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蓬莱神仙故事

张三丰与宝鸡金台观的故事

张三丰与宝鸡金台观的故事

《宝鸡县志》中有一段话:“飞阁玲珑,竹兰辉映。日日东升,晚霞照,光流进天,云透照。天空。美丽。” 这句赞美的话描述了宝鸡市北坡陵墓山坡上的金台寺。 金台寺始建于宋末,始建于元末明初。 是一座具有黄土高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窑洞式道观建筑群。 元末明初,一代道士张三丰在金台观修道22年。 金台观是张三丰的第一个道场。

张三丰,名全益,名君宝,名三丰,是元明两代道家结合的传奇人物。 关于张三丰的出生地,很多人认为他是辽东益州人(今辽宁省漳武市西南),也有人认为他是宝鸡人。 张三丰曾自称是张天石的后代。

张三丰生来就与众不同。 《明外史》传记形容他“威武雄壮,龟背鹤大耳圆目”。 他高大魁梧,眼睛又黑又圆,有一对风大的耳朵,满嘴的胡须又长又硬,像戟一样。 他拥有不朽的骨头,以及非凡的气息,让见过他的人都非常敬畏。 十八岁那年,张三丰走出家门,四处游历。 任职两年的中山伯陵(今河北定县)知县因受不了官场束缚而辞职。 20多岁的时候,他把家里的东西分给了村民,然后盛装打扮,带着家里的两个孩子远行。

元末,行旅30年的张三丰路过陕西宝鸡。 他看到了美丽的山水,曲径通幽的松柏,幽深幽静,心里很舒服,于是决定住在山中的金台观。 相传,金台观的三孔练洞和石碑,都是张三丰练武时使用的。 一日,他站在金台旁观望,倚栏南望,只见巍峨高大的鸡峰山,三座山峰直冲云霄,美轮美奂,郁郁葱葱,令人赏心悦目。 这时,有人问他姓氏,他指着渭河对岸的鸡峰山三峰,说他叫“三峰”,所以人们叫他“三峰居士”(尤其是三峰)。对侧的峰值)。 后改名全益,字三丰,名乃定。

张三丰落户金台关后,建庙、吟诗、写书、练武耕、行传道、行医救命,传播慈善事业,博得当地居民的爱戴和支持,扩大了金台关的知名度。影响。 正因如此,宝鸡百姓中,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众人口中的张三丰,宛如仙人一般,忽明忽暗,飘忽不定,变幻莫测。 金台寺因张三丰而名扬四海,成为张三丰的祖庙,而张三丰也成为金台寺的正神。 在张三丰所到过的其他地方(如武当、龙门等)的道观遗址中,他的位置是有偏差的。 只有金台观崇拜张三丰。 这种现象在国内是唯一的。 这是宝鸡金台观最大的地方特色。

相传宝鸡以西35里方塘浦北有一座险峰,被称为“西武当”或“佛眼”。 张三丰曾在这里宣讲道教,教授武术。 据《陕西通史》记载:“在永乐间,三丰在周公庙朝阳洞(岐山县)遇见了小弟子张克。” 1414年张克为明代解元,可见此时张三丰在宝鸡。 .

相传在一个严寒的冬日,天上飘着厚厚的鹅毛,户外行走的人寥寥无几。 因为屋子里没有柴火烧炕,樵夫咬着头出去,到山上砍柴。 半路,他听到断断续续的轰鸣声,顺着声音寻找,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道士躺在雪地上,鼾声如雷。 樵夫很是惊讶,赶紧跑到前面,推着摇晃着,却怎么也叫不醒他。 仔细一看,老道士脸色红润,呼吸均匀,浑身冒着热气,睡在雪地上,和普通人睡在自己的炕上一样舒服,忍不住却惊呼道:“世上竟有这样的强者!” 原来是在金台修道的张三丰。

张三丰游历大江南北,游历名山古刹,结交江湖各色人物,习武,学炼丹,被称为“活神”。 他数次“死而复生”,为他传奇的一生增添了神秘色彩。 张三丰的名气越来越高,他的“特异功能”也让明朝皇帝羡慕不已。 明太祖朱元璋听说张三丰住在宝鸡金台关,立即派人到宝鸡山寻找,张三丰却避而不见。 甚至朱元璋为了整顿道教,想要请张三丰为道士,却还是避而不谈。 明成祖朱棣还派宝鸡医官苏秦等人参观名山,十年未见。 据说,张三丰请孙碧云以诗传皇,表示他不喜欢隐居僧人的热闹。 明朝几位帝王先后封张三丰为“通卫仙化真人”、“桃光尚志真贤”、“清虚元妙真君”、“飞龙仙化弘人济世真君”等称号。

张三丰确实有一些世间无法比拟的神通,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神通。 根据《明史》、《太和山记》等书,他大概有不忘(超常记忆)、数月不食(无谷)、行山走山等特殊功能。和行走的石头,每天行驶数千英里。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阴天晴雨下雪,他头上戴一顶帽子,披一件破破烂烂的短布,手执竹杖。 因为他不邋遢,疯疯癫癫,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张邋遢”或“邋遢仙”。

相传,张三丰得道后,曾多次在宝鸡修道。 当地人民响应他们的要求,流传着许多风靡一时的传奇传说。 每年三月初三、十月初十的金台庙会,前来拜神祈福的仁慈男女络绎不绝,香烟缭绕,香火缭绕。 客观地说,张三丰在金台关修炼了22年,所以宝鸡应该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之一。

张三丰到底是人还是神? 顾培生先生总结道:张三丰为人,为道家有名,传记在明史; 张三丰为神,名声远播,死后被祭祀为神。 他之所以能从人升为神,是因为他有超人的性格,也就是性格不凡,才能绝世无双。 他道德高尚,性情沉稳,没有官情,却又善良,普世生活; 他才华横溢,敏感好学,学术透彻,知识渊博,开拓创新。

(内容选自《宝鸡日报》201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