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南明权臣孙可望在投降满清后的待遇变化是怎样的?

孙可望投降满清后的待遇可以说是先非常优越 ,后来南明大势已去之后,尤其是李定国死后,孙可望的待遇可谓急剧下降。可以说孙可望投降初期受到满清特殊的恩遇,靠的是出卖云贵川抗清事业。他刚刚逃到湖南宝庆就给清廷递上了“愿取三省上献,以大一统之盛事”

孙可望投降满清后的待遇可以说是先非常优越 ,后来南明大势已去之后,尤其是李定国死后,孙可望的待遇可谓急剧下降。可以说孙可望投降初期受到满清特殊的恩遇,靠的是出卖云贵川抗清事业。他刚刚逃到湖南宝庆就给清廷递上了“愿取三省上献,以大一统之盛事”的奏疏,疏中避而不提张献忠开创的大西军事业,把自己打扮成逐鹿中原的英雄,恬不知耻地把同系张献忠义子和大将的李定国、刘文秀说成是自己“恩拔”起来的,把李定国等人反对他专横跋扈、帝制自为的措施说成“以奴叛主”。后来满清乘着那么李定国等人平定孙可望叛乱后要进行重新洗牌时期,三路进攻云南,尽管出于种种考虑没有让孙可望亲赴前线,却充分利用了他过去在大西军和永历朝廷中的特殊地位,加强了政治攻势,使得不少原大西军系统中忠于孙可望的将领倒戈投降。

投降初期的孙可望对满清确实作用大,故而满清对于孙可望的来归也极为重视。1657年12月,特旨封孙可望为义王。还派派内翰林弘文院学士麻勒吉为正使,礼部尚书兼内翰林秘书院学士胡兆龙、礼部右侍郎祁彻白为副使赍册、印,专程前往正在湖南的孙可望行册封礼。1658年2月在长沙举行典礼。同年5月初2,孙可望在麻勒吉等伴送下到达北京,清廷命和硕简亲王济度、和硕安亲王岳乐带领公、侯、伯、梅勒章京、侍郎等大批高官显爵出城迎接,场面相当隆重;次日,顺治皇帝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十天之内,皇帝赐宴多达三次,赐银两次共一万二千两,此外赐府第、赐蟒袍、朝衣、缎匹等,孙可望成了清廷上红极一时的人物。

然而,孙可望本人的地位却随着永历朝廷的衰微逐渐走向没落,曾经红极一时的“义王”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日子不大好过了,通过一些似微实显的迹象可以看出来。1658年,孙可望意外地同自幼失散的弟弟孙可升相会了,孙可升从驻地松江府上海县来到北京,兄弟久别重逢自是惊喜交集,孙可望向朝廷奏报了“聚合之奇缘”,奉旨同住。可是,孙可升的家属奴婢十余口还在上海,搬来北京筹措路费不易。于是,孙可望请求福临“敕部给予勘合”――利用满清的驿传实现全家团聚,在孙可望看来这不过小事一桩(孙可望自以为自己对满清灭掉南明贡献那么大,而且满清皇帝在其投降初期大肆嘉奖,给他的感觉是满清皇帝和厚恩),所以在疏中写道“想此项恩膏朝廷亦所不靳”。结果满清皇帝福临指使左都御史魏裔介抨击孙可望,最后孙可望惊恐不已,在“伏罪陈情仰吁天鉴”疏中说:“昨闻宪臣有特纠陈请之非,祈正悖谬之罪一疏,本藩汗流浃背,寝食不安,方知前事之非,宪臣之言不谬矣。”

1659年3月,有人揭发孙可望放债取利等事。福临虽然明知这种事情在满八旗中本是习以为常的现象,却不愿放过这个机会

进一步贬损孙可望的政治地位。他派内阁学士马迩吉来到孙可望的住宅宣读谕旨,先训斥一番,然后宣布宽假其罪。孙可望于惊惧之余,连忙上奏本解释自己放债的经过,接着向福临摇尾乞怜,陈述自己“郁积之苦衷并所以招尤招谤之原”。

此后,孙可望的处境益发难堪了,正如古语所说“神龙失势,与蚯蚓同”。1660年6月,他被迫上疏请求辞去义王封爵和册印。这时,南明永历皇帝虽然已经逃入缅甸,西南大势已定,但以李定国为首的明军残部仍在边境地区坚持斗争。满清福临觉得不合适,就没有应允(可见满清对李定国有多恐惧)。

1660年11月20日,孙可望死了。满清官方的说法是病死,但真相如何颇有疑义。清初史家就说孙可望是“随出猎被射死”;或者说“封为义王,寻被G”(《行在阳秋》卷下。王源鲁《小腆纪叙》卷下《孙李构难》)。

孙可望死后,清廷赐谥恪顺,“祭葬加隆”;同时命其子孙征淇袭封义王。几个月后孙征淇病死,弟征淳承袭。1661年,吴三桂等领兵进入缅甸,永历帝被俘回昆明缢杀。1662年玄烨即位,李定国也病殁于边境。此时满清觉得的孙可望家族已经没有多大利用价值了,“恩典”也就逐步降格。1666年满清下令将义王孙征淳的年俸由五千两减为三千两。1670年,孙征淳病死,其弟征灏请求袭封;御史孟熊飞上疏反对,请将孙可望王爵停其袭替或减等降封;经议政王、大臣会议,降封为慕义公;孙征灏死后,其子宏相再降袭一等轻车都尉。

从孙可望投降满清后待遇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了孙可望的行动愚蠢,当年他开创了如此好的局面,而且自己基本上是只差一个名义了,做到了位极人臣地位,可以说永历在他那里不过是木偶而已,如果孙可望心胸稍微宽一点,那么完全可以打仗依靠李定国和刘文秀等人,从而至少可以与满清形成对峙局面,那样的话孙可望更多的被后来文人称赞了。结果孙可望自己的私心膨胀过大导致了内讧,而投降到了满清那边后有积极帮助满清出谋划策,过早灭了南明使得自己失去了利用价值,结果不仅待遇不断下降后来甚至连命都丢失。另一方面,也可说明满清的所谓后恩不过是看着你有用而利用而已,一旦你的利用价值没了,那么就可以当做厕所纸一样随时丢了。

大明晋王李定国,是南明王朝最后的擎天之柱,一生矢志抗清,至死不渝。他曾在桂林之战和衡阳之战,斩杀清朝亲王两人, 歼灭清朝兵马逾十万,打破了自努尔哈赤辽东起兵数十年来,八旗兵野战无敌的神话,明末将星,以此为最。

李定国出身贫苦,奋起反抗权贵压迫,又在外寇入侵,民族矛盾尖锐的鼎革之际,率部扶明抗清。论个人品行,无论智、仁、勇、信,皆为当时冠冕;论所部军纪亦是爱民如子,于西南各省人民多有遗惠,川滇黔之地多建?李晋王祠?,英名传说流传至今。

西双版纳:李定国祠

李定国被南明昭宗永历皇帝封为晋王,世人称为?李晋王?。他以云贵偏僻之隅,对抗统一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域的满清帝国,论局势比诸葛武侯北伐更险恶和艰巨百倍。

大明晋王:李定国

李定国出滇东征,面对的第一个强敌,便是当时封藩广西的满清定南王孔有德。

满清定南王:孔有德

孔友德其人,原为东江军毛文龙部第一悍将,亦是带领东江军登州兵变,携西洋火器大炮和新式陆军投靠满清的罪魁,尚、耿两藩皆对其马首是瞻。

无论攻朝鲜、战松山还是入关后,其所部天祐兵火器部队,都是满清攻城掠地的头等利器,补上满清善野战不善攻城的短板,可称对满清壮大帮助最大的汉奸将领之一。

经过一系列战役,李定国连破孔有德部将,终在大榕江决战中,巧用五十头象阵大败孔有德所部精骑,是役清军?弃甲断骼遍于溪谷?,偏向满清方的史料甚至称?象阵前列,劲卒山拥,尘沙蔽日,马闻象鸣皆颠厥?王师大奔,死亡不可胜计,横尸遍野?。

在相当长时期,象兵一直被当做我国古战史上的鸡肋,留下大量笑柄战例。而李定国竟能因地制宜,以象兵大破东江铁骑这一明末强兵,足可见其已臻岳王?兵法之妙,存乎一心?之境。此役亦可算做他在古代军事学上的一大贡献。

孔有德精锐俱亡,绝望之下,全家自焚,也是明清战争中满清方面阵亡的第一个亲王级将领。李定国击杀满清汉军第一名王,进而光复广西,自此名扬天下。

是役后,满清遣努尔哈赤之孙、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三贝勒、八固山贝子部,满汉大军合计十万精锐南征。

满清敬谨亲王:尼堪

李定国于衡阳迎战,定下四面埋伏之计,先亲率主力四万,与清军接战,佯败二十余里。尼堪一路俘获大象四头、战马八百多匹,不疑有他,遂钻入李定国早给他埋好的伏击圈。

四万明军伏兵杀出,李晋王部亦转身迎战,清军猝不及防,阵势大乱,尼堪冲杀突围不得,被明军阵斩当场,清军失去主帅,溃不成军。

衡阳之战,李晋王以八万兵马对十万清军,野战中阵斩满清皇子尼堪,歼其大部,打碎了八旗兵持续数十年的野战无敌的神话。

须知道,在此之前整整数十年,无论袁崇焕、毛文龙、孙承宗、秦良玉、卢象升、李自成?那么多一时名将,在和八旗真满洲军交战时,还从没有谁取得过类似的辉煌战绩。

因此被时人称为?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的卓越战绩。战后清廷震怖,满清顺治帝一度竟准备放弃西南七省,与李晋王讲和。明末将星,以此为最。

眼看大明江山有望中兴,岂知在攻取广东的新会之战时,清朝守军大肆食人坚守,后方主持政务的孙可望又对李定国的功勋心怀嫉恨,断绝物资援助,而盟友郑成功大军又失约不至,致使此战失利,反清大业功败垂成。

后来,孙可望权欲熏心,起兵叛乱,和李定国同室操戈,导致南明军力财力大损。被击败后,孙可望更投奔满清,为清军引路马前卒,明军自然节节败退。李定国残兵困滇西深山,军中瘟疫流行,人马病死甚多。李定国亦不幸发病,留下?宁死荒外,不可降清?的遗言,含恨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