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中汽协副会长坠亡

撰文 | 李清远编辑|于杰出品|汽车产经拉闸限电、芯片短缺、原材料和电池价格飞涨......汽车市场的“金九”并未如期而至。 中汽协数据显示,9月汽车产销207.7万辆和206.7万辆,环比增长20.4%和14.9%同比下降17.9%和1

撰文 | 李清远

编辑|于杰出品|汽车产经

拉闸限电、芯片短缺、原材料和电池价格飞涨......汽车市场的“金九”并未如期而至。

中汽协数据显示,9月汽车产销207.7万辆和206.7万辆,

环比增长20.4%和14.9%

同比下降17.9%和19.6%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6.7万辆和175.1万辆,

环比增长18.1%和12.8%

同比下降13.9%和16.5%

对此,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自主品牌表现还可以,尤其新势力增长幅度高达249%,不过,由于缺芯等系列问题,今年汽车市场的发展可能会弱于此前的预期。

自主品牌市占率接近历史最好水平

虽然汽车产销数据难挽颓势,但自主品牌表现却稳中有进。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上升了9.1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6.9%,近乎半壁江山。

9月销量82.1万辆,同比增长3.7%

1-9月累计销量643.3万辆,同比增长31.4%

今年上半年,除了3月份以外,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月度市场份额均高于40%,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这主要归功于电动化、智能化的先发优势,目前正是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窗口期,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历史最好水平,但窗口期的机遇并不能持续很久,毕竟合资品牌也在加快智能电动化的步伐。”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指出。

除此之外,新造车企业市场占比持续增加,在头部企业阵营中,9月,蔚来和小鹏销量双双破万。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月交付量达到1万辆,虽然远不及主流燃油车的规模,但对于新车企业来说也是一个积极信号。

1-9月,主要新势力企业的汽车销量合计59.8万辆,同比增长249.3%,

占汽车销售总量的3.2%,高于上年同期2.2个百分点

对此,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头部造车新势力企业在产品开发和技术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在刚进入市场的前几年处于摸索阶段,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占据一定地位,是中国汽车行业里的重要角色。”

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有望突破300万辆

作为自主品牌一贯以来的优势“阵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增长延续了火爆势头。

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35.3万辆和35.7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同比均增长1.5倍

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216.6万辆和215.7万辆,

同比增长1.8倍和1.9倍

在接受采访时,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有可能达到300万辆。这意味着,在汽车整体市场预期下降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新能源乘用车汽车市场仍延续了纯电动唱主角,高低两端走强的格局。

纯电动占比82.4%,销售28.1万辆

插电混动占比17.8%,销售6.1万辆

中汽协方面透露,9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提升至17.3%,乘用车渗透率更是接近20%,继续维持历史高位。

此前我国公布的中长期规划目标中提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占20%的市场份额。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王金照表示,在实现“双碳”目标与全球押注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目标应适当加快:可考虑从2025年的20%提升至25%-30%,2030年达到50%。

中汽协下调全年增长预期

“9月芯片供应略有缓解,但仍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再加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因此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许海东称。

他指出,四季度会比三季度情况好一些,按往年情况,12月或1月是销量最高月份,有年底的冲量效应。不过相比去年同期,预测四季度还是负增长。

就在今年年初,中汽协曾预测,全年汽车产销将较2020年增长4%。

“汽车行业已经连续多年是买方市场了,今年这种以产定销的现象很少出现。”针对全年走势,付炳锋预计全年市场将弱于预期:得益于第一季度的大幅增长,全年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即使是正增长,数字也不会太高。

将迈入“低速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开局汽车行业将如何走?

易车讯 在2021年,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些都在影响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面对行业冲击,中国汽车工业依旧全行业迎难而上,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全年预计将突破2600万辆的销量。”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透露到,汽车产销量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10月份汽车工业营业收入下降8.35%,实现利润下降27.51%,营业收入和实现利润已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

不过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变革促进下,企业活力依然得到显著增强,其中不乏亮点。中国品牌乘用车前11个月销售超过840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超过44%,回到历史高点,同比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

在行业内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前11个月累计产量突破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6倍。

汽车出口快速增长,我国汽车出口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增长态势,连续数月刷新历史纪录,预计全年出口有望超过200万辆。

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预计明年汽车市场总销量或将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预计乘用车明年销量或达到2300万辆,同比增长8%;商用车明年销量为450万辆,同比下降6%。此外,预计新能源汽车明年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7%。

2020年对汽车行业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的侵蚀、洗牌的加剧以及5G时代的加速到来,都给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今年也是我国“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也为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来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行业仍处于调整期。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经济逐步复苏以及消费潜力的释放,业内普遍预计全年汽车总销量有望与去年持平。那么,进入“十四五”的新阶段,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

2021年汽车销量预计增长4%

“2020年汽车销量有望超过2500万辆,大大好于预期,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恢复能力和经济的强大韧性。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缓慢增长态势,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也将会稳定增长,2025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在日前举办的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如是说。

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均超过了2200万辆。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随着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发力,行业生产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回暖,市场需求逐渐向好。

付炳锋表示:“今年下半年国内市场表现优异,主要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包括增加小客车指标、补贴汽车以旧换新等,加之各地推出的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都较好地释放了汽车市场需求,为促进汽车市场回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也认为,“正常情况下,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释放,加之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不断出台和落实,汽车市场整体上依然会保持回升势头。明年车市增速将会继续回升”。

但值得关注的是,中汽协方面指出,2021年我国汽车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包括宏观经济将持续稳定恢复、地方政府将继续推出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我国疫情防控继续保持良好效果和企业将继续保持促销热情等,但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海外疫情不稳定因素等也将对我国汽车市场产生影响。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021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2630万辆,同比增长4%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2170万辆,同比增长7.5%左右;商用车销量460万辆,同比降幅10%左右。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迈入“十四五”发展新能源汽车仍是重中之重。此前,我国接连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不仅阐明了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也坚定了大力发展新能源的信心。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0万辆,同比增长104.9%。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10.9万辆,同比增长3.9%。

得益于市场环境向好,中汽协也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30万辆,同比增长8%左右。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为180万辆,同比增长40%左右。

与此同时,商务部发言人高峰也透露,2021年商务部将着力推动扩大重点商品的消费,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措施,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

据了解,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出预期,新能源汽车下乡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中汽协数据显示,近30家企业的60多款车加入新能源汽车下乡,初步估算拉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接近20万辆。

除此之外,付炳锋指出,新能源汽车补贴、购置补贴延长至2022年底退出,在补贴、税收、充电设施建设、“双积分”等政策持续推动下,2023-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推广量有望快速增长,这也是支撑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基础。

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累计建设充电站4.3万座、换电站528座、各类充电桩150万个,建成“十纵十横两环”约4.9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接下来,工信部也将加快脚步,达到充换电便利性显著提高、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的要求。

总的来看,在迈入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正如付炳锋所言,在“十四五”阶段,中国汽车市场将步入“低速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未来5-10年,是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冲击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