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明心见性”很难吗?看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是如何证道的!

明心见性是修炼中的第一步,十分重要!

我将“明心见性”的真谛明白地告诉你们。

什么叫性?性就是先天之心。心性的本体存在形式就是虚无之气。所以,虚就是心性的唯一特征。人自从有了肉体的生命以后,通常是被后天气质所约束,被后天性欲所蒙蔽,被后天恩爱所纠缠,此心不虚的人由来已久了。气是为心所支配的,精是为神所役使的。心神不能安静,像烈马狂驰,像躁猿乱动,精与气就会消耗殆尽。这就是学习丹功的人下手之初非常重视凝神调息的缘故。

因为,神不凝就漫散,漫散则游思杂念不断生发,怎能往一块团聚并成为炼丹的主帅?所以,只有精神高度集中、团聚到一起,才能达到虚的境界。我们人心的虚,这是本来的天赋之性;我们身外自然太空的虚,那是未生万物之前的虚无之性。息不能调,就放纵,放纵则导致脏腑、肌肤都由一团由不规则的口鼻呼吸形成的急躁之气在运行。想让它凝聚起来,成为制造我们生命的能源和动力,那是很难很难的。只有进行调节,它才能平缓,平缓则中和。

我们人身的中和,是我们人身开始产生以后自然赋予的一种法则。因为它具有指使性,所以称为命。所谓命,它的形式还是太和一气。太和一气与虚无之气都是一回事。人在未生以前,此虚无之气悬于天地之间,遍布宇宙,可说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之命。对于人来说,也就是真性真命。真性命与天、与地、与人、与物,是合而不分的,是共通的。修炼家要使自己成

“明心见性”很难吗?看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是如何证道的!

明心见性之路!

本话题共计两讲,此为第二讲 。

上一讲我们讲了关于朱熹和陆九渊,以及他们“格物”与“格心”之路的对比(第一讲)。今天,我们来讲讲阳明先生

“明心见性”很难吗?看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是如何证道的!

关于阳明先生的故事,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今天我们不讲故事,讲讲他明心见性的“悟道之路”。

我曾经在很多“微信公益国学群”里给大家讲过《大学》这本“小书”。之所以称它为“小书”,是因为它的内容很少,只有区区二千多个字,但是它的“道理”却一点都不“小”

我不止一次的提醒大家,这本《大学》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儒家的“入德之门”,也可以说是打开儒家学问之门的一把钥匙。

“明心见性”很难吗?看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是如何证道的!

如果对“阳明心学”非常有热情的同学,就更应该多读《大学》,最好全文背诵,另外还有《中庸》一书。

因为如果你不懂《大学》和《中庸》的原文,就不能很好的读懂“阳明心学”里的内容,因为你不知道他们说的那些话的出处是哪里、本意是什么。

我们先借用一段清代学者黄宗羲的话,来初步了解阳明先生的学习过程和人生经历:

先生之学,始泛滥於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於是出入於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这段话,就能概括出阳明先生悟道之前的一些经历了。我大概给大家说一下其中的重点:

说:先生一开始也是博学多闻的(泛滥於词章,遍读考亭之书),然而,总是不能将“物之理”和“吾之心”合归于“一”(终判为二)。

“明心见性”很难吗?看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是如何证道的!

什么是“一”?什么又是“二”呢?

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谈:

第一例: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里关于“一”的内容很多,最最经典的,也是流传最广的莫过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还有:“载营魄抱一”、“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这里说“道生一”,我们简单的来讲,“道就是一,一就是道”。

“一生二”是什么?“二”可以指一切与阴阳有关的东西,比如说男女、正反、长短、高下、远近等等等等。用佛学的话讲,就是自此便有了“分别心”在“道学”讲,一就是道;在佛学讲,一就是佛。

“明心见性”很难吗?看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是如何证道的!

第二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开篇讲: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明心见性”很难吗?看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是如何证道的!

这里讲“无极而太极”,我们把“太极”看成是“一”那“无极”是什么?当然是“零”了,“零”就是混沌的状态,由“一”生“二”易,由“零”到“一”难。

太极动而生阴阳,就是由“一”生“二”的过程了。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二”和“一”之间的距离,我们也就能理解阳明先生“终判为二”而不能“合归于一”的烦恼了。二不能合一,便不能入道。

于是,他就“出入于佛、老”,就是说,他开始读“佛学”和“道学”了,想要从“佛”、“道”中寻找答案。

“明心见性”很难吗?看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是如何证道的!

直到被贬贵州“居夷处困”、“动心忍性”,这时候他想啊:“如果是圣人处在我这个境况会怎么办呢?”

大家请注意,就是这么一想,他就悟道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广老师注:此一段话,非有亲历之人生不能理解,不要强求。)

这是什么?这就是发现了“良知”啊!(这里的“良知”,并不是指社会道德层面的“良知”。)

“良知”在哪里求?在外吗?肯定不是啦!

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

从此之后,他就一通百通,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了。

接下来就要提到另一个重要的修身方法:静坐。

“明心见性”很难吗?看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是如何证道的!

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中讲到:

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此知自能收敛,不须更主於收敛;此知自能发散,不须更期於发散。

大家看一下这段话,如果对《中庸》没有熟悉的话,可能就不明所以了,这段话,便是借着《中庸》来读了。

良知是什么?是“未发之中”,也是“发而皆中节”之“和”。

这个“良知”既能收摄内敛,也能自然发散。

无论怎么,它都是“中和”的,这就是圣人的样子。

或许这也是孔子当年感叹的“无大过”的样子吧!

我们读“心学”,都知道“良知”一词,却并不知如何才算是“良知”,希望通过今天这一讲,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这个“良知”,就是那种“婴儿”般纯真质朴、不虑而知、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的状态。

开口即得本心,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这也是“得一”的状态。

静坐,则可自悟性体,这也是古人“小学”的功夫,可以修炼自己“收放心”的功夫。我们现代人,缺少的正是这个工夫,管不住自己的心,时时如脱缰之野马。如果能“收放自如”,便可做到“无大过矣”!

我经常会“坐”一会,哪怕有时就只有一分钟。静坐可以很好的“明心见性”,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慢慢试试。

我们知道,阳明从小就立志要做“圣人”,我们来看看成年后,他与学生的信件中是怎么说的,他说:

“学者欲为圣人,必须廓清心体,使纤翳不留,真性始见,方有操持涵养之地。”

什么是纤翳?就是指微小的障蔽,多指浮云。圣人之心如“明镜”,纤翳自无有所容之地。而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得痛刮磨一番,才能尽去驳蚀。

读了这段话,我相信大家应该会有所领悟,也能明白为什么“逆境”更能使人顿悟了吧!

这个“刮磨”的过程,就是“放下”的过程,在心上刮磨,可是很痛的哦,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只有将心上的纤翳都刮磨完了,才能有一颗“明镜之心”,即为“道心”、“佛心”。

“明心见性”很难吗?看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是如何证道的!

“放下”是很“痛苦”的过程,就像拿把刀在你的心上一刀一刀的刮磨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识得“仁体”,也就是所谓的“良知”、“本心”了。

这时,也是“明心见性”的时刻了。

此讲仅代表广老师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点赞、转发与收藏

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广老师讲国学”头条号,我会不断的更新,同时也欢迎大家在文下留言评论,因水平有限,难免讹误,还望大家不吝赐教,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