的成长作为教育的起点。

张局长号召校长支持教师出去学习,真正把读书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让滑县教师过一种最幸福、最浪漫的教育生活。他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得失荣辱全不计,不亏良心不负天。

一天的培训会结束了,我收获满满,感慨颇多。晚上,我把自己分享的发言稿《生命中美好的遇见》整理、编辑后,发布在了微信公众号《老店镇教师读写会》,期刊正好是第100期。(我想记住这特殊的一天。)看看时间,正好是22:00,关掉手机,瞬间酣然入梦。

恍惚中,我到了一个绿树茵茵、芳草萋萋的童话世界,一群花季少年在花丛中徜徉、拍照、游戏,其中一个女孩兴奋地喊道:“魏老师来啦!”我们围成了一个圆圈,玩起了丢手绢的游戏……

醒来后睡意全无。我回忆着美妙的梦境,回想着昨天的培训,反思着自己20多年的教育生活,犹如放**一样,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心理学家非弗洛伊德认为, 梦是潜意识愿望的实现。 其实,从我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固执地认为,教育应该是很人性、很温暖、很浪漫的。

比如,我理想的教育是这样的:一天上半天课,下午自由阅读。教室中央是一个很大的书架,摆着各种各样的书,老师和孩子们随意地围坐在一起尽情阅读,很温馨,很美好。

教室也不应该是固定的,偶尔带孩子们去田野、公园、**院,甚至医院、监狱,让孩子们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星期天,没有书面作业,家长带孩子体验劳动,亲近大自然,看**,亲子共读……

想法太幼稚?你一定会哈哈大笑。想笑你就笑吧,尽管现实与我理想的教育大相径庭,但是,我的教育梦想依旧如初。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多次说过,中国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但仅仅是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然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

2001年,我还是青年教师时,读了李镇西的《心灵写诗》《民主与教育》等教育专著,我就大胆在我所教的“创新班”试验,我一家一家走访、记录,召集家长朋友在一起交流家庭教育的问题、思想和做法。我还编写了《小学生家长手册》。《前言》的最后一段,我这样写道:

近日,通过家访,我觉得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有的家长朋友对此不够重视,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方法不对头。总之,我认为家长朋友有必要转变观念,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孩子的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这里,我从平时的积累中摘录出一些成功家长的好经验,供家长朋友借鉴,但愿能对你有一点点帮助,也祝愿您能早日把孩子培养成21世纪的创新人才。

如果说农村十几年前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那么现在的家庭教育现状是什么样呢?非常不容乐观,或者说相当糟糕。

春节前夕,我在班里做了一项关于家庭阅读情况调查,别说亲子共读了,留守儿童一年也难得和家长见几次面,即使个别父母在家,他们似乎都特别忙,哪里有时间读书?他们骨子里认为,读书是学校的事情,是老师的事情。

全班三十多个孩子,最喜欢读书的是杨鑫豪,他的父母是牙科医生,每天晚上,一家人亲子共读一小时。而绝大多数家庭没有书房,没有藏书,家长更没有阅读习惯,他们宁可把时间用在打麻将、美容、唱歌、跳广场舞,也不愿意陪孩子读书。

农村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啊!我几乎每天都在感叹、焦虑、无奈中痛苦着、煎熬着、期待着。终于看到今年的两会把家庭教育立法提上了议程,两会第一天,一份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备受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解读说,如今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九成以上班主任认为家校沟通存在问题,家长参与沟通积极性不高,家校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等,需要多方合力支持家庭教育。

新教育的张硕果老师在《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讲座中,也谈到现在的孩子不读书的原因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父母在读书。换句话说,家里没有读书的氛围。她还说, 别恨自己的消极,试着去理解拥抱它,给她以耐心拥抱和爱。

郝晓东老师在《是什么让我皈依了教育》讲座中说,做一件事,如果不是源自内在的动力,很难真正深入并持久。他在谈到读书会时说,只要有5个人来就一起共读,反正别人来不来他都要读,不来是自己读,来了是大家一起读。

我反复琢磨他们的话,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他们把阅读当成习惯,愿做阅读推广人,那么作为新教育的一粒种子,我可以并且能够为推广阅读做点什么呢?难道我的教育梦想永远只是梦想吗?

郝晓东老师的做法让我大受启发,在农村小学呆了二十多年,我深知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关键在于唤醒家长的观念,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有时我会想,退休后我就在家里开办家长培训班,年轻的父母,年长的婆婆,都可以一起交流学习。

为什么要等到退休呢?晚上、双休日,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时间,我可以先从亲子共读做起,反正我和十岁的小儿子每天晚上都会读书,多几个人一起读,读书氛围更浓,也许还能真正帮到他们。

说做就做,我立刻开始行动,在我的书房里摆了几张桌子,布置成了阅览室,这样至少可以容纳十几个人。邀请爱读书的学生和家长朋友来我家一起读书,每天晚上一个小时。一周交流一次读书心得。

高兴的是,经过两天的努力,我已经成功邀约到两位家长朋友,他们愿意带着孩子来我家参与亲子共读,期待更多的家长朋友加入,共享读书好时光!

感恩遇见新教育大咖陈东强、张硕果、郝晓东……如果不是他们的感人报告,我可能不会这么快成为全民阅读的积极推动者。

感恩遇见滑县新网师学员,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相信岁月,相信新教育,我就不会这般执着,这般幸福地行动、坚持。

我相信,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

2021年5月2日

辛丑三月二十一

“啃读经典,照亮生命”深度共读营

开营仪式

主持人:王小龙

郝晓东:读懂读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来了,开启了共读之旅。

主题发言

李末:(郑州中学三附小校长)

一、教育的丰富性和空间的广阔性

1、初中优秀,考到县一高,被开除了两次。

2、大学时期的阅读

改名为“末”,敢当最后一名。

3、工作后的困境

4、探索与突破:网师与课程

生命应该站到更高的角度。

精神部落

课程改革

二、

1、

2、一个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到底是靠天赋、努力还是机遇,还是兼而有之?

无论何时,都没有放弃对真教育的追求。

无论何时,都没有让自己的专业发展停滞过。

三、

(一)课堂困境

1、过课件——老师的自我完整性,《教学勇气》

没有老师生命的参与

2、没有真正的学习发生

(1)没有先学后教——“最近发展区”

(2)没有真问题——“交集点”(苏霍姆林斯基),“杜威思维五步法”(情境,问题,假设,调整,实践)

(3)没有真对话——“被动的能动性”

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

(二)班级管理困境

1、缺少关于班级管理的核心概念的导向性

2、找不准“纪律与自由”的边界——秩序与润泽

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3、师生关系——有限信任与无限信任

无限信任:我永远相信你,你未来有变好的可能性。(爱)

(三)学校管理困境

1、无法真正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生命本能的热情

2、部分矛盾左冲右突,无法消失,

3、真正的学校优良文化形成过缓,甚至没有,

4、学生素养形成达不到理想状态

新教育实验:

1、教师层面——专业发展

2、学校层面——新教育实验

四、我校的新教育实验

(一)研发卓越课程——“全人之美”

1、身体课程

(1)保质保量上足上齐体育课

(2)有规划地发展体育技能:轮滑,足球,跆拳道,篮球...

(3)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

2、艺术课程

(1)书法,美术

(2)每人一把乐器,毕业时至少会吹(弹)三种乐器

素养就是,一点一点积累到生命中的东西。

(3)每日中午练习乐器二十分钟,小桥音乐会

3、智慧课程

(1)主要体现在语文上,“大语文”课程

用书籍抢占孩子回家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

孩子们一年读书不少于1000万字。

“自动化读写”,边阅读边思考,忘记了文字本身,集中在文字背后的意义。读写能力差的学生会用不学习掩饰能力不足的问题。

每天下午5——10分钟阅读分享

4、人格课程

(1)规范价值观:六条

1)不主观放弃每一名学生。

2)追求教学成绩,但更注重取得成绩的途径。

3)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努力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学生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4)埋怨是无用的。

5)愿意敞开自己,与同事合作。

6)讲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习惯。

(2)相互对待方式:维护其尊严

维护尊严,公平,爱与专业结合才能解决教育问题。

(3)师生关系:无限信任与有限信任相结合

课程的内在逻辑

1、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学生实实在在学到的东西。

2、由核心观念组织:专家与新手的差异

新教材,按语文要素编排

3、以生物逻辑链接

4、以日以年,与时间结合,落实于实实在在的学习体验

5、课程与课堂的关系

课程设计与实施要遵循的规律

1、怀特海认知三段论

2、皮亚杰认知心理学

(1)智力的四个发展阶段

(2)图示,同化,顺应,平衡

(二)构筑理想课堂

1、单元整合

老师要解决自己的知识问题,自由驾驭

2、有效教学框架

3、规范教研:如何做好教研?一场好的教研都需要哪些要素?

好的学校,教研应该是核心。

教研规范,让老师愿意来

全体教研成员的秩序意识

每个成员的开放意识

所有成员都有的

(三)营造书香校园

教师共读会,三周一次

(四)缔造完美教室

班主任工作论坛——文化漫延

(五)家校合作共建

五、取得成绩

考试成绩很好

说一下感悟:

1、

2、一个教师的发展:遇到瓶颈,往往不是技能上的事,

以上是李末校长做报告时我做的笔记,记得不全。

第二个环节:

《教学勇气》导言预习题:

1.作者针对的是教育中什么问题?

2.对这个问题流行的观点或对策是什么?

3.作者提出怎样与众不同的观点或对策?

4.作者提出观点(对策)的依据是什么?

进入共读:

郝晓东:

共读之前先提四点要求:

1、自读与预习

2、共读之后重读,并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

3、这次共读之后不完全懂,读懂书和成长自己互为因果

4、聆听比言说更重要。听懂作者的语言

简单梳理《教学勇气》的框架结构。

朗读者朗读,郝晓东老师导读。以下是我整理的笔记。

关于导言:

郝老师补充了时代背景对教育的影响。

农业时代:孔子、苏格拉底、王阳明,真正体现老师的灵魂,教育就是他的生活方式。

工业时代: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就进入了理性思考的时代,越怀疑越确立我的存在。科技迅猛发展,二元思维,量化研究,与人隔离,导致学习而不热爱。

后现代:就是本书的时代背景。教育现代化,带来很多问题,导致人的异化,人与知识分离,甚至与自我分离。本书针对人的异化,提出了对策:用人格照亮一生。

主要观点:作者提出,优质教学依赖于教师的自我认识。我们如何为人,也就如何教学。无论在哪一个教育层次,教师的自我状态都是关键。

第一章 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教学勇气》第一章预习题:

1.什么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2.为什么不能把教学降低到技术层面?

3.如何寻找回教师的心灵?

4.你成长中的导师是谁?你是学生的导师吗?

(一)超越教学技巧的教学

1、本书的所有立论都基于一个简单的逻辑前提: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

郝老师的导读:

不唯技术论,不滥用技术,也不单纯靠技术。

内在统一的人,是自信的。他会理解世间的一切,对价值观不一致的人,会包容,不反驳。但是遇到同道,便会滔滔不绝。这样的人,听到批评,首先会反思自我。对自我有限性的觉察,能做到“自以为非”,是优秀的人。

2、好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在教学中折射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郝老师的导读:

何谓自我意识?知识与生命的统一,学业与生命的统一。痴迷,爱好,热爱。这是高手的生活状态,内心深处是幸福的。达到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写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的自由,无所待。自我建构精神王国。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优秀教师是能将人、事、物连成一片的编织能手,他们能将自己、学生、学科编织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学生从这个网络中也可以学会如何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郝晓东:

这样的编织,是生命的编织。关系是编织的衍生体,不是目的。要做好这样的编织,教师投入很多。但反过来,也会带来自我生命的丰盈与润泽。

4、教学勇气就是教师在面对强人所难的苛求时仍能尽心尽力地坚持教学的勇气,凭着这股勇气,教师、学生、学科才可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之中。

郝晓东: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5、如果我们想成为展现自我的教师,我们彼此必须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交流。

郝晓东:与外界连接,找到自己的擅长。在连接中,回归自己,是开放。被否定时,是惶恐。如果抵抗否定,维护自我,便会失去自我。

推心置腹,就应该实事求是,直言不讳,坦诚相待。这样,就会建立信任,形成共同体。

以上整理的,只是上午的笔记。下午的留待回去再整理。一天的学习,上午三个半小时,下午四个小时。信息量大,都是干货,需要慢慢消化。

特别印象深刻有一个观点,两个方法。

一个观点:优秀的人,自以为非。

两个方法:

学术性解读:在文本中找到逻辑思维,找到证据,来理解书中观点。要警惕自我观点对作者观点的误解。

学术讨论:研究一本书,着眼点就在这本书,讨论不要超过边界。理清概念的逻辑,带着问题在文本中找答案,让答案显现。勿流于泛谈。

今天的讨论环节,两位老师印象深刻。一是,刘广文老师,思路异常清晰,语速超快,如果对文本不够熟悉,根本跟不上他的节奏。观点坦率真挚,切中要害。

二是,李末老师,言简意赅,直抵本质。推荐了几本书,拓展阅读。

整体印象,新网师,高手如云,藏龙卧虎。郑州论道,其乐融融,温文尔雅,暗藏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