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20次点名珠海!22次点名横琴!大湾区规划将这样发展珠海…...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发布,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的珠海,在规划纲要受到20次点名!横琴受到22次点名!一起看看,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将承担起什么职能,将迎接哪些机遇!1、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2、内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发布,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的珠海,在规划纲要受到20次点名!横琴受到22次点名!

一起看看,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将承担起什么职能,将迎接哪些机遇!

1、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

2、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依托粤港澳良好合作基础,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3、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4、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5、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航空管理培训中心功能,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

6、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稳步发展跨境直升机服务,建设深圳、珠海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7、推进广州、珠海等国家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建成煤炭接收与中转储备梯级系统。

8、优化制造业布局。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水平,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9、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

10、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

11、支持珠海等市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

12、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13、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建立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试点允许取得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等港澳相应资质的企业和专业人士为内地市场主体直接提供服务,并逐步推出更多试点项目及开放措施。

14、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推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15、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高水平建设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统筹研究旅客往来横琴和澳门的便利措施,允许澳门旅游从业人员到横琴提供相关服务。

16、支持横琴与珠海保税区、洪湾片区联动发展,建设粤港澳物流园。加快推进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和粤澳合作产业园等重大合作项目建设,研究建设粤澳信息港。

17、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探索加强与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创新联盟的合作,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为园区内的企业新药研发、审批等提供指导。探索符合条件的港澳和外籍医务人员直接在横琴执业。

18、加强民生合作。支持珠海和澳门在横琴合作建设集养老、居住、教育、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民生项目,探索澳门医疗体系及社会保险直接适用并延伸覆盖至该项目。在符合横琴城市规划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实行澳门的规划及工程监管机制,由澳门专业人士和企业参与民生项目开发和管理。研究设立为澳门居民在横琴治病就医提供保障的医疗基金。研究在横琴设立澳门子弟学校。

19、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支持横琴与澳门联手打造中拉经贸合作平台,搭建内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通道,推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商业存在等服务贸易模式创新。支持横琴为澳门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提供支撑,推动葡语国家产品经澳门更加便捷进入内地市场。研究将外国人签证居留证件签发权限下放至横琴。

20、推进莲塘/香园围口岸、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横琴口岸(探索澳门莲花口岸搬迁)、广深港高速铁路西九龙站等新口岸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强港澳与内地的交通联系,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对接,构建安全便捷换乘换装体系,提升粤港澳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物资高效便捷流动。

21、进一步完善澳门单牌机动车便利进出横琴的政策措施,研究扩大澳门单牌机动车在内地行驶范围;研究制定香港单牌机动车进入内地行驶的政策措施;完善粤港、粤澳两地牌机动车管理政策措施,允许两地牌机动车通过多个口岸出入境。

广州出台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城市人才发展战略性文件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大湾区是指哪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家大湾区是指哪里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大湾区指的是哪些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九个相邻城市: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市和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七个地级市,以及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面积5.6万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人口达7,000万,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扩展资料:

2019年4月9日,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和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行政法务司司长陈海帆代表三地政府,在日本东京帝国饭店联合主办“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向全球投资者特别是日本工商界推介粤港澳大湾区。

日本经济产业省副大臣关芳弘、日本复兴厅副大臣橘庆一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理事长佐佐木伸彦均有出席。马兴瑞后与日本外务大臣河野太郎会面,河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日粤关系,马则表示希望加强两方的产业合作。

百度百科--粤港澳大湾区

大湾区在哪儿?

大湾区指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包括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江门、东莞、中山、佛山、肇庆、惠州,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由这些地区组成的区域称为大湾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大湾区指的是哪些地区

;?大湾区指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和肇庆市。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并且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大湾区指的是哪些地区

大湾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简称,其包含两个特别行政区和九个城市,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和肇庆市。

京港澳大湾区的总面积有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接近七千万,它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并且在我国发展大局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拥有着16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

大湾区规划目的

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是为了全面准确的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广东、香港和澳门的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的合作,同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的繁荣稳定。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

大湾区是指哪里?

中国大湾区是指中国境内的湾区,如浙江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九个城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

2018年末总人口已达7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018年4月2日,经济学家、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建议,将粤港澳大湾区”的英文翻译“Guangdong-HongKong-MacaoGreaterBayArea”,简化为“TheChinaGreatBayArea”,也就是“中国大湾区”。

大湾区指的是哪些地区为什么叫大湾区

大湾区指的是哪些地区

大湾区指的是香港、澳门、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土地面积超5.6万平方公里,其中在2017年大湾区经济总量就超越了纽约湾区,在世界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湾区四大湾区中排名第二。

大湾区中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三个都市圈是大湾区最中心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广州、深圳、珠海。

1.广州都市圈: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韶关6座城市,其常住人口占广东省32.21%,土地面积占71537平方公里。

2.深圳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个城市,其中深圳、东莞、惠州是主中心,河源、汕尾是副中心。

3.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包括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其在2020年时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常住人口超1250万,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

大湾区为什么叫大湾区

大湾区之所以叫大湾区是因为它们是滨海经济形态,是指分布于沿海地区的诸多港口城市和城镇组成的集群,它们的经济主要是工业,能引领相邻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是世界参与全球竞争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空间载体。

目前我国有三个大湾区,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环杭州湾大湾区、渤海大湾区,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后的第四大湾区。

大湾区是指哪几个城市?

大湾区全称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总共9个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021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加快城际铁路建设,统筹港口和机场功能布局,优化航运和航空资源配置。深化通关模式改革,促进人员、货物、车辆便捷高效流动。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便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

相关消息

2019年2月1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欢迎中央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指导性方向,并感谢中央在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中重视香港特区政府的意见。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言人办公室发布新闻稿表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布表示热烈欢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衷心感谢中央一直以来对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予的重视、支持和指导,将通过认真学习规划纲要的内容,推动落实好规划纲要的工作。

凤凰网房产淄博讯(编辑 刘佳)近日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实施“广聚英才计划”的意见》(简称“广聚英才计划”),提出了19项创新举措,面向全球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构筑具有高度竞争力、辐射力、引领力的国际创新人才战略高地。

这是广州市在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大湾区内出台的首个城市人才发展战略性文件。

广聚英才计划“亮点”有哪些?

创新评定体系

人才待遇高了

人才评定

经市高端创新人才举荐委员会委员联名推荐并通过公示的人才直接认定为市高层次人才或入选相应市级人才项目;鼓励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事业单位自主建立人才评价标准,并支持纳入全市行业人才评价体系;开辟突出贡献人才、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职称评定“绿色通道”

待遇保障

战略科学家团队享有“团队带头人全权负责制”,赋予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和人才举荐权,优先保障经费支持和工作条件

团队激励

滚动支持或追加资助成长性好或业绩突出的产业人才团队,探索按“一人一策”“一企一策”方式量身创设发展条件,扶持人才一路“快马加鞭”

人才保障更好

后顾之忧没了

资金服务

探索实施“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项目;研究设立较大规模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建立“人才服务银行”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最高2000万元免抵押、免担保的人才信用贷款

医疗教育

“上管老下管小”,在市属三甲医院探索实施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在部分中小学探索开展双语教学试点

住房保障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补贴或免租入住的人才公寓;对来穗工作的博士后、博士给予安家费或生活补贴,支持各区为硕士生、本科生等青年人才提供安居保障

激励政策

规划建设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对入选国家、省重大人才工程的重点人才,按较高比例给予人才经费和项目资金配套

发挥广州优势

吸引高端人才

人才培育

探索将港澳台地区知名高校优秀学生纳入“菁英计划”;增设“基础研究青年英才项目”,为基础研究和重点产业方向相关专业大学生提供奖学金

成果转化

每年择优支持一批广州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高端科技人才在穗转化科技成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科技型企业兼职或在岗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联盟

创业平台

打造青年创业“广交会”;每年择优支持一批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对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及配套服务;打造“人才基地+青年众创空间”平台体系,引导建设100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青年众创空间

目标:从新高度进行

顶层设计系统安排

近年来,广州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举措,为集聚高层次人才、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对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的定位要求,广州迫切需要围绕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和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制定广州人才发展的整体路线图。

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牵头起草的“广聚英才计划”以“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新水平,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为目标,从全局的高度对人才事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才工作发展的路线图和作战图。

一要推动聚才视野战略性转变。紧紧围绕“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州所能”,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将聚才视野拓展到粤港澳大湾区,注重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

二要推动人才政策战略性优化。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一方面优化整合提升现有市级人才项目,另一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重点集聚一批大湾区发展需要的高端专门人才。

三要推动人才工作格局战略性提升。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积极发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人才工作中的战略谋划、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功能,凝聚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创新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创新“评”才 一人一策

鼓励行业领先企事业单位自主建立人才评价标准

让人才评价更加创新——探索实施“人才举荐制”,将经市高端创新人才举荐委员会委员联名推荐并通过公示的人才直接认定为市高层次人才或入选相应市级人才项目,与现有模式共同构成“认定+评定+推荐”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发挥用人主体“自主评价”作用,鼓励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事业单位自主建立人才评价标准,并支持纳入全市行业人才评价体系,开辟突出贡献人才、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职称评定“绿色通道”。

令人才待遇更加优厚——对战略科学家团队实施“团队带头人全权负责制”,赋予其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和人才举荐权,优先保障经费支持和工作条件,构建国际一流的新型人才发展体制和科研运行机制。对成长性好或业绩突出的产业人才团队,予以滚动支持或追加资助,探索按“一人一策”“一企一策”方式量身创设发展条件,扶持人才一路“快马加鞭”。

使人才支持措施更为暖心——强化金融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作用,探索实施“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项目,为人才解决发展道路上的“粮草之忧”。搭建创投机构与人才创新项目充分对接平台,研究设立较大规模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建立“人才服务银行”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最高2000万元免抵押、免担保的人才信用贷款。提供“上管老下管小”组合式暖心服务,在市属三甲医院探索实施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在部分中小学探索开展双语教学试点,让海外人才子女尽快适应国内求学环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白云国际机场候机室VIP待遇,为人才、配偶的双方父母提供广州市户籍老人公共交通乘车优惠。实施外国人分类管理,为外国人才来穗工作提供便利措施。

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规划建设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构建人才安居保障体系——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补贴或免租入住的人才公寓,贡献突出的杰出人才可无偿获赠所租人才公寓。通过新增筹建、园区配建、城市更新、共有产权等方式,力争3年内新增3万套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赁住房。对来穗工作的博士后、博士给予安家费或生活补贴,支持各区为硕士生、本科生等青年人才提供安居保障。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一批综合实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化发展;每年评选一批创新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人力资源服务创新项目,提升我市全球配置人力资源能力。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入选国家、省重大人才工程的重点人才,按较高比例给予人才经费和项目资金配套,并对人才所在单位给予奖励补贴。引导国有企事业单位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引进或聘用优秀博士和博士后,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用人单位引才育才的积极性。

将“人力”转为“动力”

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联盟

加大教育合作力度——优化提升“菁英计划”留学项目,探索将港澳台地区知名高校优秀学生纳入支持范围,为其赴国外一流高校攻读博士提供生活费和国际旅费;增设“基础研究青年英才项目”,为基础研究和重点产业方向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提供奖学金,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培才引才。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广州地区科教人才资源最为集聚、丰富的优势,每年择优支持一批广州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高端科技人才在穗转化科技成果。引导相关单位加大科研投入,把对房产的投资转化为对高端科研仪器的储备。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科技型企业兼职或在岗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转化所得净收入可按不少于70%的比例奖励给人才。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联盟,引导产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在穗产业化、商业化、品牌化、资本化,切实将广州的科教人才集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动力。

集聚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打造青年创业“广交会”。依托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打造“青年创新成果广州交流会”,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峰会论坛、项目成果对接、人才引进洽谈等活动,为海内外青年创新人才在穗发展提供人才、技术、项目、资本“一站式”对接平台。每年择优支持一批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对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及配套服务,让青年人才与活力广州共同成长、出新出彩。另一方面,打造“人才基地+青年众创空间”平台体系。依托产业园区、科技园区以及价值创新园区,高起点策划建设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5年内规划建设一批集总部办公、创投资本、创业孵化、公共服务、国际交流、生态休闲于一体,“人才+产业+休闲”融合发展的高端创新创业平台,引导建设100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青年众创空间,着力营造“类海外”人才发展环境。

记者获悉,市有关部门已围绕《关于实施“广聚英才计划”的意见》陆续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其中,《广州市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创新发展办法》提出实施“三个十”工程,择优对创新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领军人才和项目进行奖励;《广州市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对人才公寓的建设、分配、管理行为进行规范,明确了7大类13种建设筹集方式。目前,两份配套文件已先后完成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程序,下一阶段将正式印发。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