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如何评价克里斯托弗·诺兰

先说结论,诺兰深刻地改变了好莱坞主流商业**,或至少参与了它在二十一世纪的变革。但具体地说,诺兰是个优点和缺点都同样突出的导演。说缺点的话,他在视听语言的细节上存在问题。单场戏内,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剪辑节奏经常拖沓,有不少累赘镜头。有时

先说结论,诺兰深刻地改变了好莱坞主流商业**,或至少参与了它在二十一世纪的变革。

但具体地说,诺兰是个优点和缺点都同样突出的导演。

说缺点的话,他在视听语言的细节上存在问题。单场戏内,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剪辑节奏经常拖沓,有不少累赘镜头。有时候他喜欢用呆板乏味的对话来推进故事,对白也缺乏神采。

本质上,诺兰是一个肤浅的创作者,他擅长精密复杂的思维游戏,为观众提供解谜带来的快感。他的叙事结构精致巧妙,但冷冰冰的没什么人味儿,看完他的多数影片,观众的感觉是佩服大于感动。

但说到对当代好莱坞**的综合影响,诺兰在最近二十年来的导演中至少可以排在前三,可能只有詹姆斯·卡梅隆和昆汀·塔伦蒂诺可与之相提并论吧(斯皮尔伯格什么的毕竟太老了,他们更属于上一个时代)。我不是说这三人最好或我最喜欢,而是指对「好莱坞**」这样一个具体的对象所产生的影响,而且我的评判标准也不是票房。

诺兰是主流商业**的革新者和改良者,但还谈不上是颠覆者。主流商业**也不欢迎颠覆,它只是接受改良。

不过,对于创作来说,革新不是一件需要大加吹捧的事。有很多并不革新的好导演、好**,也有很多作出革新但最终作品高度一般的创作者。一般来说,我们欢迎革新,但不能唯革新论。革新与好不好,毕竟是两码事。

诺兰的革新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他在超级英雄**中引入了一些真正的政治和社会议题。在过去,这些是不被讨论的。意大利学者艾柯曾经批评,既然超人有那么大的能力,天天去抓强盗小偷有什么意义?他完全可以改变世界运行的法则,真正造福人类。但好莱坞不会那么拍,这决定了超级英雄**本质上是童话。然而《黑暗骑士》三部曲中涉及到的一些冲突,在现实生活都可以找到对应版本。也就是说,诺兰让蝙蝠侠处理的是一些真正的社会问题,并不是超人面临的那些伪问题。因此,当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面世时,我们都记得,有很多观众在感叹这是对人性探讨最深入的一部「大片」。说一部漫画**多么多么深刻,难免有点夸张,但至少这说明,在之前的同类大片中,还真的没有达到《黑暗骑士》的程度的,甚至它在这方面可以和某些艺术**或社会题材**一起讨论了,诺兰在主流大片厂出品的blockbuster中做到了这点。不过他采用的策略并不高深,他只是选择了很多炙手可热的大众议题,扔到影片的叙事中,观众自然会从中发现他们关心的内容。

以及更重要的,是某些风格创新。更具体地说,是叙事上的风格创新。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包括好莱坞在内,都开始迷恋起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叙事结构,有时也称为网状叙事,或迷宫叙事,或碎片叙事,或拼贴叙事,或解谜**,名称有很多,典型影片包括《暴雨将至》、《低俗小说》、《穆赫兰道》、《两杆大烟枪》、《疯狂的石头》等等。

诺兰属于这股潮流,他不是最早的,但达到的高度应该是数一数二。

诺兰主要的武器有两种,一是人物的主观视角限定,二是宏观上的交叉剪辑。本质上这两种技巧存在矛盾,因为交叉剪辑在不同场景之间跳来跳去,多少是带有某种全知视点的,这和人物的受限主观视点就冲突了。所以在诺兰的作品集当中,有的是强调交叉剪辑,比如《黑暗骑士》三部曲和《致命魔术》,有的是强调主观视角,比如《失眠症》。但在他最早的两部个人化作品,即《跟踪》和《失忆》中,这两者却结合得非常好。他牺牲了全知视点,将交叉剪辑的对象,限定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跳跃,有意打乱线性的时空连贯性,这就让影片具有很强的解谜性质,尤其是《失忆》,也成为诺兰公认最难懂的一部影片。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失忆》的叙事方法,全片有黑白正叙和彩色倒叙两组画面,一共是45个段落,正反相连,在揭开谜底之前,这种叙事方式绝妙地让观众体验到和主角类似的失忆感受,在洞悉门道前,我们完全摸不清上一个场景、下一个场景之间有什么关联,观众在头脑中无法自己组成连贯故事。可能我们正在思索某个彩色的段落有什么含义时,突然闯入黑白画面,暂时抹去我们的记忆,紧张地开始新一段讲述。

这种复杂的叙事方式要求非常高超的信息分配能力,你不能真的端出一盘散沙,编导必须在关键的片段上留下可供前后连缀的时空或因果关系。所以影片的每个彩色段落在开头和结尾的镜头是互相匹配的,用这种纯粹**化的方式,开启观众的记忆机关,具体是这样:

彩1匹配1 + 黑白1 + 匹配2彩2匹配1 + 黑白2 + 匹配3彩3匹配2……

因为彩色是倒叙的,所以实际上只有每个彩色段落结束时观众才能意识到关联何在。当观众明白这种设计之后,在每一个新的彩色段落来临时,他一定会对开始的匹配镜头特别留意。

其他前后贯穿的线索不少,例如特别关键的美洲豹进出的镜头尽管从彩色变为黑白又变为彩色,但因为显而易见的相似性,观众不难识别。

总的来说,《失忆》对观众主动参与的要求极高,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各个碎片段落之间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然后从断裂的时空关系中找出故事的因果关系,最后在自己的脑子里组装成完整的故事。

设计叙事迷宫是诺兰的最强项,在这方面,他说过自己是受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水之乡》的影响。其他擅长复杂叙事的导演,通常让观众在看到最后一块拼图时,就对全局了然于胸了。但对诺兰来说,这可能还不够,有时你得反复多研究几遍,才能知道每个细节的埋伏有什么含义。

复杂叙事在当代**中大肆流行,很多刚出道的导演都能学得有模有样(比如宁浩)。难能可贵的是,诺兰并未止步于自己玩过的花样,他在《盗梦空间》中尝试了新的东西。这部影片一是设计了非常复杂的套层结构,二是在把复杂设定向观众交代时,赋予了这个过程很强的趣味性,都非常难。

他应用了最擅长的交叉剪接和多个平行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以在主线上进行多层叙事的嵌套。较为有趣的是,让不同梦境层面时间流逝速度不同,于是给影片带来一个新奇的噱头或者说成立的动机,再运用各种不同速率的高速摄影,来表现各层空间,放大紧张感,在视觉上造成很新鲜的冲击力。此外,诺兰把主要的悬念和叙事拼贴游戏放到了Cobb和妻子那条跳跃交代的感情辅线中。光看表面,这条线索非常婆婆妈妈,两人老在絮叨什么要在一起死啊活的,但如果明白了话中的含义,就会知道那根本不是老套的情话,因为死亡会带来梦境状态的跃迁,那仍是进行叙事拼贴的托辞。这条辅线到影片临近结束时才揭示谜底,叫观众恍然大悟。

两条线索采用的视角有所不同。主线任务就是把观众带入全知视角,观众只要跟着团队往下走就是了,肯定不会丢;辅线则更多是女建筑师Ariadne的受限视角,关键信息是向观众隐瞒的,主要由她来对主角观察、盘问,带领我们探索Cobb的内心隐秘往事。

同样,这种复杂的叙事策略又是在主流大片中做到的。

诺兰常常面临这样一种批评:他的**是一种庸俗化、大众化的现代主义,像是把严肃艺术中早就通行的一些手法处理成山寨版的,从而娱乐更多的人。确实,通过诺兰的**,普通观众也能够舒服地理解并享受一些本来非常前卫的艺术理念。不过诺兰**的定位决定了它们始终缺乏那种迷人的暧昧性,而且并不打算真正挑战观众,它们太像只有一种解法的积木游戏,精确、稳定,所以机械、冷漠。诺兰的反面例子,就是《去年在马里昂巴》。

无论如何,诺兰通过《黑暗骑士》三部曲和《盗梦空间》的走红,显示了当今好莱坞商业**的确存在某种弹性空间,并为其他人指出了它容许的想象力边界。他改造了好莱坞爆米花**和超级英雄**,也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观众。

——————————————————————-

magasa,**杂志《虹膜》主编

哥伦布详细的一生

在1995年之后,恶运降临。虽然里夫是个高超的赛手,但在参加马术比赛时因为马突然停住,他跌下来,脖子断了。虽然捡回一条命,但是从脖子以下都不能动,也没有感觉。深度瘫痪并且要依赖呼吸器。用他的话来说“一下子成了42岁的婴儿”。但是里夫从那时起让世人感动不已。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选择有勇气地活下去。虽然医学界普遍认为深度瘫痪是不可治愈的。但是里夫不停地挑战成见,督促医学界积极寻找治疗方法,给予更多瘫痪患者希望。他通过克里斯托弗瘫痪基金会帮助更多残疾人,建立克里斯托弗瘫痪医学会资助瘫痪研究,游说国会批准干细胞研究以给瘫痪者新的生命的希望... 虽然里夫瘫痪,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出版了两本自传《依然是我》和《没有什么不可能》,两本都是畅销书并且第一本获得艾美奖。他是一个出色的演说家,演讲不用稿子,思路清晰警语脱口而出。他成为颇付盛名的导演和制片人。他执导的几部影片都获得好评。令全世界瘫痪人群鼓舞的是,里夫演出了HBO影片《后窗》,并借此得到演员工会男主角奖。在2006年9月15日,他执导的首部动画片《棒球小英雄》也在全美影院上映。

在**中,里夫做出超乎寻常的英雄行为。在生活中,里夫也是一位非凡的英雄。

在今天的角度看,克里斯托弗仍然称得上英俊翩翩,他的妻子美丽动人,堪称佳偶。在克里斯托弗残疾后,夫妻俩携手度过了常人难以度过的漫漫九年。他们经常对对方微笑,笑容感动了世人。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约1451~1506),Christopher Columbus ( Cristóbal Colón) 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 Valladolid。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 哥伦布十分崇拜曾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当时,这些商品主要经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经营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极力反对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使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的大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这块大陆却用证实它是新大陆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亚美利加洲。后来,对于谁最早发现美洲不断出现各种微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因为当时,欧洲乃至亚洲、非洲整个旧大陆的人们确实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陆。至于谁最先到达美洲,则是另外的问题,因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远古时期从亚洲迁徙过去的。中国、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达美洲也是极为可能的,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发现新大陆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哥伦布的成就在航海界无人能及,但是人们对他的功过是非从来就褒贬不一。 出色的航海家 哥伦布很有肯能使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最出色的航海家,而这一切都要从他的童年说起。哥伦布出生在意大利热那亚一个纺织工匠家庭。他从小就在家中的纺织作坊中帮工。多年的劳作及动手实践,培养了哥伦布细致、耐心的性格和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位他以后出海及绘制海图打下了必要的基础。热那亚是地中海北部重要和著名的港口,每天数以万计的船只在这里停泊。港内肤色不同、着装各异的人们,异国的香料、热带木料的信箱、千奇百怪的海上见闻,以及海产品的腥臭,给幼小的哥伦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此优越的外部条件为哥伦布成为航海家买下了伏笔。在此需要一提的是,由于父亲经商失败,悲惨离世,使哥伦布对从商失去信心,这促使他将目光全部投到大海之上。当作为一个水手一旦成为可能的时候,哥伦布便离开了陆地,开始了他的海上生涯。青年哥伦布在热那亚商船上当水手,曾到过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及冰岛一代。这期间,哥伦布积累了相当宝贵的航海经验。在没有经过正规的航海教育之前,使这些兴趣与经验支撑着未来的航海家。 1476年,哥伦布在航海途中的激战中落入水中,靠着一块破碎的船板泅渡到葡萄牙,从此在这里学习航海知识。此时,聪慧与勤奋帮助了哥伦布。是的,在这里,他学会了葡文及拉丁文,并利用这些语言深入研究了航海所必不可少的宇宙学和数学,并且学会了绘制地图和使用各种航海工具。更为重要的事,在航海强国葡萄牙,哥伦布在思想上为远航做好了准备:他阅读了《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富饶遐想无限,使他产生了到东方区的想法;他接触了学者托斯勘内里,接受了“地圆学说”,坚定了从海上到达东方的信念。至此,远航西去,就只欠“物质”东风了。 当哥伦布向葡国王室提出资助要求被拒绝后,他来到了西班牙。出于共同的对黄金的追求,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室达成了一致(签订《圣塔菲协定》),他拥有了自己的船队、自己的船员,带着主的庇佑和任务起航了。 1492年8月3日,第一次西航开始了。途中,因长期漂流,不见陆地,水手几乎暴动。但他执著向西,于10月12日凌晨2点,在巴哈马群岛水域发现“陆地”。他将该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就这样,新大陆被发现了。 1493年3月4日,哥伦布回到里斯本,并于1494年4月底回到巴塞罗那,被授予重奖。至此,第一次航行胜利结束。 随后,哥伦布又于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分别进行了三次西航,不断发现并“完善”这新大陆,新的时代到来了。 虔诚的基督徒 哥伦布的遗嘱中这样写道:“圣灵佑助,我获得了并在后来彻底明白了一种思想……承万能的主宰,我在1492年了印度大陆……”将死之时,哥伦布仍然不忘其“主”,其虔诚可见一斑。再哥伦布远航是悬挂十字军的旗帜出航的,他以此来说明为上帝传教是其己任,对“主”是忠诚的。而哥伦布西渡的目的之一便是传教,这既是“王命”,又是作为基督徒的他义不容辞的义务。事实上,西欧的基督徒们认为,不信仰上帝的异教徒应该以杀戮来消灭之,这就不难解释哥伦布在到达美洲后屠杀印第安人的行为了。哥伦布用屠杀印第安人来表明对上帝的虔诚。 并非刽子手 对于哥伦布曾大量屠杀印第安人这一行为,许多人只是单纯地予以咒骂和愤怒。但我认为,哥伦布的行为有其必然性和历史性。这其中“宗教”的原因上文已提过,在此不谈。站在哥伦布的立场上,作为一名殖民者和掠夺者,屠杀印第安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减少当地人口,以便更多地占有土地;震慑印第安人,便于控制和利用,包括进行奴役和直接获取财富。这种手段避免了欧洲人与印第安人过多地纠缠,对于掠夺财富和殖民来说,算得上是一条“多快好省”的手段,这完全符合哥伦布的阶级利益和寻找财富的远航目的。事实上,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是原著民对从欧洲传来的疾病没有抵抗力造成的,这是客观导致的结果,并非哥伦布的本意。从某种角度来看,印第安人被屠杀可以说是必然的。 变革时代的先驱 哥伦布的发现成为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是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5世纪欧洲人口急剧膨胀,新大陆的发现,是欧洲人有了可以移民的场所,也有了可以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矿石和原材料。但同时,这一发现却导致了美洲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新航路地开辟,进一步地推动了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美洲的橡胶、玉米、烟叶、番薯、可可与马铃薯等物产都是通过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传遍世界各地的。而欧洲移民则把大麦、黑麦、燕麦、水稻等植物以及马、牛、骡等牲畜带入美洲并生根发芽,这大大丰富了东西半球的文明交流。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此发现还致使西半球出现了一些与曾在该地区定居的各个印第安部落截然不同的新国家(美国),对旧大陆的各个国家带来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具有非正义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 但是要注意到,引起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和价格革命的大量金银,并非哥伦布一人带回,而是他与其后诸多航海殖民者共同掠夺的结果,若将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功绩归于哥伦布一人,太过牵强。 并非偶然 哥伦布与其他伟大的探险家一样,即使没有哥伦布,他的发现同样会被别人作出,这是历史的必然。15世纪的欧洲通商贸易四通八达,经济高速发展,此局面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刺激探险活动。我们似乎可以断言欧洲人迟早都会发现新大陆,且不会与哥伦布的发现相距很长时间。但如果不是哥伦布在1492年的探险中发现新大陆,而是此后的1510年由法国人或英国人来发现,那么随后的发展就会于今天的历史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