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老温州(方言版)⑦丨双桂并秀官更清:纱帽河(温州一家人方言版在哪看)

点击收听音频节目:

老温州(方言版)⑦丨双桂并秀官更清:纱帽河

纱帽河东起解放街,西至登选坊,长270米,宽10米,最窄处5.5米。东晋时期曾名“第二桥”,以地处大南门内序列第二座桥梁而得名。到了北宋时,因掌有典故轶事改称为“双桂坊”。清时改称纱帽河并沿用至今。

老温州(方言版)⑦丨双桂并秀官更清:纱帽河

那时候,这里有一户王姓的人家,生养着两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大的叫公辅,小的叫公彦,兄弟俩酷爱读书,刻苦钻研。因家境贫寒,没有学习的环境条件,为求学兄弟俩便寄宿在一座寂静且荒凉的“童子殿”庙宇里。每当东方初白就起床读书,深夜鸡叫头遍才躺下休息。

老温州(方言版)⑦丨双桂并秀官更清:纱帽河

一天夜里,附近地方的一座“娘娘宫”开光,一些信徒提着灯笼,敲着竹梆到处巡逻,以为能够驱赶妖魔鬼怪,保佑百姓平安大吉。但当这伙信徒路过童子殿时,被里面隐约闪耀的香烛光亮所惊愕,三更半夜岂还有人在拜祭?其中一个自认胆大的便猫着小步走进殿门,往缝里要瞧个究竟。突然急忙转身跑回,疾声惊呼道:“伙计,不好,里面有两个小鬼在咒念佛经呢,一定是咱们地方开光惊动了宫内的“仙官爷儿”,才跑到这里来了!”一席话把几个敲梆的吓跪在地,连连作揖请罪。谁想到,这么一个荒唐的臆测却引出了一个荒唐的传说,人们反而叫这里为“双鬼坊”呢!后来一直到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兄弟俩在京大比同登进士榜首时,才有邑人以“双桂并秀”之荣耀,将双鬼坊用方言谐音变为“双桂坊”。

老温州(方言版)⑦丨双桂并秀官更清:纱帽河

又相传清代初年,辖地有位吴姓的知县,因办事公正深受百姓所爱戴。一次他受理一件高官公子强抢民女的案子,在公堂上不惧权贵,严厉痛斥那高官公子,并教训了他四十大板,民心大快。不料,当他审好案回家休息时,家人奉上一封落款乃当朝相府王大人的书信。里面写有一首诗:“早闻威名吴老兄,秉公办事果不同。四十大板结奇案,限期进府赏头功。”知县吟罢,面色惨白,深知今天惩处罪犯而得罪相府,但他仍决定赴王府领“赏”。翌日一早,辖地父老得知县令此去凶多吉少,恭候吴府门口拱求免进。吴知县见状十分感动,当即扯下“乌纱帽”扔到河中,告别百姓进京而去,据说,这项乌纱帽竟一直浮在水面,直到吴县令被削职为民时才缓缓沉没。百姓深感其德,遂将此河取名为“纱帽河”。

文章源自《温州老街巷掌故》

作者:金文平

老温州(方言版)⑦丨双桂并秀官更清:纱帽河老温州(方言版)⑦丨双桂并秀官更清:纱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