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我想找一个心理医生聊聊 西安高三学霸林嘉文

他就是
林嘉文
,陕西省西安中学的学霸,这一年,他才十八岁,正在就读高三,距离高考到来还有百日。遗书中,
他请求别人给予基本的尊重
,以他自己的解释为准。对于死亡,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挣

我想找一个心理医生聊聊 西安高三学霸林嘉文

他就是

林嘉文

,陕西省西安中学的学霸,这一年,他才十八岁,正在就读高三,距离高考到来还有百日。遗书中,

他请求别人给予基本的尊重

,以他自己的解释为准。对于死亡,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挣扎和思考。

作为一个天才少年、学术新星,林嘉文为何会以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呢,也许正如遗言之中所留下的话,这一生,他已经看透了两件事,导致他最后选择了一走了之,结束了青春年华。

新星的诞生

1998年5月,陕西西安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迎来了一声响亮的啼哭。在这个家庭里,母亲和外公外婆都是老师,父亲则在法律院校工作,浓郁的书香之气,也熏陶了一日日长大的儿子林嘉文。

林嘉文深深记得小时候家庭聚餐,每当他背了几首诗,家里人都会不吝夸奖的表扬他。也正是在这样的风气下,年幼时他背了很多诗词名篇,也喜欢上了读书。

家人虽然多数执教鞭,却没有人和历史的缘分有他这样深厚

。林嘉文上小学之时,正是《百家讲坛》之类的节目热火朝天,学术明星屡见不鲜,而林嘉文的母亲和外公外婆尤其爱看这一类的节目,书香熏陶之下,林嘉文也对历史渐渐有了兴趣。

父亲从事政法工作,对林嘉文的选择起先也不以为意, 看儿子孜孜不倦的翻检故纸堆,查找史料,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阵仗,也兴致勃勃陪儿子读起了历史,时不时和儿子交流阅读心得。

在这样的鼓励和教育下,林嘉文读历史的兴趣也更大了。有两年时间,他早上六点就起来收拾、吃过早饭看百家讲坛,一直看到七点二十。

这样的坚持完全来自于纯粹的热爱

,也为林嘉文带来了出乎意料的财富。

由于节目中有趣的阅读和讲解,林嘉文不仅对文言文的理解更为深刻,还积累了例如官职等古代生活的常识,这些知识的积累又让他在学校的读书演讲比赛里出口成章,见识过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热烈掌声。

在读史的过程中,林嘉文并不止是一味的阅读故事,偶尔也有少年执拗之气。有一次,他不无叛逆的想到,

凭什么打少数民族政权就是“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而少数民族政权打汉王朝就是“侵略”

,这个念头虽然与主流相悖,却是他辩证性的看待和分析历史的开端,也引发了他对民族史的兴趣。

从通俗的历史读物到兴趣相关的学术性著作,林嘉文如痴如醉扎进了历史的长河里。初一的时候,他就能向同学介绍辽、夏、金的历史,出于对西夏历史研究的喜爱,他开始自学西夏文,尽管这在当时来说,

不仅是一门绝学,更是一门屠龙之术

林嘉文并不是孤独的学者,高一这一年,他边学历史边写的《文景之治》得到了出版社的青睐。 在出版之前,林嘉文就提出几个特别的要求:隐瞒姓名、不要炒作、不参与学校和出版方的宣传。

年少成名的天才

林嘉文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幸运冲昏头脑,作为一个现代少年,他也深知网络上的风气对少年成名是不友好的。伤仲永的故事人人都知道,靠着年少来获得关注,也并非他所愿。

畏惧

“年少成名”

,林嘉文也深知自己第一部即将付梓的作品是随手的戏笔,虽然都是自己的著作,比起扎实的学术著作,还有很大的差距,早期的作品容易成为黑历史,这本连他也觉得有不少遗憾之处的随笔,若是深入挖掘,自然会有很多的地方让人议论。

这和他读史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历史上有太多人风光一时,难得的是全身而退。这些谨慎、深重的念头在他脑海里渐渐扎了根,于是他没有选择乘风而起的成名之路,后来,

《文景之治》被改名为《当道家统治国内》

,而林嘉文也成了周围人公认的“天才”,一时间,他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了。

随着他的著作问世,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了他。虽然林嘉文极尽低调,但他出于研究和做学问的需要,也必须和一些学者前辈学习,常常了解学术界的会议、嘉宾和议题;慢慢的,他也逐渐了解到一些从前不曾明白的现实。

学问和学界是不同的,我们想象中的博学和现实中的情况也并不一致。林嘉文喜欢读书,精研历史,高二的时候别人问他如何选择专业,他劝同学选择理科,同学说:“你为什么选择文科?”他只好说:

“我有了积累,不舍得放弃。”

对于历史这一门学科的意义,虽然其有着不容置辩的重要性,但历史学专业并非毕业热门专业。所走的路很有限,若不是留在学界成为学者,现实生活中的工作职位很难找到对口。

现实的天花板是透明而实际存在的,对于林嘉文来说,耻于将这样的现实说出口,但现实就在那里,他心中清楚。

2015年,林嘉文的又一部作品面世了。

《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一经出版,就赢得了许多好评,书名出自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前一部作品不同,在这部作品中,林嘉文调查了许多的史料,言必有据,写得十分认真严肃, 他也没有再如从前那样隐藏自己的身份。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一些学者来说是眼前一亮的,而林嘉文也被认为是学术界的新星,为了这部著作,西安中学举办了出版座谈会,许多历史学家纷纷为林嘉文作序,他在众人的交口称赞之中,一跃成为“解放后最年轻具有研究能力作者”。

对于这番热闹,林嘉文自有另一份不那么合群的见解。《忧乐为天下》的出版后,舆论纷纷为他的高中生身份倍感惊讶,也有不少人对他的作品怀疑,而这惊讶和怀疑,反而让林嘉文和第一本书出版前的判断高度一致。

他不愿被捧得太高,也不愿被热闹打扰了清静的读书生活

,不想成为舆论泡沫下的牺牲品。再加上课业日渐繁重,身体渐渐出现了不适,对于自己的新书出版问世,他感到了沉沉的压力,而那其中的欢愉和骄傲却少得可怜。

2015年1月,当他为了《中华好故事》去杭州时,同校的三个同学在录制现场志得意满,并最终赢得冠军,少年英气,让他油然生出了高兴。高兴之后,却是失落和惶然。他也曾滔滔不绝,谈古论今,获得他人称赞鼓励,不知何时起,那样高兴而自负的他,已经消失不见了。

罪与罚

“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我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太没意思了。更何况我精神上的生活在别处,现实里找不到能下脚的地方。”他在遗书中写到。

在研究西夏历史过程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北宋,涉及到北宋名臣范仲淹。在范仲淹死后,他被皇帝和文人极尽溢美之词,谥号“范文正公”,然而他主持的庆历新政,仅仅维持了一年多就以失败告终。

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说,那无疑是个光辉灿烂的伟人,范仲淹一生潇洒利落,当官当到哪里,那里的百姓就为他修祠堂。当文官平一地,当武官退西夏,而庆历新政,是这个老人挽救国家的最后尝试,依旧是失败了。

范仲淹没有能找到王朝的出路,林嘉文也在研究历史的道路上渐渐迷失

。他走入了迷宫,甚至怀疑起自己的初心,在自己的研究里,在这条道路上,他越来越无法感到快乐。

曾经,他认为自己看清了现实和想象之中的差距,可以甘于平静的研究历史,关自己的窗,走自己的路。但历史犹如长河,越是看得长久,越是被浩繁淹没。

他的冷静,他的高傲,无不透露出消极压抑的灰心;无法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高兴,无法找回原本纯粹的喜悦,又让这条原本选择的道路变得迷茫;高三的压力,情绪的重压,转换为身体上的不适,

林嘉文罹在彷徨和痛苦中,患上了抑郁症

抑郁症最根本性的特征是让一个人失去愉悦的能力,无法找到快乐,无法感受快乐。这不只是情绪上的问题,也会传导至身体上的病变,而看不到未来,对未来感到悲观,也是极为明显的症状之一。

林嘉文病了,病得沉默而危险

。他的压力,他的想法,在周围人看来并不稀奇。哪个高三学生没有压力呢,只是他的沉默和种种反应还是让父母担忧不已,父母劝说他去看病,找心理医生聊聊,林嘉文没有抗拒,他乖顺的答应了。

在从前,他是个优秀的少年天才,有着充沛的行动力和好奇心,但是病了以后,他的世界成为了一个无人可以涉足的禁区。在那个世界里,门是封死的,窗是关进了的,情绪成为了一张网,封锁了每一个细密的出口,让他无法找到出路,也无法把人拉进来,指引出路。

“无用的历史研究曾让我底气十足。我对我的学问有信心。即便是做研究,也并非能让我拥有尽善的生活感觉,因为有太多虚假的研究,还因为本质上少有人能对研究爱的纯粹。那样活着,也是很庸碌的。”

在看透未来之后,林嘉文又看透了自己。

他用研究历史来当做偶尔逃避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现实的蜗居

,过去的爱好拯救了他,却无法一直拯救他,当他发现他对自己的爱好也无法拥抱时,一个危险的念头犹如蛇尾缠上了他的人生,发出嘶嘶的鸣声。

人生的不顺意,往往是难以避免的。有时候并没有一只手突破黑暗伸过来,一把抓起陷入深渊的灵魂,而真正能抓住自己、拯救自己的,往往也只有自己。

林嘉文听父母的话,一次又一次去看了心理医生。然而他无法倾吐全部的心声,他有所保留,心怀疑虑,这未必不是抑郁的一种病症,他带走了心理医生开给他的药,服药的体验却是那么难熬。

“说明书上写药的副作用是增重,结果我吃了后的副作用是每天全身又疼又困。”

他的一条朋友圈如此描述服药治疗之后的状态,随着清晰地思考能力也变得模糊,林嘉文的心理可想而知,身边一些人也察觉到了他的情况,试图鼓励他,试图阻拦他,但这些鼓励和劝告同样也是无济于事。

2016年1月26日,他发了一条微信:

“越发不明白自己这么拼是为什么,如果说是为自己,那只能说是为拼而拼。”

对于自己前路的怀疑,甚至对于一路而来的努力、严谨的怀疑,成了一根绞紧脖子的绳索,让他慢慢闭上了眼睛。

2月19日,一个悲痛的消息传来,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江绪林老师悬梁自尽

。消息传出,我们都为之扼腕、惊叹,而林嘉文却从中看到了另一番颜色:他在我们对江绪林之死的种种言论之中,宛如洪水一般汹涌的孤独。

在距离高考还有百日时,在自己绯色的青春还没有张开翅膀时,林嘉文留下了一封遗书,感谢了许多对他曾有过指点、照顾的人,叮嘱了无法放下却又放下的父母,诉说了长久以来的种种清醒的失望,一跃而下,如黑夜里的鸟,堕入黑暗之中。

林嘉文的死让人无比扼腕,

他是如此聪明冷静,却又将自己的世界包裹成了茧,走入了无法解开的迷宫。

在人生之中,总有许多让人觉得没有出路的时刻,人人如此,无处可逃,唯有一而再,再而三,与黑暗之中燃起心中的希望之火,才能穿过这漫长的黑暗。愿所有在黑暗里赶路的人,都能照见一抹心火,走出长夜。

我想找一个心理医生聊聊 西安高三学霸林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