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颐和园长廊找到了陶弘景——写于携程网上发表第800篇游记之际(描写颐和园长廊的作文)

作者:关裕年guanyunian(旅行家)

颐和园长廊找到了陶弘景——写于携程网上发表第800篇游记之际

颐和园长廊找到了陶弘景——写于携程网上发表第800篇游记之际

关裕年

在颐和园的长廊山,数百幅彩画把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描写的活龙活现,初步统计,这里的彩画基本描写了中国历代名人、小说、传说、神话故事……都历历在目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这样多的画作里,我看到了“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聊斋”、“封神演义”、“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以及“喻世明言”……所有的经典故事都用图画表现出来,在画里可以看见清晰的故事情节,真是妙不可言……

突然,一幅画吸引了我的眼球,一位老者的美髯公站在一座布置雅静的院落里,后面的太湖石、竹林以及池水的涟漪一一在目,池子旁边的石栏干示意院子很大,旁边显露出来的水榭也极具装潢之优雅……旁边站立一位年轻人,似乎在请教什么问题,……松树,是这幅画的最主要的内容,仿佛听到了松涛之声,可是这幅画又想说明了什么故事情节呢?

回到家里,开始查找有关内容,终于在《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对照图画找到了这幅图画的解释,原来画里讲述的是南朝时代的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陶弘景。这个人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2012年四月二十号,我在携程网上发表过一篇《40年前在陕西耀王山抄录孙思邈的“海上方”》,其中有一段42年前我在药王山抄录的一段话:“药王山,传说是唐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而修的庙宇。山上片片松林翠柏,庙宇高大,有龙盘虎踞之势,石碑林立,上面镌刻着无数药方,人们不远几十里来此抄写。庙宇中有中国十大名医泥塑,他们是:

仓公:发明病史秦公元前215年;

扁鹊:发明麻醉剂秦越公元前第六世纪;

华佗:外科圣手三国141-208年;

张仲景:汤剂宗师东汉150-219年;

皇甫谧(mi):针灸东汉215-282年;

王叔和:脉学东汉210-285年;

葛洪:炼丹术西晋281-341年;

陶弘景:审订中药宋452-536年;

雷公:曾与黄帝讨论医学理论;

轩辕:中华民族之祖。”

唯一可以看出,当年我在抄写石碑的时候,位于陕西铜川(就是过去的耀县)药王山的碑帖就早已把中国的有关医术方面的历代权威都已经是写的很全面了,只能说,即使是几十年后的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对此知识不是太了解,或者是极度的知识缺失。

陶弘景生于江东名门。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陶隐居集》等。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陶弘景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

陶弘景对化学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消石也。”所谓“紫青烟起”是钾盐所特有的性质。陶弘景这一记载﹐是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

这里,我要说,在携程网上经常可以看到的驴友的游记和攻略文章,在驰骋旅游这个大题目下,有多少历史典故、历史渊源以及历史掌故都可以在历史景观之中润物无声中被浸润,我们在其中应该多多学习,多多发扬,为自己生活在如此历史悠久的国度而自豪。在此旅游活动之中,爱护祖国的一山一水,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写于我在携程网上发表第800篇游记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