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历史小故事19:过瘾,爱放生的梁武帝,被讽假慈悲(历史小故事200字)

历史小故事19:过瘾,爱放生的梁武帝,被讽假慈悲

01、村妇有妙喻,刺史乃蛤蟆

本故事来自《魏书》卷八九,《北史》卷八七。北魏瀛州刺史崔暹,为人贪婪残暴,老百姓都恨之入骨。一次,他出外打猎时,曾独自骑马到了一个村庄。

他到井边给马喂水,正好有一个村妇在打水,他忽然心血来潮,信口问道:“崔瀛州怎么样?”

村妇不知道这人就是瀛州刺史崔暹,回答说:“老百姓不知犯了什么罪,竟然会摊上这么个癞蛤蟆刺史!“

崔暹碰了一鼻子灰,却又不便发作,只得悻然拉着马走了。

历史小故事19:过瘾,爱放生的梁武帝,被讽假慈悲

02、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本故事来自《世说新语·排调》。东晋时,由于桓温主政,谢安便有了隐居东山、终身不仕的志向,后来朝廷多次下达征召的命令,他估计自己已无法实现隐居的愿望,便去就任桓温的司马。

当时有人送给桓温药草,其中有“远志”。桓温就拿着远志草问谢安:“这药又名‘小草’,为什么一样东西却有两种名称?”

谢安没有立即回答。当时桓温的参军郝隆在座,应声答道:“这很容易解释,在山时就是远志,出山后便是小草。”以此嘲笑谢安起初隐居、终而出仕之举。谢安听后,面露愧色。

历史小故事19:过瘾,爱放生的梁武帝,被讽假慈悲

03、司徒有腿疾,鼎折覆公餗

本故事出自《南齐书》卷五二。南齐著名文士丘灵鞠,喜欢评论时人,有一次拜访司徒褚渊。褚渊没有起身相迎,只是歉意地说:“我这只脚有病,实在不方便站起来迎接。”

丘灵鞠一本正经地说:“脚疾也是很要紧的事情,您是一代鼎臣,可不能泼翻了鼎中的餗啊。”

餗,一种用碎米与竹笋做成的菜粥。《周易》鼎卦有“鼎折足,覆公餗”的话,意思是说大鼎折断了一条腿,把王公的食物翻倒了,是很不吉利的。鼎又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朝廷重臣就称鼎臣。褚是南齐开国元勋,位高望重,所以是一代鼎臣。丘鄙视褚的人品,故用双关语讥讽他。

历史小故事19:过瘾,爱放生的梁武帝,被讽假慈悲

04、武帝爱放生,被讽假慈悲

本故事出自《舌华录·讥语》。北魏大臣李谐到南朝梁访间,梁武帝带着他到处游览,在放生的地方,梁武帝问道:“你们国家也放生么?”

李谐敏捷地应对道:“我国不捕生,也不放生。”梁武帝听了,不禁红了脸,无话可说。

放生是佛教僧侣和佛教徒为了行善积德,专门购买小动物到特定的某个场所去放。用于放生的动物本是有人捕捉的,捉了再放当作善事显然是很虚伪的。而北朝人 却不破坏动物的自然生活,倒是真实的功德。相比之下放生太假惺惺,所以梁武帝才感到非常难为情。

历史小故事19:过瘾,爱放生的梁武帝,被讽假慈悲

05、魏收讥客自讨无趣,徐陵酬主对答如流

本故事出自《舌华录·谐语》、《陈书》卷二六。徐陵是陈朝著名文人,能言善辩,他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北魏。正好那一日天气很热,在欢迎宴会上,负责接待的北魏都尉魏收用嘲讽的口吻说:“今天这么热,是徐常侍把南方的暑气带来了吧!”

徐陵马上反唇相讥:“当年王肃(本是南朝人,因父亲被杀而逃到北魏)到北魏,帮助你们建立了礼仪制度。今天我到这里,你才懂得了寒暑冷热。”言下之意,是南朝人在开化北方人。魏收听了满面愧色,不好意思再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