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小姐和丫鬟算命,神算说(算命的说我是丫鬟命)

小姐和丫鬟算命,神算说

所谓“一门金二门皮三门彩”,这里的‘一门金’指的就是相面算卦,算卦人走南闯北全靠一张嘴,可谓字字生金。

在徽州府休宁县就有这么一位算命先生,靠着‘一根竹签知生死,三枚铜钱问前程’的绝活,被当地人称作“张半仙”,他一生算卦无数,其中有这么一卦被人津津乐道,事情还要从一位叫作高翠兰的丫鬟说起。

高翠兰出生在休宁县城外的高小庄,她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高翠兰在家排行老三,父母接连生了四胎,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由于家境贫困,无法养活那么多孩子,就决定卖掉一个女儿,这样家里就能好过了。

父母商量说:“明天做个白面馒头,谁吃了就卖掉谁!”尽管他们说得很小声,但还是被大姐和二姐偷听到了。老三高翠兰问姐姐们,父母在说什么,但大姐和二姐只是摇了摇头,告诉她赶紧睡觉。

其实,高翠兰也听到了父母的话,她也渴望和父母在一起,但家庭条件不允许。她辗转反侧,半夜未眠,思考良久后做出了决定,然后流着泪入睡。

第二天,母亲果然做了一个白面馒头。大姐和二姐都低着头,而高翠兰则开心地拿起馒头跑到门外,背对着她们吃了起来,仿佛生怕被抢走一样。

父母看着高翠兰吃下馒头时,他们默默地对视了一眼,做出了决定。然而他们并不知道,高翠兰眼眶里的泪花正在打转,她强忍着没有落下。尽管这是平时吃不到的白面馒头,但此时却像嚼蜡一般难以下咽。

当天,父亲带着高翠兰来到徽州城宋员外的门前。与管家经过一番沟通后,从管家手中接过十两银子,然后与年仅六岁的高翠兰分别,从此高翠兰卖给了宋家,成了府里的丫鬟。

幸运的是,宋员外的夫人张氏见高翠兰长得俊俏又机灵,和女儿宋玉珠又是同岁,就安排成了宋玉珠的贴身丫鬟,宋员外夫妇就这一个独生女,因此高翠兰在下人当中过得还不错。

宋员外夫妇对女儿非常宠爱,恨不得能把天上星星摘下来给女儿,因此宋玉珠养成了些小姐脾气,宋玉珠不喜欢读书,可是父亲却给她请了先生,自从高翠兰来了后,就让高翠兰学习读书帮她写字。

高翠兰对读书写字倒是很感兴趣,先生布置下来的作业文章,都是高翠兰帮忙代写,写好了文章后交给先生,先生连连叫好。宋员外听先生说女儿文章写得好,也非常高兴,设宴感谢先生,也因此更加宠爱女儿。

宋玉珠自从有了高翠兰的帮助,父母更加宠爱她,在家里过得十分滋润,所以对高翠兰这个丫鬟也越来越器重,嫣然成了好姐妹,无论去哪里都要带上高翠兰。

转眼六年过去,宋玉珠和高翠兰如今刚好十二岁,二人出落得都很美,但是又有所不同,宋玉珠精致的五官、带着高贵的气质,而高翠兰婉约动人、带着一股诗书之气。

这天,宋玉珠和高翠兰在后花园欣赏花时,丫鬟小红突然慌张地跑过来,告知:“小姐,城西的王霸天死了,如今整座城市都在传颂这个消息!”

宋玉珠说:“王霸天,是那个专门收保护费的地痞无赖吗?一个流痞死了如何传的满城风雨?”

“嘿嘿,这事还要从三天前说起!” 小红卖着关子,得意洋洋地说道。

原来,三天前城里来了个算命先生,手持拂尘,八卦幡上写着‘张半仙’,在大街上开摊算命。

王霸天知道后,带着小弟来收保护费,张半仙正专心给客人解卦,看都不看他一眼。怎料惹恼了他,觉得张半仙轻视自己,损了他的颜面,抬脚就踢翻了张半仙的摊子。

张半仙有些生气,定睛瞧了一眼王霸天,眼神犀利如鹰,看得让人发毛,片刻后他就捻须微笑,对着他说:“小子,若想活过三天,快磕个响头,不然就等着躺棺材板吧!”

王霸天从不信神神鬼鬼这一套,抓起客人付的卦金,对着张半仙啐了一口,扭头走了。

张半仙不急也不恼,冲着王霸天的背影嘲讽道:“小子,三天后自然见分晓,老夫在这等着瞧!”

王霸天回头扬起拳头说:“老神棍,三天后我要是还活着,见你一次打一次,让你知道王爷爷我的厉害!”

三天后,王霸天带着小弟来到张半仙摊位前,二话不说,对着张半仙就是一顿毒打,随后扬长而去,临走时抓起卦金说道:“老神棍,明日记得来找打,哈哈哈!”

当晚,王霸天拿着卦金,带着小弟去喝酒,酒足饭饱后,勾肩搭背地往家里走时,路过一桥头,王霸天脚底一滑,一头栽进了护城河中,等众人七手八脚地把他捞上来时,已经没了气,当时恰巧子夜时分。

现如今,张半仙的名气大噪,城里都传开了,大家都说张半仙是神算!

宋玉珠听后,觉得不可思议,带着高翠兰和小红坐上一辆豪华马车,就去找张半仙,看看他到底有没有那么神乎,不一会儿,就来到卦摊前。

还未等宋玉珠说话,张半仙便说道:“小姐可是来让我算算你想算什么?”

宋玉珠听后,惊奇连连,自己尚未开口,张半仙就已经知道她想干嘛,于是,宋玉珠恭敬的说道:“冒犯了先生,还请见谅!”

张半仙摆摆手说:“无妨,小姐可还有想算的么?”

“那就请先生帮忙算算我和丫鬟翠兰的命运吧。” 宋玉珠说。

张半仙让二人分别持三枚铜钱抛下,随后又看了看二人手相,说道:“小姐命中富贵,出嫁前衣食无忧,出嫁后却要经历一波三折,方能成果啊!”

“丫鬟翠兰虽然出于贫困之家,却是福大命贵之相,以后定能大富大贵!”

宋玉珠闻言后,就想问下细节,张半仙却说天机不可泄露,随后闭口不谈。无奈,只好留下卦金,告辞离去。

过了几日,宋员外外出经商返回后,叫来女儿告知说:“玉珠,为父给你订了一门亲事,是休宁县城外五十里赵家庄人氏,名叫赵凯。” 宋玉珠闻言一愣,看女儿的表情,宋员外随后说出了原因。

原来,这次宋员外外出经商,傍晚时分不幸遇到了一伙行凶抢劫的歹徒。紧急关头,一位樵夫恰好经过此地,及时伸出援手。

樵夫常年在山中砍柴、经常与野兽搏斗,学了一身好本事,只见他抽出柴刀,几个回合下来就把歹人给撂倒在地。

宋员外非常感激,他拿出重金来表达他的谢意。但挑夫却笑了笑,并表示这只是举手之劳,不值一提。

一番简单的交谈后,宋员外得知挑夫的名字叫做赵广,他的家就在附近不远处。赵广非常客气地邀请宋员外去他家住宿一晚。

宋员外听了非常高兴,天色已晚,他正愁没有地方住,于是再次表达了他的谢意。

赵广家穷,住着茅草屋,家中有一位妻子吴氏和一个儿子赵凯,一家人都很热情,吴氏做了几个可口的农家菜,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是宋员外吃的津津有味。

宋员外有个爱好,饭后喜欢散散步,见宋员外一人出门不放心,就让儿子赵凯陪同。

赵凯今年十四岁,一身儒生打扮,因为小时候得过天花,大难不死捡回一条命,不过却留下了一脸麻子,说是丑陋也不为过,不过宋员外并不以貌取人,他和赵凯一起有说有笑,边走边聊。

经过交谈,宋员外得知赵凯虽年轻,却已是秀才,举止得体,言谈有章,见识不凡,他认为赵凯不是寻常之人,于是萌生了想法。

回来后,就和赵广说:“不知令郎有没有许下婚事?”

赵广暗自叹息说:“犬子一心读书,加上我家并不富裕,所以婚事还没着落。”

宋员外听后,笑着说:“我有一女名,长相还算出众,若是赵老哥不嫌弃,就许配给赵凯如何?”

闻言,赵广面色一红,说道:“宋员外,赵某不过是一个山野村夫,犬子怎么配得上员外的千金?”

宋员外摆摆手说:“赵老哥言重了,令郎富有才学,见识深远,早晚不是池中物,我还怕高攀了呢,再说还是你救了我的命,赵老哥就不要推辞了。”

赵广见宋员外说得认真,只得点头答应了。宋员外留下一块玉佩,说等二人成年就举办婚事。

宋玉珠知道了前因后果后,也只好听从父亲的安排,心里想着“也不知未来夫君长什么样。”

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两年后,宋员外突然身患重病去世了,临终前,宋员外把女儿宋玉珠叫到跟前,再一次和她说起了和赵家的婚约。

“玉珠,赵家虽然贫困,可救过爹爹一命,而且赵凯文采与见识颇为不凡,以后前途无量,等你成年后,一定要和人家完婚。” 宋员外说完,便撒手而去。

宋员外去世后,赵凯亲自登门为宋员外送行,宋玉珠偷偷看了一眼赵凯,见到赵凯满脸麻子,相貌丑陋,心里十分不喜。

等到宋员外出殡后,宋玉珠就在母亲张氏面前哭诉,说什么也不愿意嫁给赵凯,张氏对女儿说:“婚事是你父亲定下的,我们不能反婚,这件事休要再提。”

宋玉珠见母亲不为所动,就出了个主意说:“父亲只说把女儿许配给他,不如娘收翠兰为义女,到时候把翠兰风光嫁过去,若是娘还不答应,我现在就随爹爹而去。”

张氏刚失去丈夫,自然不能见到女儿也去了,而且女儿说的主意也可行,随后就收了高翠兰为义女。

又过了两年,高翠兰十六岁、赵凯也十八岁了,于是就风风光光的把高翠兰嫁给了赵凯。

洞房夜,赵凯挑开新娘的红盖头,见到了美如仙子的新娘高翠兰,而高翠兰看到满脸麻子的新郎赵凯,也没有嫌弃,而是认真地说:“相公,其实我是宋家的丫鬟高翠兰。”

随后把实情告知了赵凯,又说道:“相公,如今我已嫁给你,我自会做个好妻子,与你同甘共苦,相扶到老。”

赵凯见翠兰说的认真,随后说道:“娘子不嫌弃我样貌丑陋,还嫁给了我,我也定不会让娘子失望,以后也会真心实意照顾你一生。”

随后,熄灭了蜡烛,二人相拥在一起,初尝禁果,经过一番云雨后,做成了真夫妻。

婚后,二人十分恩爱,而且赵凯发现,高翠兰虽然是丫鬟出身,但是文采很好,经常陪着一起读书写文章,相互探讨,两人很有共同话题,高翠兰也深深爱上了文采斐然的赵凯。

第二年,十九岁的赵凯踏上了乡试之路,临走时赵凯和高翠兰紧紧相拥在一起,高翠兰取出亲自绣的鲤鱼香包,给赵凯佩戴好,一方面是寄托相思,另一方面是寓意着夫君能鱼跃龙门,乡试中举。

赵凯也没有辜负妻子的期望,乡试榜上有名,由于距离京城较远,赵凯来不及回家,写了一封信给妻子后,就动身前往京城,参加明年的春闱。

高翠兰收到赵凯的书信后,知道赵凯已经中举,如今正在前往京城的路上,暗自祝福夫君能够一举中第。

为了节省,赵凯一路步行来到京城,不久,就参加了春闱,放榜之时赵凯赫然排在第一,成了这一届的会元。

殿试时,皇帝亲自出题策问,赵凯思路清晰,策问文章写的很有针对性,并给出了合理的治略方针,深得皇帝欢喜,与监考大臣们商议,想点赵凯为状元。

不少大臣们见到过赵凯面容,觉得若是点为状元,有损朝廷颜面,不过皇帝还是力排众议得说:“颜面不是看脸,而是看国富民强,这么出众的人物,将来一定会给国家增光添彩。” 随后钦点赵凯为状元郎。

赵凯留在了京城为官,他把父母和妻子接到了京城一起居住,赵凯能力出众、为官后提了不少建设性意见,深得皇帝器重,经过五年时间后,被皇帝破格提拔为吏部左侍郎,正四品大员。

皇帝见赵凯为国事操劳,兢兢业业,特许他三个月的假期,锦衣还乡,赵凯谢恩后,带着家人踏上了归乡之路。

赵凯为官清正,回乡也没有炫耀,在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回到了休宁县。

高翠兰毕竟是张氏义女,夫妻二人就去宋府拜见,走在大街上时,撞见一名乞丐,乞丐慌里慌张的连忙道歉,高翠兰听着声音很是熟悉,随让乞丐抬起头来,这一看一时失神。

乞丐不是别人,正是宋家小姐宋玉珠,宋玉珠见到雍容华贵的高翠兰时,也明显一愣,随即又慌忙逃离。

赵凯和高翠兰连忙追去,一路追着来到了一座破庙,高翠兰握着宋玉珠的手,声泪俱下地问道:“姐姐,宋家发生了何事?你怎么会落得如此地步?”

在高翠兰的再三追问之下,宋玉珠哭诉着道出了实情。

原来,经过媒人的介绍,宋玉珠嫁给了城里的牛家公子牛豪,这牛家不但是富商,县老爷还是牛豪的姑父。

成婚之初,牛豪对宋玉珠也是体贴备至,获得了宋玉珠母女的一致认可,于是张氏就把家中产业全部交给了牛豪打理,没过多久宋家生意全部被牛豪掌控。

之后,牛豪露出本性,欺打宋玉珠,更是把一名女子带回家中,扶上正位,又把宋玉珠一纸休书给休了。

宋玉珠母女俩到县衙状告不成,母亲张氏更是被活活气死,如今宋玉珠露宿破庙,靠着乞讨为生。

赵凯听后大怒,随即写了书信给徽州府周知府,夫妻俩在宋玉珠的带领下祭拜了宋员外和张氏,又把宋玉珠接回家中。

周知府收到赵凯书信后,不敢马虎,迅速查清了实情,把牛豪和知县纷纷打入大牢,宋家府宅和商铺全部归还给了宋玉珠。

事后,高翠兰对宋玉珠说:“姐姐,你现在孤身一人,我也不放心,你和相公本就是老爷定下来的亲事,不如你俩完婚,随着相公一起去京城吧!”

在高翠兰的劝慰和撮合之下,赵凯和宋玉珠成婚,随后一起去了京城,翠兰和玉珠二人先后诞生子嗣,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幸福快乐。

后来赵凯官越做越大,高翠兰也被封为诰命夫人,真的是福大命贵之相,而宋玉珠分别经历了错失良配、骗婚被休和丧母之痛后,终于迎来了幸福,真的是一波三折。

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