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二战结束时日本陆军还有多少人?

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

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日本VS美国 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 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 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2、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

众所周知,二战历史上,日本是最后一个投降的法西斯国家,最终迫使天皇宣读投降诏书的,是那两枚造成了数十万杀伤的原子弹,这或许让人感到好奇,日本在侵略地盘逐渐丢失,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却依然喊着“一亿玉碎”的口号,那么他们投降前究竟留下了多少兵力?实际上大量历史专家认为,如果不是美国原子弹,这一仗还有得打,不妨让我们来好好看一下。

二战当中,日本有四个战区规划集团军,分别是守卫本土的“国内军”,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的“南方军”,驻屯中国东北防御苏联的“关东军”和侵华的““中国派遣军””。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战场,在二战初期,关东军作为侵华的大本营,加上东北厚实的工业基础,关东军也成为了日军最为精锐的力量,包括13个师团和2个坦克师团,共计85万人。至于中国最为主要的对手,“中国派遣军”,最巅峰达到了105万人。

不过在抗战胜利前夕,随着日军的在太平洋战场的失利,部队不断的南下或者抽调回本土防御,比如在1945年5月,就抽调了9个师团调集到南方军,至于“中国派遣军”部分则抽调更多,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的22个常备师团,调往太平洋战场13个,转隶1个给关东军。

此外在战争后期,在中国战场的日军,无论是装备还是素质都大幅度下降,由退伍的老兵或者是年轻的新兵进行补充,最终在投降的时候,关东军分布在东北和朝鲜的31个师团,达到了96万人,而冈村宁次在我国关内受降的日军为1056000人,另外还有3.9万名日本海军成员。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开始源源不断地向南方军补充力量,虽然偷袭珍珠港,他们对自己的实力过于自信,同时低估了美国的战争潜力,但是日本人也确实有一些依赖和底气的,太平沟战争期间,南方军原本只有10个常备师团,然而随着抽调和补充扩增到了34个。

至于日本本土,自然是日军防卫的重中之重,包括库页岛北部和千岛群岛地区,共计240万人,分布在各个重要的城市,尤其是京都和东京附近,更是密密麻麻,有着众多高炮部队严阵以待,这让盟军的飞机,很难轰炸到日本的腹地。

总的来说,日军投降前,包括临时的动员兵在内,总数达到了惊人的700万人,说完人数,再让我们看看装备。我国受降的装备,包括68万支步枪、6万支手枪,2.9万挺机关枪和1.2万门火炮、383辆战车(坦克装甲车)、1.5万辆卡车和1066架飞机。

苏联缴关东军70万支步枪和4000门火炮,至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和日本本土,一共缴获248万支步枪、8.1万支手枪、18万挺轻重机枪和20万挺火炮、2970辆坦克和1.2万架飞机。当然,这里的火炮飞机包括了日军小型掷弹筒和自杀性飞机。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即便是到了最后的关头,日军军工厂依然能够让他们数量众多的部队维持大规模的战斗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如果不是原子弹,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