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万寿宫道教创始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万寿宫道教创始人,以及万寿宫道教创始人是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道教是谁创立的?我国第一部史书是什么?道教是我国东汉晚期形成的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相传为张天师张道陵所创。奉先秦老聃为道教教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万寿宫道教创始人,以及万寿宫道教创始人是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道教是谁创立的?我国第一部史书是什么?道教是我国东汉晚期形成的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相传为张天师张道陵所创。奉先秦老聃为道教教主和最高天神。

道教讲求长生、飞仙,重视神仙、鬼神,从玉皇大帝到阎罗天子,虚构出一整套鬼神。

道教源于先秦以来的方士、术士、而且派别很多。

元朝以后,道教演变成两大宗派,即全真道和正一道。

前者主张炼丹飞仙、遵守戒律,不许结婚、不食荤腥。

后者主张“祛魔”、“祈福”,以天师道为代表,可以结婚,又叫火居道士,俗称方士。

道观中的主持者也叫住熟悉经书的道士,应称“高功”。

道士又称“黄冠”、“羽客”。

道教主要供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王母持,即“久住护持”的意思。

见到道士,一般应尊称“道长”。

对比较娘娘、东华帝君、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等。

道教认为,上天有玉清、上清、太清三大仙境,是道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又称“三清”,故道观中设有三清殿。

殿内供三清天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

道观中还有三官殿,内供天官、地官、水官,传为尧、舜、禹。

据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此外,道家还供奉张天师、吕洞宾、王重阳、张紫阳、汉钟离、丘处机、张三丰等人,山神、土地、城隍、财神、灵官、灶王、真武帝君等神。

此外,道家还把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也拉入自己的系统,并把其中的汉钟离、吕洞宾等作为自己的始祖。

我国的道教圣地很多,西岳华山、北岳恒山、江西龙虎山、山东崂山、湖北武当山、江苏三茅山及北京的白云观等,都是有名的道教集中地。

其中北京的白云观,是道教的最高机构,统领着全国的道教。

江西的龙虎山,是天师道的中心机构所在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统领着南方的“正一道”。

道教把他们借以栖身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叫作“洞天福地”,号称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道家”概念最初所指是汉初的黄老; 2 “道教”概念最初所指乃是儒家或儒教;魏晋时代,人们用“道家”指称我们今天所说的道教,同时用仍用“道教”指称儒家或儒教; 3 道家和黄老一直是异名同实的概念; 4 从汉朝末年开始,人们用黄老指称今天所说的道教; 5 葛洪到寇谦之,道家、黄老和道教逐渐成为同实异名的概念; 6 唐代及其以后,道家、黄老和道教仍然是同实异名的概念; 7 严格区别道家和道教乃是今天学术界对古代情况的误解,尤其是对道教的误解; 8 汉初黄老并称,是由于黄帝是当时的上帝之首。

汉末张角、张鲁等为首之道,乃是汉初黄老道的继承。

今天所说之道教,就是汉初黄老道的延续。

9 道家、黄老就是道教,道教不只是求长生的方术之教,而是有一套高深哲学理论、高尚政治理想的、以善道教化天下为己任的、和儒佛并列的真正的人为宗教。

司马谈指出道家“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司马迁则更多地把这个学派称之为“黄老”。

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说申不害:“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这篇列传中也讲了庄子,但没说庄子之学归本黄老。

司马迁看到了庄子所著十余万言,“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也看到了庄子不属于汉初的黄老,不属于“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道家。

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指出,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等,“皆学黄老道德之术”。

司马迁把这些学黄老道德之术的学者和孟子、荀卿同传,当是因为他们有某些共同的思想倾向,这些思想倾向是老子所无而道家所有的。

这些战国时代的学者,在司马迁看来有共同的思想倾向,把他们都归于“黄老”这一学派名下,这又是司马迁用了自己的分类标准和自己当时的概念来追述前代之事。

我们可以说,在战国时代已有黄老或道家之实,但不能说战国时代就有了黄老之名。

那时有黄有老,却无黄老;就像那时有老有黄,却无道家一样。

而所谓有黄老之实,也只能说是在某些学者中有黄老的某些内容,却未必形成一个如儒如墨较为成形、倾向也较为一致的学派。

他们各有汉初黄老的思想成分,但被他们更加突出的思想成分掩盖着。

从现存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韩非、申不害思想更加突出的是法家倾向,至于慎到、接子等人,我们能够找到的思想材料极其稀少。

司马迁把上述诸人分归于老子、孟子列传,可使我们大体测知他们的思想倾向。

到汉初,有胶西的盖公,“善治黄老言”,被曹参礼拜为师,“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其治要用黄老术”(《史记·曹相国世家》)。

而盖公的老师,可上溯到战国末年乐氏家族的“善修黄帝、老子之言”(《史记·乐毅列传》)的乐臣公。

后来,曹参入朝作了相国,黄老术也正式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