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李通判(李通判告诉我们什么)

李通判

山西汾州有一个老学究姓文,大家都叫他文先生。

文先生年逾五旬,是本地的教书先生。他德高望重,颇有才学,仅仅从他的手里教出的学生,就有十几个考上了进士。这在山西这个文风并不兴旺的地方,已经是名师了。

如果年老了,他已经不负责具体的授课,学子们有难题过来寻他,他还是耐心地给予解答。

这一天他正躺在床上午休,突然梦到两个青衣的汉子手持拜贴来到了家门口中:“我家主人听说先生是左近有名的先生,想请您到府上教书。您跟我走吧!”

二人很是无礼,说着说着就直接动手要将文先生扶起来。

文先生很生气,但没有这两个年轻人的力气大。一个推,一个扶,愣是将他从屋子里给弄了出来,塞进了一辆没有任何饰纹的马车里。

文先生想给老妻打个招呼,也没有机会。眼睁睁地看着马车启动,自己的宅子在视野里慢慢消失。

这一走不知道走了多远,待马车停稳,两个小厮将他从车上扶下来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面前出现了一座大宅子。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十分威武。

这个时候,两个身着锦衣的少年郎走到了他的面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弟子礼:“弟子文博、文贤见过先生。”

文先生哼了一声,不理他们。

但奈不住两个少年的殷切服侍,文先生发现他们二人颇有才学,是良材美质,这才决定留下来,教导他们读书。

这两个弟子不读四书五经,摘章问句,只想学习史学知识。

看对方这么嚣张,气得文先生大骂:“尔等只学史,不读诗书,将来如何登堂入室,科榜题名?”

一看他生气,请他来的一个使者连忙拉住他,说道:“先生不要急,我家老爷说了,我们不求在科场上搏个功名,只求明理即可。”

听家长都这个意思,文先生只能按他们的意思来。

只是奇怪的是,他们所在的地方,从文先生来,一直都是阴沉沉的天气,四周昏暗一片。连个大太阳都没有见过,这让文先生很纳闷。

更纳闷的是,每天他在给两个学生教书的时候,总隐隐约约地听到远处传来惨叫声,这惨叫声不是一个人发出来的,而是一群人,惨叫声不绝于耳,但是只有他静下心的时候,才隐隐约约听到。

他觉得情况不对,就准备打探。

这一天,负责招待他的那个使者不知因为何时没有现身,他给两个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让他们写一篇关于六国灭亡的体会。

看着两个年轻人埋头苦思,他悄悄地出了门。

从花园走了出来,外面是一座很大的城,城里也是一样的昏沉沉的,路上有许多行人,但这些人走起路来无精打采。

文先生看到前面有一个书生打扮的人,就想上前问他这是什么地方。

哪料到他一拍对方的肩膀,对方扭过头来,吓得他差点跳起来。

那人肤色惨白,两眼翻白,呆滞地看着文先生,眼角流出了细细的血丝。

这一下文先生两眼一黑,差点昏倒在地上。

就在此时,有一双有力的大手将他扶了起来,他定了定神,发现眼前站立的,正是当初接他来的一个使者,此时这个使者同样面色惨白,一条长长的舌头,搭拉在嘴唇外面,一直拖到了胸前。

他指着对方,“你你你。。。。”

却说不出话来。

那使者一看文先生看到了自己的真容,连忙将嘴一吸,长长的舌头顿时消失不见,那面色也变得正常起来。

使者拉着他:“文先生,您我到屋子里说话。”

文先生被他拉着回到了花园子,使者给他倒了一杯水,看着他大口大口地饮下,神情稳定下来,这才说道:

“文先生,想必你已经看到我的真身。在下有一外贱名叫谢必安。”

“谢先生,谢必安,您是?”文先生当时就愣住了,这谢必安不是白无常的名字吗?

他脸色的变化那使者看在眼里,“在下正是文先生所料想的那个人。”

得到肯定的回答,文先生问道:“那这是?”

谢必安笑了笑,告诉了他一个残酷的事实,原来在那天晚上的梦里,文先生已经寿终正寝,黑白无常奉命捉拿他回地府。

只是临出行前,判官将谢必安拉到了一边,说道:“谢先生,这次到上面去请这位文先生,请先生一定不要告诉他真相,就说有人请他当先生。”

谢必先以为只是一个托言,就按判官所说,哪料到来到地府,竟然真的让文先生教书,而他的两个弟子,竟然是阎罗王的两个儿子。

听谢必安讲了事情的经过,文先生这才明白,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来到了地府里,怪不得这里的风景习俗不似人间。

就在两个人聊天的时候,另外一个使者,也就是黑无常找了过来:“谢二哥,大王有请文先生。”

没多久,他们三人来到了一座宫殿里,一个头戴冠冤,身穿衮服的老者等在这里。一看到文先生,就接着他的手,请他入席。

聊到自己目前的状态,文先生说道:“多谢大王的款待,我来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啥时候,我可以重新投入轮回还阳。”

听他这么说,阎王哈哈一笑:“文先生不要着急,先好好教育一下我那两个儿子再说。”

文先生闷闷不乐,不知道待在这地府中多久。

这一天,阎王开宴招待客人,让文先生作陪客。

文先生有点不乐意:“我一介凡俗之人,怎么能与尔等仙官并列。”

但不管怎么说,阎王还是邀请他参加。这次宴请的是两个大和尚,方面圆耳,笑容可鞠。只是他们与主人所讲的话题,文先生没一个听得懂的,只能坐在那里饮闷酒。

就在他晕晕乎乎地时候,阎王叫住了他:“先生还不赶紧跟上?”

他定睛一打量,原来宴会已经结束,不知何时,房檐上悬着一架梯子,两个和尚顺梯而上,消失在雾霭里。

“先生赶紧跟上,我们有缘再会。”

文先生不明所以,跟着爬上了梯子,这梯子不知道有多高,他爬了一个时辰,还没有到头,突然被什么东西给撞了一下,竟然落了下来。

惨了,我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觉得眼前一亮,这种亮光是久违的人间的阳光。

他睁开眼,惊呆了,原来自己已经投胎到人间,如今是一个刚刚从娘腹中出来的婴儿。他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出了哇哇的哭声。

接着被人抱了起来,一个婆子向另外一个人道喜:“李大人,恭喜您喜得麟儿。”

慢慢的,文先生才知道自己有一个小名叫宝儿,父亲姓李,是崇祯朝的一个官员。

李宝儿一出生就表现出过人的本领,他尚在襁褓中就可以开口说话。只是他在地府中也知道规范,前世之事不能对别人说。

他仗着前生的学识,四岁就能提笔写诗文,写出的文章连他的父亲都啧啧称奇。

最终他十八上就考上了进士,到了顺治初年,已经成为扬州通判。

后来满清一直打到了扬州,最后在其他官员的挟裹之下,开城投降,领兵的将军是裕王,一看到他就拉着他的手,说道:“当年的事情还记得吗?”

说罢一笑而去,李通判一看那裕王的面貌,竟是当年在地府里所遇的和尚之一,不知道另外一个和尚如今在什么位置。

虽然有这样的机缘,他却不屑为之,满清入关,中原屠戮,他不要这样的朝廷卖命,大势又不可违,就辞官还乡,做了一个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