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监利往事:明清治下水患、瘟疫、战争的残忍

监利往事连载中,带你走近监利五千年的烟火纷扰:
第1期: 监利往事:楚文化浸润八百年
第2期:监利往事:从汉至隋的跌宕起伏
第3期:监利往事:从唐至元的分分合合
第4期:监利往事:明清治下水患、瘟疫、战争的残忍
第5期:监利往事:从1912到1927—军阀、洪水及黑暗中的微光

文章目录

远明

洪武元年(1368)

明初,朱元璋占领监利,镇压民众反抗,施行“移民宽乡”政策,江西等地大批流民涌入监利,围湖垦荒,繁衍生息。

洪武九年(1376)

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降河阳府为州,省玉沙县入河阳州,玉沙县名至此终止。监利县属荆州府。

正统七年(1442)

知县郑崇主修、赋闲在家的监利人翰林院编修裴纶主纂第一部《监利县志》成书。已失传。

正统八年(1443)

全县总户数5975户,人口28185人。

弘治至正德年间(1499-1512)

监利江堤溃堵相循,洪水涌入河南,唐公、苣马、南湖诸垸尽没,成为湖泊,形成上洪湖、下洪湖。

正德十一年(1515)

奉巡抚都御史秦金之命,监利县丞杜渐始筑土城于县治容城。周长1260丈,设五门。

正德十二年(1516)

巡抚陆中丞主事修筑县城南长江黄师堤,民称“陆公堤”。

嘉靖四十四年(1565)

六月,知县殷廷举主事增筑长江堤防黄师堤,西自城南,东至王家堡。

万历元年(1573)

六月,经朝廷批准,知县李纯朴主事,开始以砖石构筑县城,次年竣工。城周长6000米,高3米,宽4米,设东、南、西、北、保和5门,挖护城池,深二丈。

同年登记人口,全县有33918人。

万历二年(1574)

由李纯朴主修、邑举人李桃主纂第二部《监利县志》告竣。已轶。

万历三年(1575)

县建大观书院,清光绪五年(1879)更名容城书院。废科举后,改为官立第二高等小学堂。

崇祯十二年(1639)

六月,复州知州章旷督工堵筑东荆河监利境内谭家、谢家、杨家三湾堤,加筑北口横堤,植柳护岸。次年附近40余垸农田受益。

崇祯十五年(1642)

闯王李自成率军克荆州,所部继而攻占监利县城,占领监南境域,并于次年正月建立县衙。明知县朱慈骧移治龚场易家集。

顺治二年(1645)

清兵南下夺取监利。

顺治六年(1649)

修复监利旧城,重建城楼。楼上皆有题额,东门“光华复旦”,南门“江汉澄清”,西门“鸿雁翔集”,北门“锁钥深严”,东北门“神听和平”。

顺治七年(1650)

知县蔺完煌将县治从龚场易家集迁回县城。

顺治九年(1652)

知县蔺完煌主修、邑人潘世标主纂的第三部《监利县志》成书。今存北京图书馆。

康熙三年(1664)

湖广布政使司分为湖北、湖南两个布政司,监利县属湖北布政司荆州府。

康熙二十一年(1682)

知县程藻(安徽歙县人)主修、邑人曾三寿、程之洛主纂第四部《监利县志》。

康熙四十一年(1702)

知县郭徽祚主持,邑人易言翼修纂第五部《监利县志》。今存北京故宫图书馆。

嘉庆七年(1802)

知县饶文猗率民夫,始修程公堤9里,义修护城堤22里。

嘉庆二十五年(1826)

改布政司为省,监利属湖北省荆州府。

道光二十九年(1849)

七月,大雨,内荆河堤溃48处,毛家口富商黄金万为首捐款,修复太马长堤(今内荆河堤),西自火把堤五公剅,东至子贝渊,全长近百里,73垸受益。

道光三十年(1850)

县境螺山始建单孔石洞,以宣泄垸内渍水入江。

咸丰元年(1851)

八月,太平军占岳州(今湖南岳阳市),在县境白螺矶、荆河这一带与荆宜道施文所率清兵600人激战,清兵大败。

咸丰二年(1852)

太平军拥舟东下,占领县境杨林山、螺山。

咸丰三年(1853)

尺八口农民史节廉组织“红头会”,聚众300余人。次年春,揭竿反清,克尺八口。后受编太平军。

咸丰四年(1854)

正月,监利农民秦光明、柳朝龙在朱家河、汴河剅一带聚众2000余人,组织“红教会”,策应太平军,建立太平军左军,秦为统领,柳副之,辖4个分部,分水陆两师。旋与河阳张太元会合,占领柳关、剅口等地。

二月,知县汪世玉张榜招募团练,以御太平军,无人应募。竟亲自出面募得市井无赖百余人。

三月,秦光明、柳朝龙、张太元等军攻克监利县城,焚县署,释囚徒,开仓济贫,与河阳、华容各地义军连成一片。

四月,汪世玉逃至荆州府城求救。荆州城守营守备福兴率兵赴监利,行至汪家桥,秦光明夜袭清营,大败清兵,进而攻占程家集、柳口及江陵龙湾。

四月二十八日,荆州将军官文命守备宗维清率领把总孙宗、但飞雄、吴鹏程部和川军杨际春部反扑。义军不支,退至刘家铺与追兵激战,损失惨重,退出监利县城。

咸丰五年(1855)

正月二十七日,秦光明、张太元、柳朝龙再克螺山。白螺洲至螺山一带,泊舟七八千,刍粮如山,为太平军后勤基地。

二月初五,杨载福率湘军水师炮船反扑螺山,义军百条战船迎战,湘军惧而退。

二月初七,杨用千两银子收买县团练,使其从白螺攻击螺山,冲击义军大营。湘军水师则用炮火轰击义军战船。义军腹背受敌,损失惨重。张太元左额中箭而亡,柳朝龙率余部突围至江陵,战败被俘,后遭杀害。

六月,曾国藩率湘军水师扑岳州。七月攻白螺、螺山,烧毁义军艘艇数百只,义军惨败。

同治八年(1869)

山西省布政使胡大任回籍省亲,为首集资,铺设朱家河石板街道,宽3米,长约5里。

同治十一年(1872)

知县林瑞枝主修,邑人王柏心纂成第六部《监利县志》。

光绪八年(1882)

八月,荆州、汉阳两府合建子贝渊朝天石闸,闸门宽15米,高24米,后因年久失修废于民国初年。

是年,比利时天主教传入县境,主教2人,后在县境设2个主教堂、6个分堂。

光绪九年(1863)

毛家口傅家境一带流行“痘麻”,死亡27人。

光绪十年(1884)

城郊杨家湾发现“大肚”(血吸虫病)病人。为县境最早发现血吸虫病。

光绪二十年(1894)

废里建乡。全县划分为上、中、下、北4乡,1镇(渔洋镇,今属潜江市),17村。

朱家河丁子香出面集资,于落蓬山兴建一座7层高塔,为县境第一塔(后毁于战祸)。

光绪二十二年(1908)

废置乡、村,重建总里制,以便编造粮册。

光绪二十七年(1901)

县城始设邮政代办所。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县城第一家私营照相业容真照相馆开业。

光绪二十九年(1903)

设官立第一小学堂,校址在容城镇小东门。

十二月,英美烟草公司新堤段下设朱河分段(刘万兴),洋烟开始进人监利,年销量50箱。

光绪三十二年(1906)

瑞典基督教传入县境,牧师顾能仁(译音)在县城上清观旁修建福音堂,内设瑞华诊所和孤儿院,后办华瑞小学。其时,县属湖北七大教区之一。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岳阳县奉清乡(今三洲镇)农民易柏生、杨水生、季冬生等为首在反嘴(今上沙村)成立反清组织农民刀子会,秘密开展反清活动。

光绪三十四年(1908)

第七部《监利县志》修成。

光绪三十五年(1909)

尺八口河湾柳林渊长江河道自然裁直,河床南迁,航行改道,熊家洲至尺八口、红庙、薛家潭、孙良洲河段变成废江,故称老江河。

宣统二年(1910)

是年,全县共有高等小学堂2所,初等小学堂20余所,高等识字私塾20所。

是年,县废巡检司、典吏署,设巡警司,由知县刘延坦兼任警务长,并在朱家河设巡警教练所,全县有巡警272名。

宣统三年(1911)

九月,孙星垣任监利知县。

十月十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湖北军政府随而传令废除清政权,实行共和政体。

十一月十日,监利县民群起,配合湖北军政府副都督刘英义军,夺取监利县城,废监利知县公署,成立县知事公署,孙星垣反正,被留任知事,治城南知县衙门。

十二月十六日,民军司令唐牺支指挥部队,攻占荆州城,改荆州道署为荆州府,辖监利等县。十二月,荆州安抚史蔡汉卿巡视监利,命湖北官钱局刘永盛代理店停业,存银解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