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铜川文物遗存(铜川文物旅游局)

全市已发现古遗址176处,其中村落遗址125处(新石器时期遗址68处),宫殿、寺庙遗址16处,古县城堡寨遗址20处,古瓷窑、煤窑遗址8处,其他7处。这些遗址的分布是:城区16处,郊区44处,耀县57处,宜君县59处。
一、村落遗址
(一)新石器时期
黄堡镇遗址 位于城区黄堡镇东南500米处。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100米。东部断崖裸露较薄的文化堆积层及灰坑,内含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器物。1957年发现,属仰韶文化。
吕家崖遗址 位于黄堡镇吕家崖村西南二阶台地上。南北长700米,东西宽400米。1974年,市群众艺术馆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试掘,出土有石器、陶器和少量的蚌壳、鹿角。其中人面植物纹彩绘葫芦瓶,为关中其他仰韶文化遗址所少见,系一级文物。此遗址属仰韶文化,但有大量龙山文化遗存。
李家沟遗址 位于黄堡镇李家沟村西漆水东岸二阶台地上。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300米,冲沟将遗址分割为南北两部分。1976年冬至次年春,由省半坡博物馆发掘,共开方15个,面积530平方米。清理出住屋遗迹15座,灶坑27座,窑穴10个,瓮棺墓葬26座,土坑葬3座,并出土部分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从发掘情况和出土文物分析,该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第二期属庙底沟类型,第三期当属半坡晚期文化。发掘后,该遗址被铁一局修建水泥厂时占用。
猫娃窑遗址 位于郊区肖家堡乡猫娃窑村东500米处台地上,面积5000平方米。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地表遗存丰富,西侧断崖可见灰坑及1—2米厚的文化堆积层,内有大量红陶片、灰陶片,并有砂岩磨制的石器,属仰韶文化。
塔坡遗址 位于耀县城北塔坡的黄土原切割面下,地形呈斜坡状。东西450米,南北600米。灰坑暴露明显,文化层较厚,有大量陶片,并有石斧、骨针、鹿角等器物。陶片有红、灰色两种,属仰韶文化类型。
石柱原村遗址 位于耀县石柱乡石柱原村西的二阶台地上。西邻沟西沟,南至青龙沟。东西1500米,南北2000米。遗址地表散见陶片丰富,边沿土坎可见断面较长,有1—2米厚的文化层及袋状灰坑。经1988年文物普查认定,遗址面积大,内涵丰富,群聚周期长,属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庙底沟、龙山文化,并有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
蔡岭遗址 位于耀县瑶曲镇蔡岭村,三面环河。灰土层松软,深约2米。出土有红陶、灰陶、夹砂红陶;还有鹿角及多种动物骨骼,属龙山文化。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
榆舍遗址 位于宜君县五里镇榆舍村北的山坡上。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地面陶片随手可拾。断崖上暴露多处灰层、灰坑,内以夹砂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遗存文物有陶器、石器等;还有煤精磨制的装饰品煤环,属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
(二)商周秦汉时期
北村遗址 位于耀县演池乡北村东面。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500米。分布有仰韶、龙山、商代等各个时期的遗存,尤以商代遗存为多。1984年9—12月,北京大学考古系、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274平方米,清理出商代墓葬3座,灰坑22个,陶窑1座,龙山灰坑2处。出土物以陶器为主,还有较多的石器和卜骨。
南坡遗址 位于郊区红土镇南坡村西北约百米处。北邻惠家沟,南依橡树灵沟。东西200米,南北500米。北面断崖可见双层白灰居住面5处,长2—2.6米不等,厚0.5米;下有草拌泥,并有灰坑10余处。文化堆积层厚1—2米,内涵陶片、烧结土块等,地表遗物丰富,有泥质灰陶、夹砂灰陶、鹿角、兽骨。1987年12月文物普查时,认定为商周遗址。
古庄斜遗址 位于宜君县城关镇古庄斜村台地上。三面临沟,西依山梁,东西200米,南北400米。断崖文化层明显,地表遗物较多。陶器有泥质灰陶、夹砂红陶、灰陶,并发现石斧、石锛、骨笄等。属于商周遗址。
河东遗址 位于郊区印台乡河东村,西距漆水约百米。文物遗存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及骨锥、骨饰品,并出土石铲1具,通体磨光。属于周代遗址。
前河村遗址 位于宜君县棋盘乡前河村,西依山,东临河,东西300米,南北800米。遗址地表可见大量陶片、板瓦、筒瓦片等。还发现铁器残片若干及灰坑、木炭等遗迹。属汉代遗址。
姚新城遗址 位于耀县楼村乡姚新城村南百米处的环形台地上,北沿为一汉墓葬。东西3500米,南北1000米。地表有大量泥质灰陶、筒瓦、板瓦残片,田坎断面有灰坑。1988年5月文物普查时,认定为汉代遗址。
二、宫殿寺庙遗址
西独冢宫殿遗址 位于耀县小丘乡西独冢村。东临浊峪河,西界清峪河,北至乙社村南,南至南沟。现为耕地,开阔平坦。东西2500米,南北3000米。在村西北处有一层次分明的夯土基台残存,东西12米,南北52米,每层夯土5—11厘米不等。在距台基西约200米处坎边,有清晰的夯土层,南北长50米。其中有下水道、基石等。地表散见大量的瓦当、板瓦、筒瓦、铺地砖、空心砖残片。还发现铁铲、铜戈、陶器等文物。遗址东侧有大型石雕骆驼1对,相距约5米。1988年文物普查时,认定为秦汉宫殿遗址。
兴元寺遗址 位于城区王益乡高坪村。隋开皇十三年(593)建寺,宋绍兴九年(1139)、明正德二年(1507)各重修。寺废已久,今只存石塔1座,上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开福寺遗址 位于耀县石柱乡故县村东200米(今石柱中学)处。创建年代不详,唐元和间、元至元六年(1269)、清乾隆间、民国年间均曾复修。《陕西通志》、《同官县志》均载:“寺建甚古。寺院十五亩,正殿三间,献殿阔三楹,深三楹,厢房六间,厨房二间,山门一间。”并有寺田百余亩。寺院建筑,今唯存上殿(三世佛殿)。
延昌寺遗址 位于耀县下高埝乡赵家坡村西500米处。始建不详,清康熙八年(1669)重修。相传后魏延昌公主持戒,行此结庵,年塑万佛,遂称万佛寺。寺院建筑早毁,今存宋代砖塔、石塔各1座,碑石5通。
重兴寺遗址 位于郊区城关今郊区文化馆处。建寺时间无考。旧志载:“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县雷之采重修。中有石坊,乾隆间圮。有二石柱,上刻《金刚经》,系唐永淳间造。”又有七层宋塔1座。
东岳庙遗址 位于郊区城关北1公里金山崖。宋政和间建,金大定三年(1163)及明、清、民国屡有修葺。原有大殿5间、三清殿3间、山门3间,法台、客厅、廊庑、厨房、寮房齐全。民国31年(1942),房舍全被国民军拆毁用以建筑碉堡。解放后,发现石柱3根(各高4米,直径0.6米,6棱)、柱石3块及其他建筑材料、残块碑石等。庙右侧有一石洞,内有一泉,相传“饮之已疾,祷之能雨,因曰灵泉”。石洞外石崖上凿有楷书3字:“和月泉”。其南侧为姜女祠。
清凉寺遗址 位于郊区陈炉镇今陈炉中学处。建寺年代无考。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和道光年间曾重修。据民国县志载:原建献殿5楹,宝洞3座,供1佛2菩萨24天尊,并建有关圣祠、四圣祠、广生祠、四明楼。山门曰“一天门”,筑百尺层台,古柏参天。每年农历三月初集会三日。民国10年(1921),改建为同官县第二高等小学。原寺建筑无存。
太子寺遗址 位于耀县庙湾镇三岔口村东北之狭谷。建寺年代不详。1988年4月文物普查时发现。狭谷南北断崖上,有人工开凿的石洞6孔,方形。主洞高4米,宽4.3米,深9米。主洞外东西向有壁画2幅;内容为一佛二菩萨,主尊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侧立十八弟子,左右上角各一飞天,传说古代某皇帝拜佛求子于此,故云“太子寺”。
三、古城堡遗址
铜官护军遗址 位于郊区印台乡济阳寨。为苻秦(350—394)铜官护军所在地。寨城环山而建,地势突兀,为古时的军事要地。寨城遗址约3万平方米,残留城墙高16米,宽13米,断面呈梯形。
铜官县遗址 位于城区王益乡高坪村。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置铜官县于此。故城已为平地。今存遗物有隋兴元寺石塔1座。
黄堡县城遗址 位于城区黄堡镇吕家崖村南。北魏孝武帝时建置,今残城断墙,清晰可辨。民国《同官县志》载:“查耀县民乐园近年魏碑一座,系北魏孝武帝永熙二年(533)北雍州宜君郡黄堡县民人所立。”
同官故城遗址 位于郊区印台乡雷家沟口频山下。北周建置。后因漆、同二水之患迁移。清乾隆三十年(1765),知县袁文观曾立“同官故城”碑于频山下,已佚。今遗址大部分为市铝厂基建所占。
同官县城遗址 位于市郊区政府南约半公里处。原县城何时由频山下迁此,无考。民国《同官县志》载:明景泰元年(1450),“檄县筑城凿池,知县樊荣始为筑浚,南北半附虎头山、嶂山之麓,而印台、济阳、虎头三山均包于城内”。成化、弘治、嘉靖时,曾重修或增修。城墙周长2000多米,高6.6米,池深3.3米,城四门皆建覆屋。原城东至漆水,南至印台山下,西至济阳寨山上,北达重兴塔。今残断遗迹仍在。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雷之采以“旧城辽阔,人不足守,且工大,恐费不资,乃截四城之半,隔印台、济阳、虎头三山于外,建筑新城。周二里三分有奇,凡四百七十丈,顶宽五尺,底厚一丈”。康熙二十年(1689),知县黄锦心继修,题其东门曰“迎紫”、西门曰“永宁”、南门曰“成化”、北门曰“镇平”。道光十四年(1834),邑绅孙扬祖捐银二十四万两,“筑石根,城墙至雉堞均包以砖。添筑东西二炮台,四门均各建楼厦三间”。新中国成立后,砖石均被机关、学校拆用,今城西隅仅存极少土城遗迹。
四、古瓷窑炭井遗址
古瓷窑遗址除位于城区黄堡镇的耀州窑中心窑场外,发现的还有位于郊区上店、立地坡、陈炉镇、玉华村、瓷窑村,城区黄堡镇王家原及耀县塔坡等地的遗址。民间炭窠有60多处。报废井口以红土、陈家河、陈炉东河川、立地坡、黄堡镇周围、五一路、红旗街、王家河川道等地最多。
玉华宫瓷窑遗址 位于郊区金锁乡玉华村。东西2000米,南北100米。1977年,省考古工作队与市博物馆在此调查并进行发掘,获得大量器物、标本。该窑自唐代始,延续至元代,与黄堡耀州窑的烧造历史大致相同。陶瓷釉色有青、白、黑、姜黄等。纹饰有牡丹、莲花、团菊等。装饰手法有刻、印、画等。器物以碗、盘、罐等生活用品为主。还出土有漏斗形、圆筒形匣钵与部分窑具,以及宋、元时期的窑炉两座。1977年成立玉华宫文管所,遗址上建有简易保护房,保存完好。
立地坡瓷窑遗址 位于郊区陈炉镇立地坡村。东西约1000米,南北600米。南北断崖可见堆积较厚的瓷片、炉渣、匣钵等。收集的瓷片釉色有黑、青、姜黄等。出土有匣钵、窑具等多件。该窑创烧于元初,“能造大缸大盆,每器可容粟三石有奇,为陶冶巨擘。其窑名大器窑”。明嘉靖年间,改建为琉璃厂。
陈家河炭窠遗址 位于郊区红土镇陈家河老虎沟。井口直径2米,井深116米。曾开采200余年,几度易主,时采时停。铜川解放前夕,为赵姓开采。因其野蛮剥削与残酷迫害矿工被称“霸王窑”。报废后,原井口保存尚完好。1987年11月文物普查时,发现矿工死骨多具,以及铁铲、锤、矿灯、木质轳辘、窑主穿过的衣物等。新中国建立后,为开展阶级斗争教育,一度辟为“霸王窑陈列馆”。
庙底沟炭窠 位于郊区黄堡镇庙底沟。井口直径1.3米,井深87米。开采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后因战乱停采。1925年继续开采,名为同心煤矿公司。早已报废,今仅存井口及其他遗迹。
五、铸钱冶铁遗址
汉代铸钱遗址 在耀县发现古铜币铸造遗址3处,即稠桑乡南坝村新莽铸钱遗址、下高埝乡鱼池村和孙原乡墓洼新村汉铸钱遗址。南坝村遗址约6万平方米,发现有“大泉五十”泥质红陶涛范、炉灶、烧土、汉代瓦当、筒瓦、陶片等。鱼池遗址面积仅留500平方米,发现五铢、半两钱若干,以及铜流柱、铜渣、烧结土及汉代建筑材料等。
玉华宫汉代冶铁遗址 位于郊区金锁乡玉华村东南200米处。断崖处发现有灰坑、铁矿石、炉渣、碎铁及冶铁炉等。
六、古墓葬
商彭祖墓 位于宜君县偏桥乡彭村。墓地约1500平方米,圆丘夷平。清雍正十年《宜君县志》载:“相传彭祖是殷商贤大夫,名铿,封于彭城。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世传彭祖享年七百岁,故以长寿名。”今地面遗存碑石3通,一刻“彭祖之墓”,一刻“彭祖新开祖田记”,一刻“千秋碑”。
王家河西周墓群 位于城区王家河乡政府附近。50年代修路时大部分破坏,现存面积约800平方米。1984年10—12月,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对墓地进行发掘,共发掘18处,以时代与葬式分为二组。第一组为西周时期,11座;第二组为春秋战国时期,4座。有马坑二,一葬马4匹,一葬马2匹,余为空墓。出土随葬器物48件,有夹砂灰陶器、铜器、贝币、石器和玉片等。
枣庙秦墓 位于郊区印台乡枣庙村。为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秦人墓葬。1984年,市铝厂基建取土时发现。省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配合铝厂工地清理、发掘墓葬25座,获得一批比较重要的秦墓资料。墓葬全在枣庙村南坡地上,各墓连在一起,分布密集。其中有彩绘泥俑20多个,用当地红胶泥捏塑,外涂黑、红、白等重彩,写实性强,是我国古代泥塑的重要发现。
药王山隋墓 位于耀县药王山南庵院中。1984年,药王山文管所在南庵修建蓄水池时发现。省文管会和药王山文管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墓葬坐东向西,由墓道、前室、通道和后室四部分组成。后室正中置石棺1具,有须弥座。墓中石刻葬具,造型精致,雕刻华美,是隋墓出土石刻艺术的精品,在全省属首次发现。
令狐德棻墓 令狐德棻系唐华原(今耀县)人,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著名史学家。卒于唐高宗乾封元年(666),享年83岁。墓址在耀县寺沟乡杨家河村西。墓高3米,底围长27.5米,占地约700平方米。墓前有石碑1通,露出地面1.11米,宽为1.16米。
柳公权墓 柳公权系唐华原(今耀县)人,为唐代著名书法家。卒于咸通六年(865),享年88岁。墓址在耀县阿子乡让义村。墓冢周长17.60米,高1.60米。墓前有清陕西巡抚毕沅所立隶书碑1通,书曰“唐太子太师河东郡王柳公公权墓”。耀州知事张凤鸣立石,碑高1.80米,宽0.74米,厚0.14米。墓东侧有其兄柳公绰墓。
东岭唐墓 位于王石凹煤矿东岭家属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墓主佚名,无封土。1988年5月,王石凹煤矿在基建时掘出墓室。出土有镇墓兽、侍女俑、骑马俑、胡俑、武士俑以及三彩陶磨、房屋、三彩罐等文物40余件。
七、古建筑
(一)古塔
兴元寺塔 位于兴元寺遗址,塔身6层,高3.7米,由沙石料雕刻垒叠而成,造型别致。四层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字迹漫漶不清。重兴寺塔 位于重兴寺遗址。青砖仿木结构,为多层密檐式建筑,平面六边形,7层,高约16米。建于北宋年间。塔身雕刻富丽。塔顶有铁刹,由仰覆莲座、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明嘉靖十二月十二日(1556.1.23),关中发生大地震,塔刹倒挂。1981年维修清理塔底层时,发现青石佛首7个和佛像座1具。佛首造像和像座刻“开皇十二”字样,系隋唐时期造像。
耀县塔 位于耀县城北约500米的步寿原(现名塔坡)下。北魏于此曾建龙华寺(唐名神德寺),塔形6面9层,高35米,斗拱挑角。外面为青砖砌垒,内可沿木梯而上。小巧玲珑,形状美观。
柏树原塔 位于耀县安里乡柏树原村。青砖塔身,6面7级,高约20米。斗拱挑角,玲珑美观,塔顶和东上侧各长有1棵小柏树,别具一格。从建筑结构和造型看,当为宋代建筑。
万佛寺塔 位于延昌寺遗址,为宋代所建。塔身6面9级,实心,高约20米,方砖砌成,层层出檐,上覆双瓦,下砌椽头斗拱,二、三层建有门窗,底层正北筑有卷门。塔身向东微倾。
万佛寺小石塔 此塔4面10层,层层出檐,通高2.62米,底座边长0.68米,顶部微圆,直径0.08米。四周每层雕造雕像、侍从40个,顶部雕有较大佛像4尊,共404尊。塔用整块青石雕成,刻工精美,为罕见的石刻艺术品。该塔造于金明昌四年(1193)。1981年药王山文管所将其由延昌寺遗址迁至药王山北洞道院。
(二)庙宇与戏楼
耀县文庙 位于耀县城内学古巷。庙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元代延祐年间重修。元末,因兵火尽毁,存古柏数十棵及北宋《大观圣作之碑》、《御笔手诏》、《耀州重修学记》等碑石。明洪武五年(1372),知州魏必兴在原址重修大成殿。洪武九年(1376),增建两廊34间,棂星门、戟门、厨房、库房齐备。成化十一年(1475),知州郑真将原5间大成殿扩建为7间,将两廊扩建为40间,给大成殿等建筑盖装琉璃瓦和兽脊。崇祯间,学正王允登置祭器,刻陈设图,建筑照壁、围墙,开贤、圣二门。清代多次修缮。1964年及1985年,省、县先后两次拨款进行修缮。现辟为耀县博物馆。
铜川文庙 位于市第一中学院内。创建于宋代。元代毁于战火。明洪武八年(1375),知县鲁俊在1日址重建。明宣德五年(1430),知县李公佑重修。万历十五年(1587),知县屠以钦增建,十九年(1591年),知县马铎更新。清代康熙、乾隆时,几度修缮。光绪二十五年(1899),知县黄肇宏修复。民国24年(1953),陕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邵力子等,于清明节拜谒黄帝陵阻雨,到文庙游览,叹其将倾,在县长刘学海请求下,后予拨款整修。工商教育界亦曾募款修葺。1953年和1980年,省、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修葺大成殿。殿南向,前廊八棱石柱6根,均高3.88米,周长1.74米,坚挺宏伟,为外地文庙少有。院内古柏5株(“文化大革命”中伐1株),皆高10多米,苍劲挺拔,黛色参天,生机旺盛。民国30年(1941),同官县立初级中学(今改为市第一中学)设在文庙,大殿改为中学礼堂,两侧为学生宿舍、教室。大殿现为市一中图书馆。
药王山金殿、元殿 位于耀县药王山南庵。金代大殿共3间,面积为124.77平方米。门前通担上架有9垛挑斗拱,两边均为半垛。1983年,曾落架维修。元代大殿共3间,面积136.15平方米,横梁架有7垛三挑斗拱,殿内两边山墙上有两幅大型壁画,题为《帝后行佛图》。1959年,作过修复。两座建筑均为药王祠殿。
四圣宫戏楼 位于宜君县五里镇榆舍村。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四月建造。原系四圣宫(今已无存)附属建筑。戏楼坐北面南,面阔3间,进深2间,建于片石砌成的台阶上,台基高2米,宽7.3米,深8米。台口两侧有“八”字墙。台上立通天柱2根,中置横板分隔前、后台。前后台左右两壁均有壁画。戏楼檐柱高3.2米。屋顶为硬山顶,通脊无兽吻。屋面为灰布板瓦,檐部施勾头滴水。戏楼建筑雕梁画柱,工艺考究。
八、石刻与石窟
(一)石刻
魏秦川县开国公碑 在耀县董家河镇董家河村。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开国公康所立。碑为八棱,总高115.5厘米。碑身高82.5厘米,围66厘米,座为方形,高33厘米,围198厘米。字系魏体。
魏文朗碑 现存耀县药王山博物馆。凿于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圭状。高120厘米,上宽64厘米,下宽67厘米,厚30厘米。碑顶有榫,碑首已失。碑身四面造像,正面凿方龛,龛内造释迦、多宝说法像。两佛内着僧祗支,左佛神态坦然,右佛着中国式双领下垂外衣。两佛右手均贴胸,左手捺于左脚底,共坐禅座上。床侧各有一胁侍。龛下正中刻博山炉,有二人对炉合十礼拜。炉下雕《魏文朗乘马逐第一》供养图。碑阴凿圆拱龛,两侧刻文殊、维摩诘,均坐于尾下做问答状。龛内雕思维菩萨,在禅床做吉祥之半跏趺。左侧龛为楣拱,正脊带双吻,内造一佛、二胁侍。右侧造上、下双龛,上龛额为尾顶,内凿一天尊、二胁侍。下龛为尖拱龛,内凿有天尊,长颈,右手握左腕,贴胸。天尊座下有托座侏儒。发愿词为魏碑体。
姚伯多造像碑 1913年于耀县文正书院发现。现存耀县药王山博物馆。北魏太和二十年(496)造。高1.30米,宽0.97米,厚0.30米。四面三龛,正面中间佛像盘膝坐,两边佛均垂腿坐,二臂特长,有如棉条做成,双手扶地,神态若跪偶。右侧上为口龙、伯多、定孔、天宗等供养像。碑阴像同前,并造老君像。全碑铭文约1200字。书法古朴,楷中存隶,是研究中国书法由隶变楷的珍贵资料。此碑以其文章、书法、雕刻而被誉为“三绝”。日本友人黄野雄赞其“造像有龙腾虎跃的真实感”、书法“潇洒雅致”。
青龙魏碑 原在耀县石柱乡青龙村,现存耀县药王山博物馆。建立于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十月。高3米,宽1米,厚0.65米。阴阳面镌满佛像,旁刻佛夫子及雍州北地宜君、同官、土门三县等字。
绛阿鲁碑 现存耀县药王山博物馆。凿于北周武成元年(559)十月十一,圭状。高179厘米,上宽74厘米,下宽80厘米,厚30厘米。顶有榫。正面凿两个并列尖拱龛,右龛刻佛,左龛造天尊。龛下正中刻博山炉及五铢钱,两侧雕“父绛苟子乘马时”、“父绛阿黑乘马时”供养像。碑阴刻一方龛,内造一佛二胁侍。左侧刻方龛,内一佛二胁侍。右侧凿尖拱龛。右上侧为魏体的发愿词。
夏侯僧碑 现存耀县药王山博物馆,碑无纪年。圭状。高152厘米,上宽56厘米,下宽77厘米,厚22厘米。仅三面造像,左侧为发愿词。碑正面造矩形龛,龛额刻卷草纹,上有7尊坐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下刻博山炉。碑阴造矩形龛,龛内雕一天尊二胁侍。右侧龛造像一尊,左侧无龛,上下有线雕邑子夏侯僧珍手执莲蒂供养像,夏侯供养乘马像。下为魏体发愿词。
七十人造像碑 现存耀县药王山博物馆。碑身圭状,顶部残缺,残高132厘米,上宽70厘米,下宽80厘米。碑侧上厚28厘米,下厚29厘米。四面为佛道混合造像。正面凿龛,龛内一佛二胁侍,龛下刻博山炉。碑阴凿龛造一天尊、二肋侍。龛下刻供养人。左侧龛内雕交脚弥勒,神态生动。右侧小龛内凿一佛,结跏趺坐,下有二排供养人。
雷小豹碑 现存耀县药王山博物馆。圭状。高134厘米,上宽47厘米,下宽57厘米,上厚23厘米,下厚26厘米。四面造像,前后两面造像相同,前面漫漶,后面像主为雷小豹、杨洪义。凿尖拱龛。拱顶与天盖帷幕间刻九体天尊,除中间天尊体形较大外,余皆较小。龛内刻一天尊二沙弥,为佛道混合造像。龛下刻博山炉,双狮侍于两侧。其余碑面被化主、像主、典录、邑主香火、斋主、唯都、邑子之供养像占满。左右两面造像有五体天尊和五体佛陀、胁侍、供养像等。无发愿词。
李昙信碑 现存耀县药王山博物馆。圭状。高121厘米,上宽47.7厘米,下宽51厘米,厚28厘米。阴阳两面造像。除主尊一为佛、一为道有所不同外,龛额线雕均同。碑阳凿矩形龛,有尖拱额,上有天盖帷幕。龛内造天尊,龛侧有力士。龛下阴刻博山炉,双狮对峙两侧,再下为供养人。正面有像主李昙信祖父等人的减地供养像。碑阴有门师、幢主等人供养像。左右两侧凿尖拱龛,内各造一菩萨。龛下为博山炉,左侧炉下为两排供养人,右侧有楷书发愿词。
药王山隋墓石刻 在耀县药王山南庵,建造于隋代。葬具由棺、棺床和棺床底组成,雕刻细腻精湛,风格独特。棺床底用四块薄厚相同的大青石接成,棺床雕刻有佛教花纹图饰及各种姿态的对狮、水鸟、奔马、梅鹿等。石棺座刻一对麒麟和一对鸳鸯戏莲,以及狮、鹿、马、龙、虎等,平面正中刻侍女托盘敬献花食。石棺由棺盖、挡帮和棺座组成,挡帮和底由整块青石凿成,体积较小,造型精致。
陀罗尼经幢 建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原在城区黄堡镇南寺,现移郊区文化馆。经幢13层,通高4.74米,八角形,全用垒叠法筑成。幢体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及建幢年月,幢体以上宝盖及矮柱刻有佛像、城楼、游人等。幢体坐在五层须弥座上,各层浮雕有神佛、动物、伎乐、莲瓣等。经幢结构严谨,形体优美,雕刻细腻,线条流畅圆润,人物、动物、花卉均有丰满感,具有盛唐风格。1978年春,经幢被推倒,身首异处,除基座深埋地下外,基余部件均散弃在附近村落。1983年7月,郊区政府发掘幢座,收集散佚部件,并移建在重兴寺院内。这是中国现存经幢中建造时间较早的一座,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方泉碑 郊区城关济阳山下,有一口条石砌成方形的泉,凿于唐,称为“方泉”。相传唐帝游玉华宫时,曾经用此泉水。内壁现存“唐光禄卿吕公之颂”。碑身镌刻“方泉”二字,传为柳公权所书。
药王山《千金宝要》碑 位于耀县药王山大殿东碑亭内,共4块。宋政和六年(1116),徽猷阁直学士、通奉大夫郭思虑及《千金要方》篇幅浩繁,购置与查阅不易,遂择其要者,镌刻石碑,立于华州官衙,“以广其传”,可惜这些碑刻早已不存。现存药王山《千金宝要》碑,系明隆庆六年(1572)秦王守忠重刻,四碑八面,上刻《千金方》要方寺近千首。
同官民间炭窠碑 明清时,同官民间炭窠立碑者甚少。惟井口较多的地方,窠主多联合出资刻石树碑。其内容或为窑神建庙立会,或为“防盗保安”,或为订立窑规等。其碑石有:(1)《重修四圣庙碑记》,刻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存郊区陈炉镇崖窑村。(2)《窑神庙买地碑》,刻于清道光九年(1829)六月,存郊区陈炉镇雷家坡小学。(3)《创修五圣宫碑记》,刻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存郊区观音堂旧址。(4)《雷云观合社碑记》,刻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存郊区陈炉镇雷家坡小学。(5)《新立赛神会并合社及禁乞丐盗窃碑》,刻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存郊区陈炉镇雷家坡村。(6)《窑规碑》(拟名),刻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十月,存陈炉镇雷家坡小学。(7)《同官知事碑》(拟名),刻于清咸丰元年(1851)十二月二十日,存郊区陈炉镇雷家坡小学。
(二)石窟
福地石窟 位于宜君县五里镇福地水库南侧山崖东面。凿于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窟高2.1米,宽1.78米,深1—0.3米。石窟方形平顶。窟内正、左、右各雕一龛造像。左壁已塌毁,尚存火焰龛楣、蛟龙、数小龛坐佛、双鹿、猴等。正面佛龛左侧为高浮雕释迦牟尼像和佛出游故事图,左壁原有普贤菩萨像,今已无存。右壁上有罕见的七使乐天,手中分别持箫、长鼓、琵琶、筝等乐器,下雕二女看二男和三组相扑图案,风格古拙纯朴。
秦家河摩崖造像 坐落于宜君县城关镇秦家河村蔡家山东面。摩崖造像凿于高出秦家河水面约30米的断崖石上。横向排列的四个龛,总长5.44米。自北向南编号为1、2、3、4。每龛长0.96米,高0.35米。1、2号龛平面呈长方形,3、4号龛平面呈圭顶形。据造像风格判断,1、2号龛凿于北朝(2号稍晚),3、4号龛凿于唐。1号龛中央雕一佛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于覆莲座上,座上雕有双狮。龛两侧线刻男女供养人礼佛图。供养人背饰长茎莲花,袖手侧身向佛。3、4号龛内各凿一佛二菩萨及天王、供养人等。造像凿于沙石之上,长年风雨侵蚀,已漫漶不清。
李家河石窟 亦名无量山石窟,位于宜君县棋盘乡。石窟高2.2米,宽2.4米,深约4.5米。窟中有基坛,坛中间有释迦牟尼坐于莲花上的浮雕,左右为普贤、文殊菩萨坐像。其他雕刻因严重风化,已漫漶不清,当为宋代作品。
金锁关石窟 位于郊区金锁关东100米处的漆水东岸断崖。唐垂拱三年(687)正月、四年(688)和永昌元年(689)二月十七相继开凿。摩崖造像共1窟19龛,分布在30米长的范围内。石窟高1米,宽1.3米,进深1.2米。每龛宽约0.4—0.54米,高约0.5—0.62米,进深约0.12—0.23米不等。石窟平面呈马蹄形,平顶。后壁正中辟一大龛,造像系一佛二菩萨。佛后壁云龛右侧30小龛,左侧36小龛,内各置一小坐佛。左壁仅辟一小龛,无造像。窟口右壁凿6层18小龛,内各置一小坐佛。从南向北共19龛,各龛造像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多风化,面相难辨。
镇风寺石窟 位于郊区阿庄乡小庄村西北的云梦山系峰顶。创建于明代,民国时重修,石窟为拱形,总深5.4米,宽3.47米,高2.5米。三尊圆雕石刻三世佛造像,坐于石窟中央台座上,背后与两壁雕凿有千余尊各具情态的小佛像。内左侧有重修碑1座。
(三)牌坊
耀县城内石牌坊 共有明清石牌坊3处,分别建于东大街和南大街(“文化六革命”中被砸,残牌移药王山)。牌坊用优质大块青石雕刻,套榫而成。高约10米,下有三间通道。构件雕有古装人物、鸟兽、翎毛、花卉等图案,建坊人题款和建立年月等刻字。以南大街城隍庙巷口牌坊为最早,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为城隍庙附属装饰建筑。其他两座在东大街。其中西边的牌坊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上书“父子御史”四字,为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左史同其子巡按直隶屯田马政监察御史左佩所立。东边牌坊上书“御史坊”三字,两边分题“乾隆戊辰”、“曾孙邻上石”;下书“明山东衡监察御史巡按广东兼管湖南左永图建”(据说左永图准备自建,后因战乱而延至清乾隆十三年〈1748〉,由其曾孙建起)。牌坊刻工精致,上有各种人物、鸟兽、花木等浮雕和透花图案。
药王山牌坊 现存12座。自进山大道依次为:方授龙宫坊,立于进口南道旁。沄岛仙踪坊,立于山路中段南侧。三辅名山坊,立于今停车场门旁。洞天福地坊,立于聚虎坪西南道边。忠隐医圣坊,立于元通桥戏楼东。清虚元天坊,立于元通桥北石磴前。仁术仙踪坊,立于一天门口。物外高风坊,立于石磴中腰西侧。万世医圣坊,立于药王大殿东院。祷嗣神应坊立于大殿东角门。开天锡胤坊,立于醉翁石东侧。惠配坤元坊,立于集禖宫遗址前二台上,以上牌坊,均为明清时期由邑人王国、袁贤、王图等所创建。其中7座正背有额,柱上有联,多为褒颂药王、祈福之意,并刻有古装仕女、动物、花草等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