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淮阳乡土故事:孔子及其弟子(一)

孔子在陈三年,陈州有关孔子的传说不少。下面又记几则:一则是孔子讨水的故事。一天,孔子游说来到陈国又热又渴,走到一个村庄,见一妇人正在井边打水。孔子叫颜回稍等一会儿,他去讨碗水喝。

“大嫂请了,天好热啊,我口渴得很,特来要点水喝,好吗?”

孔子彬彬有礼,站在离妇人不远的地方,慢慢说道。

淮阳乡土故事:孔子及其弟子(一)

妇人一看是孔子求水,有心为难他,呵呵笑着问道:“你是孔子?是借水喝吗?”孔子回答道:“是。”妇人说道:“我先出个题考考你,要是答对了,不仅让喝水,还有酒有饭呢!要是答不对,凉水也休想喝一口。”孔子自以为学问渊博,连连点头说:“行,行,请大嫂,快出题吧!”

妇人稍一想,把挑水的扁担往井口一放,问道:“你猜这是个啥字?”孔子看了,微微一笑,说:“井像一个口字,上面的扁担像一竖划,这是中间的‘中’字。”孔子说完就要上前喝水。妇人说道:“你猜错了。”孔子说道:“我猜错了?”妇人笑道:“不错,你猜错了。”“我哪里猜错了?”孔子一怔。“我在井边站着,就像一个单人旁。这是你孔仲尼的“仲’字。”孔子一听,满脸通红,水也不喝了,垂下头,十分难堪,灰溜溜地走了。

孔子见了颜回,把借水猜字的事讲了一遍。颜回听了,低头想了一会儿,然后对孔子说道:“老师在这里等一会儿,我 去叫她给你送水喝。”颜回说罢,就朝打水的妇人走去。

淮阳乡土故事:孔子及其弟子(一)

那女人担完水刚刚要走,见又来了孔子的徒弟,就放下挑子停下,瞟了颜回一眼,没理睬他。颜回上前对那女人说道:“大嫂,你好,麻烦了,我为老师讨碗水喝。”那妇人又把答题借水的话讲了一遍,颜回满口答应。妇人就把扁担横着顶在头上,双腿叉开,双臂平伸,对颜回说:“你猜这是啥字?”颜回看了,满有把握地说道:“这有什么难猜的,这明明是天地的‘天’字嘛!”妇人收了扁担,呵呵笑了,说道:“你也答错了。”颜回瞪大了眼睛,不解地问道:“你说啥,我怎么答错了?”妇人冷了脸,白了颜回一眼,强辩道:“你没看见,这‘天’字下面尚有一口井,这是个“吞”字。”妇人说罢,不再理睬颜回,挑水想走。

颜回走上前,赶忙拦住,说道:“夫人莫走。我也要出个题让你答答,你若答对了,我们甘愿一ロ水不借就走;你若答得不对,必借水让我们喝吧?”那妇人见二次取笑了师徒二人,就满不在乎地说:“那也好,你就出题吧!”颜回也把两腿叉开,双臂平伸,说道:“我也不用扁担作配搭,你就答答这是什么字?”妇人看罢,说道:“这是大小的大。”颜回反唇相讥,说道:“你也汉看见,大字下面还有一点呢。”颜回说着指指裤裆里,说道:“这是太阳的“太’字。”那妇人脸一红,骂了一声,挑着水走了。孔子到底也没讨到水喝。

淮阳乡土故事:孔子及其弟子(一)

第二则是孔子吃元宵的故事。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到处遭困,银钱都用光了。一日,孔子来到陈国,师徒走在大街上,饿得实在顶不住了。子路抬头一看,只见有个卖元宵的小店,TJ前挂了个牌子,上面写道:桂花元宵,每文十个。”子路饿前心贴后心,眉头一皱,想了个点儿,呼叫孔子去吃元宵。孔子回头白了子路一眼,不耐烦地说:“没钱,人家让吃吗?”子路嘻皮笑脸地说道:“尽管去吃,我有办法。”众人实在饿得难受,你子路说有法子,大家也顾不得多问,都进去落了座。子路在门ロ稍耽搁了一会儿,身子一闪也进门来了。

跑堂的过来,热情地招呼问道:“客官,请问吃多少元宵?”子路望他一眼,大大咧咧地回答说道:“我们这么多人,先吃八百吧,不够了再来。”跑堂听说一下子要八百个元宵,以为可碰到了大户,高兴得喊着走了。不一会儿,端来了八百元宵,众人一见,也不多问,狼吞虎咽地猛吃起来。不一会儿,八百元宵吃完了。子路笑着问大家还吃不吃,孔子明知没有钱,问子路说:“这八百元宵的钱咋付呀?”

淮阳乡土故事:孔子及其弟子(一)

只见子路不回答,只是嘿嘿老笑。孔子怕丢人,没银子不让走,又小声问子路,子路摆摆手,还是不叫问。这时候,跑堂的小二见他们已吃完元宵,忙来结帐。只见子路从发卡上取下一文钱来,扔给跑堂的小二结帐。跑堂的小二瞪大了眼,说道:“你们吃了八百个元宵,怎么只给一文?门口牌子写的明白,一文钱十个。”子路嘿嘿冷笑一声,站起来,一手拉着小二,一边说道:“那我看看你那牌子上到底咋写的?”

众人来到门口一看,跑堂的小二吃惊得大嘴张得合不拢。原来子路进来时在“十”字上加了一撇,“十”变成了“千”,子路让他找零钱,跑堂的小二气得说不出话。子路说道:“跟你不计较,零银不要了!”子路招呼一声,与孔子站起身要走,掌柜的老汉听到争论声出来了,问明情由,也没办法。孔子不好意思地对掌柜的老汉说道:“对不起,这样吧,今天我们也没银钱了,剩下的钱我以后付,为了今后不再出现这样的事,数字要写大写。”

孔子说着,写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的写法。掌柜的很感激,忙谢道:“承教,承教!”

淮阳乡土故事:孔子及其弟子(一)

第三则是孔子“清论会的故事”。孔夫子带着七十ニ弟子周游列国来到陈国。孔子银子不多了,正在发愁,抬头看见铺面门头挂着一个招牌,上写“清论会”三个字,一个小二在门前正在吆喝:“清论会赌输赢,赢了如数给钱,输了任凭名列圣贤学土,一概不留情面。”孔夫子自以为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不论什么,也不会输。于是,他就迈步踏进铺子。

小二一眼见是孔子来了,忙热情招呼让到院内会棚里。会主赶来,对孔子拱手笑着说道:“夫子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夫子来了,俺这小会那简直是蓬壁生辉呀!不知夫子为何到俺这个小会里来?”夫子也拱手答礼说道:“听小二吆喝,输赢是不论圣贤学士的,特来碰碰运气,赌赌输赢。

淮阳乡土故事:孔子及其弟子(一)

会主笑着说道:“岂敢,岂敢!在下哪敢跟大圣人清论?不过夫子既是来了,在下也要舍命奉陪的,那么请把银子摆出来然后发论。”夫子忙掏出二十两银子,摆在案子上,然后说:“自然是会主先发论了。”会主想了想,问,“夫子父母在吗?”“父母俱在。”“不远游吗?”“游必有方。”“夫子周游列国,整天东南西北乱转,谁会知道你一时在哪一方呢?”

夫子哑口答不上了。

会主立即将银子收人钱柜,招手说道:“再赌请下银子,不赌请自便吧!”

孔子没有了银子,只好无可奈何地走了。

淮阳乡土故事:孔子及其弟子(一)

出了会门,孔子看到前边来了一个人,手拄拐杖,一跛一拐地来到面前,拱手问他说道:“夫子今个也转到这里了?看你面色焦黄,心思不定,不知为了啥?孔子看是铁拐李大仙,料也瞒不过他,只好如实说了。铁拐李说道:“不要走,我还有二十两可以去捞一捞,赢了都给你。”一圣一仙进入会棚,银子摆上,还是会主发论说道:“大仙背上背的啥呀?”“背的是宝葫芦。”“宝葫芦内装的啥呀!”“装的灵丹妙药。”“灵丹妙药管治啥病呀!”“啥病都治。”“那么,大仙的腿怎么治不好呢?”大仙猛不防问到这个,也没想到答话,银子又被会主收去。

一仙一圣没法子,只好走了。

铁拐李发誓永不到陈国来了,所以陈国人以后占卦、扶乩只能请到吕洞宾,就是请不来铁拐李。孔夫子呢?没法,只好饿着肚子,和他的徒弟们七天没吃到饭。后来碰到个花子头(乞丐)范丹,借给他几粒母子米,才活着回到家里。

淮阳乡土故事:孔子及其弟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