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家和玄学区别? 神学和玄学的区别?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哲学与玄学有什么区别?的问题,以及和玄学和国学有什么区别?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道家和玄学区别?

①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道"随顺万物,尊重世间万物的种种差异,并辅助各种差异的充分展开。

所以"道"没有统一的形态,趋近"道"也没有统一的方式。

②玄学是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学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儒家哲学思潮。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

鉴于自汉至晋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社会价值观念基本上都无变化的情况下,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不可能凭空冒出一个与儒学对立并引导当时观念形态的玄学。

事实上,被后世认为的"玄学家",彼时都自认为在致力于经学,并做出很多成绩,"玄学"之名是在魏晋之后出现的。

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一直有谈论形而上学的传统,并以伦理纲常为自然之道。后来佛学也属两晋谈玄的内容,因此把玄学简单地称作"新道家",是一种误会。

神学和玄学的区别?

区别一、基本释义不同

神学:所有对神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学说。

玄学:①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主的一种哲学思想。②我国古时研习道家学说的学校。③指佛学。④形而上学的另一译名。

区别二、引证解释不同

神学:胡适 《费经虞与费密--清学的两个先驱者》:“四五十年前 赫胥黎 一班人提倡存疑主义的态度,要使人离开神学与玄学的圈套,来作科学的功夫。”

玄学:宋 契嵩 《坛经赞》:“论者谓之玄学,不亦详乎!天下谓之宗门,不亦宜乎!”

玄学的本质是什么?

玄学的本质是探索人类无法通过科学或理性思维完全理解的领域。它关注那些超出传统科学范畴的现象、经验、直觉和意义,并尝试寻找它们的本质和联系。

玄学涉及到对于人类存在、宇宙本质、灵性、心灵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它包括了哲学、宗教、神秘主义、超自然现象、心灵与身体的关系等诸多领域。玄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是直觉、灵性体验、寻求个人内化的洞察力,以及对宇宙和人类的深层次解读。

哲学与玄学有什么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哲学就是认识世界和社会知识的学说。而玄学就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2、思想方法不同。哲学是通过抽象思维开宗明义地思考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最大公约数的真善美。而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崇尚老子,庄子思潮一种“玄”的思维方式。

玄学和国学有什么区别?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玄学,也是‘形而上学’的另一种称呼。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玄学有两个不同的指称对象:(1)魏晋时代,何晏、王弼等运用道家的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潮。(2)见〖形而上学〗。

魏晋玄学分为哪三个派别,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第一派是夏侯玄、何晏、王弼为正始名士;

  第二派是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竹林名士;

  第三派是裴頠、王衍、庾敳、王承、阮修、卫玠、谢鲲为中朝(即西晋,往往特指元康年间)名士。

  正始玄学(约240~249年)以王弼、何晏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一阶段,由汉末才性问题的讨论演进到玄学本体论的范围。尤以王弼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最大。正始名士形成于魏明帝太和时期,被称之为“四聪八达”,主要人物有何晏、夏侯玄、诸葛诞、荀粲、裴徽等,曹芳登基第二年,改年号为正始(公元240-249年),“四聪八达”分子纷纷掌权,史称“正始名士”,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思想。之后又有王弼、钟会等少年思想家总结并升华了早期正式名士的思想成果,奠定了早期玄学的理论基础。

  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用道家思想解释《周易》。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是魏晋玄学家最喜谈论的著作。

  《周易》、《老子》,著《论语释疑》,皆以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企图齐一儒道,调和自然与名教的矛盾。王、何等玄学家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哲学问题问难析理,反复辩论,称为“清谈”,这是玄学发展的独特方式。

  竹林玄学(约255~262年)以嵇康、阮籍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在哲学上嵇、阮与向秀利用了王弼体系的内在矛盾分别发展了王弼“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的思想,使正始时期的玄学向两个方面发展。嵇康、阮籍作为竹林名士,主要活动时期应在司马氏当政时期,嵇、阮崇尚自然,认为“自然”乃是宇宙本来的状态,是一个有规律的和谐的统一整体,其中没有任何矛盾冲突。而人类社会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本应是一个无利害冲突的和谐整体。他们认为名教破坏了这种和谐状态,因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对司马氏集团以名教掩饰政治上的腐败极为不满,否认自然与名教一致。向秀与嵇、阮相反,认为自然与名教不相矛盾,用“称情”、“得性”解释“自然”,提出“有生则有情,称情则自然”的主张,认为人的欲望与自然“不得相外”。在有无关系上承认有一个“不生不死”的生物之本作为万有生生化化的根据,但引进了“自生”、“自化”的概念,成为玄学发展中从王弼的贵无向裴頠、郭象的崇有过渡的中间环节。

  太康十年(公元290年),晋惠帝即位。元康元年,太后贾南风掌权,而后出现了9年的和平年代,即元康时代。元康年间,随着西晋开国元勋自然生命的结束,西晋前期的礼法派已不复存在,礼法派的子弟开始了玄学化过程,与玄学家族的后代融为一体,于西晋元康时期走上了历史舞台,史称“元康名士”。元康名士分为两代,一为中年稳健派,以王衍、乐广、裴楷为代表;一为“元康放达派”,以王澄、阮瞻、庾顗、谢鲲等“八达”为代表。

  西晋玄学(约263~316年)以裴頠、郭象为代表,构成玄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玄学仍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嵇、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由贵无派发展到极端,使当时一些名士如阮瞻、王澄、谢鲲等人,继承嵇、阮思想中颓废的一面,嗜酒极欲,追求表面形迹上的放达。这种放浪形骸的拙劣模仿完全窒息了玄学贵无派在思想上的创造力,使它走向没落。

  中国哲学发展到魏晋时期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魏晋玄学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哲学,它比较注重抽象理论的探讨,而抽想理论则需要通过一系列哲学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因此魏晋玄学使中国哲学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关系的探讨大大发展起来,尽管许多概念在以前的思想中也使用过,但魏晋玄学家却给了他们以新的意义。此外在命题、理论及其方法上魏晋玄学也有了极大发展。

好了,关于魏晋玄学分为哪三个派别,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和魏晋玄学分为哪三个派别,代表人物分别是谁?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