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高僧捉先生,书生们挡在门口

高僧捉先生,书生们挡在门口

唐玄宗开元年间,小山村里有一家姓姜的富户,儿子到了读书的年龄,他想请一个坐馆先生,教导儿子读书,访了好久,也没有满意的人选。
这一天,姓姜的富户骑着小毛驴,从亲友家里回来,半路上被一个年老的文士拦住。文士抱拳说:“在下打听到你想请教书先生,特地来毛遂自荐,不知可否?”姓姜的富户打量了文士几眼,见他穿着朴素,却掩饰不住饱学之士的气质,第一印象非常不错,于是开口询问起他的身世。

文士自称姓颜,熟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只不过与科举无缘,因此累试不中。如今老伴去世,儿孙在外地经商,他闲得无聊,便想教书,也不枉费了满腹才学。
姓姜的富户见他谈吐不俗,又看了他递上来的几篇文章,写的文采飞扬,心里便拿定了主意,让他三天后到家里来。
三天后,姓颜的先生如约而至。姓姜的富户将他安置妥当,摆上酒宴,把儿子叫来叩头拜师。从此后,姓颜的先生就教导姓姜的学生读书。他给姓姜的学生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做姜登魁。过了一段时间,姜登魁的学业很有长进,姓姜的富户欢喜无限,逢人就夸他请了一个饱学的先生。
他的至亲们听说他家有一个好先生,纷纷把儿子送来读书,于是,姜登魁的舅老表姑老表姨老表以及堂兄弟,都来和他一起读书了,一共七个人。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七个人个个都擅长做文章,名气在当地的书生圈里都很响亮。又过了几年,姓颜的先生见他们都学成了,便让他们去县衙里报名,来年去都城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天,忽然闯进来一位高僧,左手举着禅杖,右手托着钵盂,高诵佛号,眼看就要跨进学堂里。七个书生奋步向前,挡在了门口。老僧厉声喝道:“姓颜的老鬼,还不快快跟着我走,接受惩罚。”

原来,姓颜的先生早已死去多年,在阴司里担任刀笔吏。但是,他偷跑了出来,躲在阳间里教书。阴司里经过多年的访查,找到了他的下落,因此委派高僧捉拿他回去,实行下油锅的惩罚。
姓颜的先生听了老僧的呵斥,站起来对书生们说:“你们且让开,我跟着大和尚回去。其实,我是不甘心,才跑到阳间里教书的。”他苦读了一辈子,满腹经纶,参加了多次考试,都名落孙山,后来抑郁而死。
他动情地说道:“我之所以教导你们读书,就是不想让我的满腹才学白废掉。我在你们的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如今你们都学有所成,一定要为我争一口气,高中皇榜,个个官至四品以上,下油锅的苦楚才值得。”说罢,姓颜的先生化成一阵白气,钻进了钵盂里。老僧诵念了一声佛号,飘飘然走了。
第二年朝廷开科取士,姜登魁和师弟们一起参加了科举考试,全部高中皇榜,成了进士,都当上了县令。他们谨记先生的教导,勤恳为官,二十年后,都官至四品,姜登魁还当上了三品高官,成为了朝廷重臣。
到了姜登魁六十五岁这一年,七个人全都告老还乡,回到老家颐养天年。这一天,姜登魁在后院里冥坐,忽然想起了姓颜的先生,心中无比感慨,就派人去请其他的六个人。到他家相会。

等到大家都到齐后,姜登魁说:“如果没有姓颜的先生教导,我们哪里来的功名与荣耀呢?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忘了先生。”在他的提议下,大家集资,在附近给姓颜的先生建造了一座庙宇,按时祭祀。
后来,鬼先生教导学生读书的事情,传遍了全国,不少到都城赶考的学子们,都会绕道来庙宇里烧香,拜祭姓颜的老先生,据说香火非常旺盛。只可惜,后来朝代更替,庙宇毁于战火,至今连遗址也找不到了。
这正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鬼先生教书虽为奇谈,却透出一股浓浓的师生情感,让人忍不住击掌赞叹,扼腕叹息。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