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31《传习录》上028

31《传习录》上028

【原文】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译文】

        陆澄问:“静坐时存心养性,算不算就是未发之中呢?”

        先生说:“现在人存心养性,也只是能控制气不动。当他宁静的时候,也只是气的宁静,不可以算是未发之中。”

        陆澄又问:“未发谓之中,这难道不是求中的功夫吗?”

        先生说:“这不是求中的功夫,最多只是养气的功夫。求中的功夫,只有在抛弃私欲,存养天理;行动的时候,念念还是去人欲、存天理;没必要在意宁静还是宁静。”

        “如果仅靠宁静才能得中,不但会逐渐养成喜静厌动的毛病,而且很多其他的毛病都只是潜伏着,并没有根除,一遇到事情,又会滋长爆发出来。只要时刻遵循义理,内心又怎么会不宁静?如果仅仅追求宁静,未必能遵循义理。”

【浅谈】

1、陆澄的这个问题,问的是《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学到这里,我们晓得了这个“中”是“心”

2、这是讲自己的情绪管理,讲“性情之德”,看你脾气好不好。情绪是魔鬼,对外伤人坏事,对己伤肝伤身。

3、喜怒哀乐之未发,无所偏倚,这叫中。发出来,能恰到好处,情之正也,无所乖戾,这叫和。对外与人和,对己身体和。喜怒哀乐不是不发,喜则喜也,但不会欣喜若狂;怒则怒也,更不会暴跳如雷;哀则哀也,不会哀痛欲绝;乐则乐也,不会乐极生悲。

4、太多的人今天打坐,也只是静坐在那里。那么因为没什么事,所以你能做到凝神定气,一旦遇到事情,你的脾气还是不好。

5、什么样的人脾气好?就是居仁行义,还能持忠恕之道的人,时刻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里随时装着别人,关心着别人,这样就不会因为自己的得失遭遇而狂喜暴怒。

6、所谓去人欲、存天理,就是居仁行义,该怎样就怎样,遭遇什么先能接得住。然后才能积极处理,这便离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不远了。中是情绪之中,是情理之中,是人情天理之中,也是仁义礼智之中。

7、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天地人和,一团和气,你和我和,家和邻里和,身体也和。所以这个“中”,跟打坐一点关系都没有。

8、诸葛亮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宁静很重要,宁静究竟是什么?宁静时可达那个心吗?今人所谓静坐、沉下心来,其实也只是气静下来,这个气是意念、心思、气场,或者叫道教的那个炁,气功的气。只是人不再烦躁,气练好能给人发功治病,让人身轻如燕。但这不根本。

9、喜静厌动是道教提倡的源于道家的做减法的思想。只喜静,自身的很多毛病看似没了,其实是潜伏下来了,并没有根除,遇到事情了还是会发怒、急躁、纠结、焦虑。所以纯走佛老亦不能解决心安稳的问题。

10、人最终还是要动起来,必须走儒家。单靠打坐、喜静那是舍本逐末;循理是本,致良知是本,宁静是末。致良知自然能使自己动亦定、静亦定。

11、身体可以动来动去,比如跑步、干事,但身忙心不忙、心不累。怕的是身不忙心忙,人虽坐在那里,但思绪万千,纷纷扰扰。为什么,心中只要有一个锚定、有一个主意、有一个天理在,万变不离其宗,立于不败之地。

12、尤其在今天急剧大变革的时代,我们一定要修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功夫。做一切事循着一个天理,这样的忙才不会乱、不会厌烦,才能不慌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