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德经》第50章:惊讶!老子:道家的养生之道竟然是—不作死?(《道德经》第56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sì hǔ),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道德经》第五十章

《道德经》第50章:惊讶!老子:道家的养生之道竟然是—不作死?

这一章在讲什么?养生之道。是的没错,老子在这一章中谈了一个问题:养生之道。但是其实又不仅仅是在讲养生之道,因为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也就是老子的生死观,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道德经》第50章:惊讶!老子:道家的养生之道竟然是—不作死?

“出生入死”,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出生到入死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逃出。老子上来第一句就点明了这个道理。但是,“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生”是长寿的意思,“死”代表短命。长寿的人十个里面有三个,短命的人十个里面有三个,还有“人之生,动之死地”,本来可以长寿的,却把自己置之于死地的,十个里面又有三个,这是为什么?

《道德经》第50章:惊讶!老子:道家的养生之道竟然是—不作死?

我们说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极其珍贵的,每一个人都妄图长生不老,但是这个长生也是需要基础的。比如说身体的先天条件等等。老子说,先天条件好的人大概占到了三分之一,差的人也大概占到了三分之一,但是还有三分之一本身条件很好,但是却过早的失去了生命,这一点就很让人费解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老子紧接着就给出了答案。

《道德经》第50章:惊讶!老子:道家的养生之道竟然是—不作死?

那就是“以其生生之厚”,这句话可能不好理解。第一个“生”是动词,可以理解为追求、奉养的意思,第二个“生”就可以理解为养生。“厚”就是过分、过度的意思。也就是说原因就在于追求、奉养养生的事情做得过度了,反而把自己置身于了将死的境地。

《道德经》第50章:惊讶!老子:道家的养生之道竟然是—不作死?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人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盲目地寻求各类“丹药”,额外的去补充营养,大补恶补,这反而违背了自然规律,让生命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还有的人觉得生命短暂,应当及时行乐,想吃点啥吃点啥,想喝点啥喝点啥,胡吃海喝毫无节制,结果自然也是早早地结束了生命。

所以老子说这都是不对的,老子认为养生的根本之道就在于要尊重客观规律,要顺其自然,这才是长生的关键。

《道德经》第50章:惊讶!老子:道家的养生之道竟然是—不作死?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sì hǔ),入军不被甲兵”,老子说,我听说善于养生的人,懂得善待自己生命的人,在路上行走的时候都不会遇到凶险的猛兽,在战场上都不会被兵器所伤,在这里“兕虎”都是指凶狠的猛兽,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善待生命的人,从来都不会让自己陷入凶险的境地。

所以“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所以兕的角也就不会伤害到他了,虎的爪子也就不会伤害到他了, 在战场上兵刃也就不会伤害到他了。“兕”是古代的一种猛兽,据说有十分锋利的角,可以用来伤人。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为什么呢?是因为这种人根本就不会把自己置于凶险的境地,当然也就不会让自己的生命受到伤害了啊。

《道德经》第50章:惊讶!老子:道家的养生之道竟然是—不作死?

所以我们看老子的观点是,在养生方面,顺其自然,清心寡欲,清静以为天下正,正确地看待生和死,不把死亡当做是可以避免的事情,那么在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也能坦然的对待,这样反而更有利于生命的延续,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除了养生,在处事方面,也要尊重客观规律,淡然面对得失,保持平和心态,不可以“妄作为”,这样才能有所作为。这才是老子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智慧。

《道德经》第50章:惊讶!老子:道家的养生之道竟然是—不作死?

所以这一章看似是在讲“养生之道”,其实又不仅仅是讲养生之道。他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处世的道理,那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按道而行,顺应自然,凡事不要过分为之,否则就只能将自己置身于了危险的境地,与初衷背道而驰。用一句现代的话来表示,那就是“NO ZUO NO 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