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朱棣打天下时借宁王八万人马

朱元璋靠着\"凶残\"、\"爱民\"而出名,凶残是对敌人和贪官污吏凶残,爱民则是对底层百姓关爱至极。但他这样一个\"好皇帝\"对于大明江山的传承却出现了意外,本该继承他帝王之位的儿子朱标英年早逝,爱屋及乌的朱元璋不得已把帝位留给朱标之子即皇长孙朱允炆,

朱元璋靠着"凶残"、"爱民"而出名,凶残是对敌人和贪官污吏凶残,爱民则是对底层百姓关爱至极。但他这样一个"好皇帝"对于大明江山的传承却出现了意外,本该继承他帝王之位的儿子朱标英年早逝,爱屋及乌的朱元璋不得已把帝位留给朱标之子即皇长孙朱允炆,是为建文帝。建文帝是一个心急的皇帝,他一上位后根基未稳就着急削藩,却把朱棣这个实力最强的藩王给逼反了,朱棣在和其对抗的时候向宁王借了八万人马,答应事成之后平分天下,那后面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建文以来的削藩政策和朱棣靖难的开始朱棣打天下时借宁王八万人马朱允炆的登场是从照顾他父亲开始的,当时朱标身患重病,懂事的朱允炆长期陪伴左右,端茶送饭,朱元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而最讲究孝道的朱元璋便在朱标死后把朱允炆作为了继承人。

朱允炆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君子类皇帝,他的身上有有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是和秦朝扶苏类似的人物,命运也带着一点共性。

从朱元璋驾崩以后,二十一岁的朱允炆正式即位,改年号为建文。

他因为从小学习儒家诗书的缘故,便在登基以后将自己曾经的三位老师黄子澄,齐泰,方孝孺引为心腹,以他们的思想作为施政纲领。

在朱允炆看来,当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这还是他的几个老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从太祖皇帝以来,分封的藩王日益强大,若不加以制裁,将很有可能重蹈汉朝的七国之乱。

朱棣打天下时借宁王八万人马前几个藩王没有费多大力气就已经解决了,但是到了燕王朱棣的这边,朱允炆却为难了。

当时的南京朝廷把朱棣当成是"最大的敌人",因而对待他的削藩也是小心翼翼。

但令建文帝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谨慎反而给了朱棣准备的机会。

当时的朱棣受到姚广孝的怂恿,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兵跟朝廷争夺天下,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靖难之役的开始与朱棣的合纵连横朱棣打天下时借宁王八万人马建文二年(1399)八月,朱棣打着清君侧,除国难的名号在北平起兵,此刻的他已经决心与南京朝廷对抗,想要通过兵变改变自己的地位。

当时的南京朝廷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们立即下旨在北平往南京沿线州郡组织兵马抵抗燕王的反叛行动。

当时的朱棣在人数上面根本不具备优势,他只有不到十万人的兵力,而南京方面却拥有三十万的常备军队,双方实力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朱棣打天下时借宁王八万人马在这种危机时刻,朱棣决定用自己的谋略去改变敌我优势对比。

他起兵十万,却还要一定人马留守北平,以防御北方蒙古的袭击。

当时的朱棣就准备去联合其他的藩王一起对抗南京朝廷来增加自己的胜算。

所以他便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宁王朱权。

朱棣打天下时借宁王八万人马他的这个弟弟也是文武具备的人物,再加上封地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朱元璋给他配备的军队数量也是十分可观,光是常备军队就有八万。

那个时候急缺兵力的朱棣就一心想着要把弟弟这八万人马忽悠到手,他和朱权的见面先是不谈军事,只是谈侄子朱允炆如何坏,把他们这些藩王逼得没了活路。

一番倾述之后,朱权是喝的酩酊大醉,但是朱棣却是假醉,他可是要来夺兵的人,怎么能醉呢?朱棣打天下时借宁王八万人马随后朱棣就将弟弟朱权给绑了起来,并将他的妻儿子女都给押住,待朱权醒后一边威胁,一边许以好处,说是得了天下将分他一半,只要他下令将这八万人马借给自己,当时的朱权也是迫于无奈,只好答应,这里不得不佩服朱棣在算计人心方面确实有一手。

永乐皇帝的言而无信与帝王权术朱棣打天下时借宁王八万人马三年的时间转瞬即过,朱允炆的南京政府玩政治是一把好手,但是在军事方面却是漏洞百出,他们放过了一次又一次杀掉朱棣的机会,结果换来的结局就是南京朝廷瓦解,朱棣正式称帝。

朱棣夺了侄子的江山,自己做皇帝,他的事情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你都有翻身为主的可能,哪怕是绝地,都还是有希望的。

做了皇帝的朱棣慢慢变得和朱允炆一样,也开始了削藩政策,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

他十分害怕手下人效仿他的行为,所以削藩的手段比朱允炆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当宁王朱权找他兑现承诺的时候,他也闭口不提平分天下的事情,只是将宁王换了一块封地,将他安置在江西,没收了他的兵权,让他从一个武功藩王成为一个没有实权的富贵王侯,这可能是当时大部分藩王的现状了吧。

地处江西的他对于平分天下早已死心,索性研究儒学,最后成为了儒家的一代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