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江西唐江八角井

在我的故乡---江西古镇赣州唐江,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八角井。它既不是风景,也不是传奇,却是当地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回忆!

江西唐江八角井

八角井位于原唐江电影院附近的低洼处。听老辈人讲电影院还未建起之前是一处山坡,家里相传外婆九岁时,曾在山坡处听毛主席的革命宣讲。这么说来,唐江八角井虽然不像红都瑞金的红井富有盛名,却也为新中国的星火贡献了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据《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记载,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20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第一、二、四纵队到达南康县唐江镇,并于次日在卢屋村枣子树下签发红四军军部关于整顿军队风纪的训令。)

江西唐江八角井

说它是口古井,原因有二;

一是虽然关于唐江八角井的历史几乎无记录可考证,但是我能印证的历史,就有百年以上!我外曾祖父去世的早,留下了我当时年仅两岁的外公。为贴补家用,我外曾祖母就曾经在八角井替人挑水赚取工钱。我外公于1991年去世,享年71岁,距今正好百年。另据《南康县志》记载:“唐江建圩于北宋哲宗年间(1085年-1100年)”,又有“明洪武初年(1368年),唐江卢屋村人建"七间店",以此为中心渐成集市,时名太平圩。”由此可见,唐江镇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有“市”则必有“井”,由此可推测,唐江八角井的起源可能是明清年间。

江西唐江八角井

二是从八角井的建筑风格来看,是八边形砖井,应当是属于东汉至六朝(六朝:公元222年–589年)的水井建筑风格。根据江西考古研究所刘诗中《中国古代水井形制初探》论文指出:西汉以后,由于砖被广泛运用,所以东汉至六朝期间,水井多以砖砌为主;形状主要有弧形砖井,竖立子母砖井、五角形井以及八角形井。另,唐江镇属于客家群体,关于客家人的起源,《辞海》解释道:“相传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迁渡江……”而4世纪初即公元400元左右,与六朝时间公元222年–589年时间基本相符,由此可见,八角井可能是北方汉族人南迁时,连同凿井技术及风格一并南下。

江西唐江八角井

非实景图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以来,唐江人才辈出,据《南康县志》记载,自宋以来,唐江共产生进士42人,其他拔贡生、庠生、登科第者二百余人。其中,或许有不少人是喝这口井水长大的吧!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下八角井的坡又陡又光滑,让人有点望而生畏,很敬佩人们是怎么挑着沉沉的一担水一步一步走上去的,井边时时刻刻都有人在浣洗衣裳,我只敢远远朝井里望去,注意着大人们怎么熟练的用扁担勾着木桶,一甩一晃就能打上满满一桶水,同时分开两脚,一把接一把的把水提上来。至今我都不具备这项技能。井里那时还能看见几条时隐时现的鲤鱼,冬天的时候,则有烟气淼淼上冒。

江西唐江八角井

多年过去,我以为八角井应该早就荒废了,但念旧的心灵作祟,于2016年回故乡探望时,忍不住又去看了一回。虽然坡不再像小时候看起来那么陡,路也不再光滑,原来荷塘连片的低洼处早已盖起了栋栋楼房,但令人惊讶的是,我依然看见有人在井边捣洗衣物,且估计现在用的人少,井水居然汩汩外冒。那次,我是带着我刚满六岁的女儿,从千里之外的西安回来看望老井的,我想,故乡的八角井,又在新的一代人当中播下了新记忆!而这记忆,一延续,又将是近百年之久!

(备注:关于唐江八角井的起源及历史,本人也仅为推测,如有不实之处,欢迎补充及纠正)

江西唐江八角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