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千家诗心解(194):“采药”“题诗”两不误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宋·苏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题目‬应读成‬: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秀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报本禅院:在‬嘉兴陡‬门‬。苏轼‬出任浙‬江时‬,曾三次到访‬此‬寺‬。乡僧:同乡僧人,即文及长老‬。文长老‬:文及长老,报本禅院住持‬。忘言‬: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千家诗心解(194):“采药”“题诗”两不误

本‬诗前半部分‬表现多年‬在‬外奔波‬的牢骚‬和‬对‬家乡‬的思念‬,“万里家山一梦中”同‬昨天‬《‬龟山‬》‬“身行万里半天下”同工异曲。吴音渐已变儿童”,当然不应该解释为乡音渐渐变成儿童的声音,而是说‬自己的话音已逐渐改变了孩提时代天生的乡音。这比“乡音‬未改鬓‬毛‬衰‬”更惨‬!

怎样排解乡思呢‬?诗人发挥他‬极其拿手的李太白‬风格‬,说自己在‬报本寺‬三次‬遇到一位‬同乡僧人,每次‬都‬同‬他作‬终日长谈‬,便觉得眼前‬天空‬中‬乌云‬似乎被‬家乡‬峨眉山‬的‬翠绿一扫而空‬突然变得‬格外清沏‬澄明‬了‬:

便觉峨眉翠扫空,

简直是天外飞来之笔!

?千家诗心解(194):“采药”“题诗”两不误

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一种非常‬复杂‬矛盾‬的心情,而‬将这种矛盾心情用‬28字‬归纳‬出来‬非大手‬笔‬不可

首‬先他将长老‬的‬“忘言有道”同自己‬的“‬搜句‬无功”作了对比,表面上似乎对自己‬汲汲于雕虫小技表示‬懊‬悔‬,早应该像‬文长老‬那样‬潜心佛理、脱离苦海,但是万万‬料不到的是,诗人在结尾‬却‬转出‬这样‬两句‬: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千家诗心解(194):“采药”“题诗”两不误

古人‬说‬“采药”‬,实际上‬是说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李白《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托‬些,吾将采药於蓬丘!”天台‬是‬浙东名山‬,也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所以‬苏轼‬说“天台”,等于‬李白说‬“蓬丘”(‬蓬丘‬即‬蓬莱‬,神话中的仙境‬‬)‬,说‬去‬天台‬采药‬,分明‬是说‬去天台‬皈‬依‬佛门‬,但‬即使去天台‬采药‬,我还更要把‬诗歌‬题满‬浙东——强烈表达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自豪‬!一生一世‬也不改写诗‬的本行!

?千家诗心解(194):“采药”“题诗”两不误

谢谢阅览!明续《千家诗心解(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