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权谋残卷」张良明哲保太子(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权谋残卷」张良明哲保太子

权谋之术无所不在,大人物深人研究却闭口不说,从不将心得秘籍轻易示人这便是几千年权谋术盛行而此类著述却极少的秘密...此书所述之权谋案例,的确已至“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境界。

权谋残卷-筹谋卷

  • 造势者为智,善用势者为谋。
  • 谋定而思动,后发制人则胜机已握。
  • 善谋者从来不是依据道理,而是根据利害做出决定。
  • 注意强弱的变化。用己之强,来攻敌之弱。
  • 要偃旗息鼓、不事声张,如此胜机便大了。
  • 不要主动与人为敌,不要放弃修好的机会。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权谋残卷」张良明哲保太子

导语:故为其诤,不如为其谋;为其死,不如助其生,羽翼既丰,何虑不翩翔千里。

为他去诤谏,不如为他出谋划策;为他去死,不如帮助他找到一条生路。羽翼丰满了,又何愁不能翱翔千里呢。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权谋残卷」张良明哲保太子

人物

张良,字子房,祖上是晋国大夫,后来几代都做韩国的丞相。秦因灭韩国后,他变卖家产,寻求刺客,在博浪沙用大铁椎刺杀秦始皇,但误中副车。秦始皇下令追捕,他逃到下邳,改名为张良。

根据传说,张良在圯下得到了一位老人的奇书,据说他的智谋都是来自此书。

秦末张良参加反秦义军,先是在刘邦军中,随刘邦先后投项梁。进入关中咸阳,他力劝刘邦不要贪恋富贵,在鸿门宴上又为刘邦解危。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张良让刘邦烧掉栈道,以消除项羽的疑心、楚汉战争中,力主刘邦联合彭越、英布等人,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的主张,主张追击项羽,以免放虎归山,这一切保证了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的胜利。

刘邦当上皇帝后,一次对群臣说:

“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干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个人都是人中雄杰,但我能用他们,所以得了天下。“

西汉建立后,张良因功被封为留侯。高祖几次想废掉太子,但由于张良力保才没能实现。高祖死后八年,张良也因长期生病死去。


【事典】张良明哲保太子

刘邦当上皇帝后,宠信戚夫人。戚夫人的儿子如意被封为赵王,但戚夫人并不满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仗着刘邦宠信她,她缠着刘邦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如意。

刘邦的心里也慢慢活动了。他爱屋及乌,也喜欢如意。虽然大臣们极力劝谏,他还是一直想实现这一主张。

皇后吕雉是刘盈的生母,她心里为此感到十分不安。她知道,高祖一旦做出了决定,光靠大臣们劝谏是扭转不了局面的,况且大臣们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也并不致。她和亲信们商议,有人出主意说:

“这件事非留侯不可。留侯足智多谋,皇上事事都听他的。”

张良自从刘邦当上皇帝后,就以身体不好为由,很少过问政事。吕后就让自己的兄弟吕泽设计把张良劫了来,对他说:

“先生常为皇上出主意,现在皇上要换太,,先生就真的高枕无忧吗?“

张良说:

“当初皇上处于危难之中,还能用臣的计谋。现在天下安定了,皇上要换太子,是出于个人的情爱。像这种骨肉之间的事,我这样的大臣就是一百个也没有用的。”

吕泽一定要张良想办法,张良只好说:

“这种事情不是凭口舌就能争得了的。天下有四个人,是皇上没有请到的,这四个人都很老了,因为皇上对人傲慢,就逃到了山中,决定不再做汉朝的臣子。但皇上对这四人很看重,要真能不惜重金,叫能言善辩的人拿着太子的书信去请,请来了,就叫他们做客卿,时时跟随太子上朝,让皇上见到他们,可以有所帮助。

吕后就照他的话做了。

汉十二年,高祖病重,更想更换太子。张良去劝说,但没有起作用。

太傅叔孙通讲了一套古今的大道理,并以死相争,高祖假意答允,但心里却仍旧想换。

一天,高祖到了燕地,摆下酒席,太子陪坐。太子身后,有四个人陪作着,都八十多岁的年纪,胡子眉毛一片洁白。

于是,皇上奇怿地问:

“这几个人是谁呀?“

四个人就上前应对,他们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刘邦大惊:

“我一连几年都请你们来,你们一直躲着我,为什么现在跟随我儿?”

四个人都说:

“陛下总是爱骂人,我们不愿受辱。听人说太子仁爱忠孝,对人又很尊重。天下人没有不愿伸长脖子,为太子而死的,所以我们出来辅助太子。”

四人敬完酒,就都出去了。刘邦目送他们,叹了口气说:“羽翼已成,难以动摇了。“

太子没有被更换,全是凭着这四个人的力量。

镜鉴

明晰利弊,选准要害,才能解决问题。

释评

史书上说是靠四位老人保住了太子的王位,但这仍然是张良的谋划的结果。有功而不居,正是张良的过人之处。更换太子,从今天的角度看很难说是否正确,刘盈上台后被吕后篡权,吕后和她的家族一直把持朝政十一年,后来闹了大乱子,差一点把汉朝的江山掀翻了;要是如意当了皇帝,最坏也不过是这样的结果。刘邦不想让刘盈接替自己,除了笼爱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外,恐怕也是不愿让生性残忍的吕后有机会把持朝政。

当然,就事论事,在说服刘邦、保住太子的问题上,张良做得非常巧妙。他也当面劝谏,但适可而止,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情不是凭舌之利可以做到的。惟一可行的就是加固太子的地位、有贤人来支持他,并说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而死,能使汉高祖心动。如果换掉太子,真的天下大乱,这是刘邦决不愿看到的。作为统治者,江山总是重于亲情,像爱德华八世那样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国王毕竞是极少数。张良的计策,也算是釜底抽薪之计吧,在太子锅下面加了把火,就等于在戚夫人的锅下撤了把火。

至于叔孙通,不过是一位腐儒。谈论一通古今,又有什么用?英明的刘邦,难道连这些都不知道吗?在政治中做出一个决定,往往不是凭大道理,而是根据利害。连这点都弄不明白,还当什么太傅?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权谋残卷」张良明哲保太子

喜欢看故事的朋友欢迎关注、每天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