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明朝的倭寇之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中国历史上,明朝沿海倭寇横行,对沿海造成一定影响。明朝的倭寇之乱是什么原因造成呢?其实,明朝的海禁政策是倭寇之乱主要原因,另外日本国内混乱并派出倭寇袭扰中国,中国沿海百姓加入倭寇,明朝腐败官员成为帮凶也是倭寇之乱的原因。1.明朝海禁政策是倭

中国历史上,明朝沿海倭寇横行,对沿海造成一定影响。明朝的倭寇之乱是什么原因造成呢?其实,明朝的海禁政策是倭寇之乱主要原因,另外日本国内混乱并派出倭寇袭扰中国,中国沿海百姓加入倭寇,明朝腐败官员成为帮凶也是倭寇之乱的原因。

1.明朝海禁政策是倭寇之乱的主要原因

元未陈友谅与当时的日本海盗勾结,一起对抗朱元璋,因此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沿海极为不放心,为防沿海受到残余势力与海盗滋扰,便下令实行海禁政策,其余明朝皇帝也一直延继着海禁政策。

海禁政策不但损害了沿海百姓的利益,并且也损害了日本的商业利益,于是武装走私,海盗抢劫在中国沿海愈演愈烈,最终变成明朝的倭寇之乱。

2.沿海百姓无法出海,航海贸易受阻,生活困难,于是许多沿海百姓铤而走险加入倭寇

明朝的海禁对象主要是出海及对外贸易,不但禁止明朝人出海经商,也限制外国人到明朝进行贸易。多年海禁,让原本依靠出海对外贸易的沿海商人及百姓失去了生活收入来源。于是许多沿海百姓加入倭寇谋生,另外一些沿海商人为了巨大利益也加入了倭寇的行列,成了假倭寇,成了倭寇主力。

到明朝中期,大部分倭寇头领都是明朝人,如?徽州王五峰(王直)、徐碧溪、徐明山,宁波毛海峰、徐元亮,漳州沈南山、李华山,泉州洪朝坚?等。可见,沿海百姓加入倭寇后,倭寇组成已改变。

3.日本国内混乱,许多倭寇出现在中国沿海

元末到明初,当时的日本处于南北朝时期,日本国内混乱,诸侯林立,相互之间争斗不断。失利的南朝封建主为了恢复自身实力,便派出了大量的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的沿海地区,进行有组织的武装走私抢劫烧杀的活动,这是明朝倭寇之乱的外部原因。

4.明朝官府腐败,许多官员为利益充当倭寇帮凶

明朝官府腐败,许多朝庭官员已被倭寇收买,为倭寇通风报信,戕害忠良,并成为帮凶。

据说当年朱纨被逼死就是通倭官员的杰作,明朝嘉靖期间,朝廷派朱纨巡抚浙江,兼提督福建军务,朱纨上任之后,下令全面封锁海面,并杀死暗通倭寇的李光头等96人。但是,朱纨的禁海行为触犯了暗通倭寇官员的利益。最后,朝庭指责朱纨擅自杀害百姓,结果朱纨自杀身亡。

可见,明朝倭寇之乱是场内外勾结的祸乱。

明嘉靖年间“倭寇之乱”的由来

在嘉靖年间,抗击倭寇的斗争中,明军吃了很大的亏,但是在战斗中也增加了明军的实力,在和日寇作战过程中,明军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

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要属戚继光了,戚继光的横空出世,不但在器械上学习倭寇,在其创造的?鸳鸯阵?上也是学习了倭寇,采用小股力量分工合作的队伍模式。(说鸳鸯阵学习自倭寇,是我个人认为,并没有得到相关史料支撑)

在戚继光的率领下,中国南方的军队已经能够完全战胜倭寇,后来戚继光的戚家军被调往北方戍边,作战实力完全超过北方的正规军精锐,在对待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屡战屡胜。

戚继光死于万历十五年左右,在戚继光的训练下,明军有了一个较为显著的提升,到日本丰臣秀吉侵入朝鲜的万历二十年前后,戚继光去世仅仅五年。

以上就当我多给戚继光点面子,以下具体来谈一谈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

戚继光去世的那年,正好是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时,在准备了五年之后,丰臣秀吉调动大军渡海入侵朝鲜。

在朝鲜对日作战的第一阶段,日本打败朝鲜军,朝鲜因此向明军求援,辽东本来就是明军的重要军区,在朝鲜求援后,明廷让辽东明军开始向朝鲜进兵。

在辽东明军入朝之后与日军的第一次作战中,就因为久疏战阵而失利,被打了回来。

在意识到日军入朝作战的真实意图后,明廷由辽东主导,变更为中央主导,并且开始调集大军准备跟日军做大规模战役,当时明廷甚至规划调集七十万人对日军进行一次超级打击,然而因为后勤不足,最终采取了梯次进兵。

1592年底,李如松率领4.3万人在平壤击败日本拥有1.8万人第一军团,重创一万多日军,取得平壤大捷。

平壤大捷后,为了扩大战果,明军展开追击,在碧蹄馆处与日军展开混战,关于此战胜负一直有争议,整体上来说,互有伤亡,在后续的陆战中,朝鲜也击败日军,尤其李如松烧毁日军粮仓后,使得日军缺粮,最终给予日军极大的打击。

当然,陆战的胜利并不是根本,最终还是要看海军作战,在唐浦海战、固城海战和栗浦海战后,日本水师受到极大打击,而经过闲山岛海战后,日本水师受到重创,完全丧失了制海权。

1593年6月,日本因为海战失利,供给不足,军队爆发瘟疫等原因与明军议和。

1596年丰臣秀吉在准备充分后,再次调动14万陆军,2.2万水军再度入侵朝鲜,明军派遣八万人入朝,中日再次爆发大战。

明军与朝鲜军民一同合作,最终彻底打败日军,尤其是在鸣梁海战中,击败日本,重新掌握制海权,锁定日军败局。

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日本士气受挫,开始准备撤退。

关于这场战争,《明史日本传》记载:?秀吉死,诸倭扬帆尽归,朝鲜患亦平。然自关白侵东国,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国与朝鲜迄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诸倭亦皆退守岛巢,东南稍有安枕之日矣?。

虽然有些夸张,但是总体来说,明朝能够取得该次战争的胜利,也实属不易。

嘉靖二年,日本使宗设、宋素卿分道入贡,互争真伪。

市舶中官赖恩纳素卿贿,右素卿,宗设遂大掠宁波。

给事中夏言言倭患起於市舶。

遂罢之。

市舶既罢,日本海贾往来自如,海上奸豪与之交通,法禁无所施,转为寇贼。

嘉靖二十六年,倭寇百艘久泊宁、台,数千人登岸焚劫。

嘉靖二十八年,纨又言:“长澳诸大侠林恭等勾引夷舟作乱,而巨奸关通射利,因为向导,躏我海滨,宜正典刑。”

纨既黜,奸徒益无所惮,外交内讧,酿成祸患。汪直、徐海、陈东、麻叶等起,而海上无宁日矣。

嘉靖三十五年,倭寇大掠福建、浙、直,都御史胡宗宪遣其客蒋洲、陈可愿使倭宣谕。还报,倭志欲通贡市。兵部议不可,乃止。

注:本篇摘选自《明史》?《志》第五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