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阖家”与“合家”有何区别

“阖家”与“合家”有何区别

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每逢佳节,都有彼此拜访、祝贺、说吉祥话的传统。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往往足不出户,就能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为身在远方、不能团聚的亲友送上充满思念的祝福。智能设备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确实解决了“提笔忘字”的难题。

便捷的输入法操作,只要拼写读音就会自动跳出关键字。

然而这却又为使用者带来了新的困扰。

同时呈现的两个同音词,究竟哪个才是正确的用法?在除夕新春之时,我究竟是该祝福对方“合家欢乐”还是“阖家欢乐”?这两个“亲戚”一样的词语又究竟存在着什么区别?01“合”与“阖”在了解“合家欢乐”和“阖家欢乐”的差异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合”与“阖”来做出一定区分。

通过翻阅资料,不难发现,“合”字早在象形文字时期就已经和今日的写法类似,都是从上而下“人—一—口”的构造。

而在历史变迁中,无论是甲骨文、金文、还是后来的楷书等字体,其字形都几乎没有什么过大的改变。

那“合”字又该做何讲呢?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中曾这样指出:“合,亼口也……三口相同是为合。

”换言之,最初的“合”字直译便是三口人的意思。

至于现代汉语词典中所说,作“开合”“集合”“容量单位”讲,则都是后来的引申义。

比如《周礼·秋官·司仪》中的“将合诸侯”就是将“合”的三人聚集演化为了诸侯聚集,当“集合”意。

而“阖”呢?同样是《说文解字》中的阐释:“阖,门扉也。

举个例子,《荀子·儒效》中提到的“外阖不闭”,便可译为不关外门。

同样,我们通过观察“阖”的文字演变特征也能够注意到这一点。

在早期的象形文字中,“阖”的字形类似于“上人下门”的结构,用透视的视角,便是一个人走出了大门。

而人既已离家,那自然要关闭门窗,保护好家中财物。

因此,“阖”就产生了“关闭”义。

随后到了金朝时期,金文中的“阖”字则不同于“合”的基本与之前相同,而是变作了“外门内人”的内外结构。

而内部除了在上方的人,下面还有一个类似于“锅”的器皿符号。

此时便是人在家中,锅也在家中,门却依旧是关闭的状态。

02“合家欢乐”与“阖家欢乐”在初步了解了“合”与“阖”的差异之后,我们不妨再重新将目光投回“合家欢乐”与“阖家欢乐”身上。

专家曾经也对这两个词语作出过解读。

从含义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作“诸人聚集”的“合”还是作“关闭大门”的“阖”,都能够联想到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关上门围坐桌边,其乐融融团聚一堂的景象。

换言之,从广义来看,二者并没什么差别。

它们的主要区分还是在于使用的场合不同。

在这一点上,“阖家欢乐”的“阖”是半包围结构,笔画众多,写法更复杂,一眼看去便生出古意悠然,也多用于书面使用,比如吟诗作对、书法挥毫,或是家书、贺卡等用途,一般寄信的对象身份更高、辈分更大,需要保持尊重和礼貌。

而“合家欢乐”的“合”则不过区区六笔,是比较简单的上中下结构。

多数时候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比如在双方闲聊、对话的场景中的使用,是一种相对不那么正式的用语。

而如果落笔书写,也一般是写给平辈、小辈、或者关系亲密、不拘小节的友人。

所以当佳节来临,如果掏出智能设备想要发送一条节日祝福,就要根据对象的不同合理选用词汇。

给领导就选“阖家欢乐”,更为庄重诚恳;给朋友就用“合家欢乐”,不显矫揉造作。

0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由于古今文化的差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的现代汉语其实已经在近代,通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做出了一定改变。

当时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的时期,曾经在四书五经、骈文大赋浸染下代代相传的文言文已经不再适合时代的需求。

面对此情此景,梁启超等具有敏锐目光的知识分子就共同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开展,将艰深晦涩的文言文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使之成为普罗大众人人可用、人人可说、甚至人人可以作诗的语言。

毫无疑问,他们的做法为我国文化史的破陈立新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种改变却也并非全盘舍弃,而是保留了一些自古传承的文化因素,也就间接导致了今日诸如“合家欢乐”与“阖家欢乐”区分之类的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除了单个汉字的错用之外,我们身边同样还存在着不少因为古今差异而闹出的笑话。

比如一次同事聚餐上,某个职员在和领导敬酒时,为了表现尊重,就顺势关心了一句对方父亲的身体情况:“家父还好吗?”这话本是好意,然而却用错了词语——“家父”是指自己的父亲,而“令尊”才是指对方的父亲!桌上一时人人忍笑,领导也有些尴尬,至于那位错用称呼的同事更是羞愤交加,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而类似的误用还有很多。

除了“合家欢乐”与“阖家欢乐”、“家父”与“令尊”之外,比如“乃师”,就不是指他的老师,而是你的,这是源自“乃”作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兄”不一定是说男性年长者,亦可以是男子对于女子的尊称,如鲁迅就在《两地书》中便亲切地唤恋人为“广平兄”;“先生”也不仅仅用于称呼男性,对于那些具有较高知识水平、文化修养的女性一样可以称作“某某先生”……这些细节让无数外国人想破了脑筋,却也正是汉语的无穷奥妙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