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武当山著名道教名人(武当山道教武术院)

武当山在其道教产生之前就有道家名人及修炼家,主要有:

尹喜

即关尹。《总真集》记:关令尹真人,西周康王之大夫。姓尹名喜,号文始先生。当周之末,大道将隐,预占紫气西迈,有道者过之,出为函谷关令,未几太上度关,喜执弟子礼迎拜,授之道德二经。约后会蜀之青羊肆,托疾不仕,隐居谷内,后入蜀,归栖于武当山三天门石壁之下,石门、石室,喜之所居,古有铜床玉案,今无之矣。以其所居名曰尹喜岩;涧曰牛槽、青羊涧,皆太上神化访喜之地。有关关令尹喜其人其事,史册记载甚少。至于尹喜到武当山隐居之事,仅南朝郭仲产的《南雍·州记》有云:“武当山有石门、石室,相传云尹喜所栖之地。”这表明早在魏晋时期,武当山道士已将老子和尹喜奉为本山神仙。

载孟

椐葛洪(283—363年)的《神仙传》记:戴孟、本姓燕,名济,字仲微。后汉明帝(58—76年)时人也。入华山及武当山,受裴真人玉佩金铛经及石精金光符,复有太微黄书,遂能身轻如燕,周游名山。《郡国志》云:汉武帝时殿上将军戴孟。后汉武帝遣他入武当山采药,弃宫学道,号称孟盛子。因落帽于武当山峰之上,故此山得名“落帽峰”。

马明生

《总真集》引《神仙传》记:姓马,字君贤,号明生。得太阳神丹之秘,丹成,服半剂周游人间。架屋从徒,与俗无异。不过三年,夫妇辄易其处,今五龙观自然庵即其隐处。武当山五龙宫有炼丹池,自然庵,《图记》载:马明生故址,所炼太阳神丹及炉灰尚存,非铁非石。

阴长生

《仙鉴》记:阴长生,新野人。汉和帝永元八年(96年)三月已丑立皇后阴氏即长生之曾孙也。少处富贵之门,而不好荣位,潜居隐身,专务道术。闻有马明生得度世法,乃入诸名山求之,到南阳太和山(时武当山属南阳郡)中得与相见。乃执驭仆之役、亲运履舄之劳。明生不教以度世之道,但旦夕与之高谈荣华当世之事,治国园圃之业。十有余年,长生未尝懈怠。同时有共事明生者十二人,皆恚而去,独长生永敬弥笃,而明生数因言语得失之际,屡责骂之,长生乃和颜悦心,奉谢不及。如此积二十年,终受《太清金液神丹经》,并入武当山石室中合丹,《元和郡县志》武当县条云:“阴长生于此得仙。”武当山五龙峰下现已发现“长生岩”,即当年阴长生修仙合丹的石室。

谢允

上清派道士,《真诰》陶注:“谢允,字道通,历阳人。小时为人所略卖,往东阳,后告官被诬,在乌阳狱,事将欲入死,夜有老公授其符,又有黄衣童子去来,于是得免。咸康中,至襄阳入武当山,见戴孟,即先来狱中者,因是受道。又出仕作历阳、新丰、西道三县,年七十余犹不老,后乃告终也”。谢允少英毅,曾任罗邑宰,博览群书,尤精道术,政事廉能,有遁世脱尘之志。晋太康中(258年)辞官入道。西上武当山受道于武当道士戴孟,得玉佩金珰经,石精金光符等古上清派经书,并结茅石室,不数年,得冲寂之妙,能飞行绝壁,后羽化。故武当山亦名谢罗山。

吕洞宾

即吕祖,唐蒲州人,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列仙全传》卷六谓其两举进士不第,年六十四,游长安酒肆,遇钟汉离,求度世术。云房十试洞宾,皆不为所动,乃携洞宾至终南山鹤岭,传以上清秘诀。上清既得道,兼明天遁剑道,乃历游天下,自称回道人,试灵剑,除蛟龙,行化度人,后乃仙去。武当山旧志称吕洞宾曾游历武当山,并收有吕洞宾《题太和山》诗文石碑一通,诗文见“南岩”条下。

陈抟

北宋初著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安徽省亳县)人。后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北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据《宋史》本传称,陈抟有拨乱济世之志。后唐长兴年间,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九石崖,服气辟谷二十多年,诵读易经。《总真集》载:炼丹池、自然庵,按《图记》,马明生故居,陈希夷次居之此处,感五炁龙君,授以睡法,得画前之妙。如今在五龙宫尚存陈抟诵经台、炼丹池、自然庵遗址,并在五龙宫、灵虚岩等处供有陈抟仙象,南岩皇经堂墙壁上还刻有他亲书“寿福”二个大字。后陈抟移居华山,留下很多道家著作和诗文,享年118岁。

张守清

名洞渊,号月峡叟。峡州宜都(今湖北宜昌西北)人,是元代武当道教最著名的道士。他继承武当派、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等道派之长,创立了以武当山为本山,以崇奉玄帝为主要信仰特征,以清微派道法为主体的新武当派。他不仅致力于宫观建设,而且广收门徒,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开始,苦心经营二十余年,创建南岩天一真庆宫。延佑元年(1314年)朝廷授为“体玄妙应太和真人”,命他管领教门公事。后退隐清微妙化岩。

张三丰

据明宣德年间所编《大岳太和山志》和《明史·张三丰传》记载,张三丰名全一,字玄玄,号三丰,辽东懿州人。其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或处穷山,或游闹市,嬉嬉自若,旁若无人。明洪武初年入武当山,拜玄帝于天柱峰,并遍游诸山,搜奇揽胜。后命丘玄清住五龙,卢秋云住南岩,刘古泉、杨善澄住紫霄。又在展旗峰北陲卜地结草庐,供奉玄帝香火,名曰“遇真宫”(永乐十年改建为玉虚宫);另在黄土城卜地结草庵,名曰“会仙馆”(永乐年间改建为遇真宫)。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张三丰拂袖长往,不知去向。次年朝庭遣使觅之不得。明天顺三年(1459年)朝命赠为“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了三丰派,后多派承传,久盛不衰。其主张古今宗教仅正邪两派,所谓佛、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修人,其趋一也”。又称“一阴一阳之为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后人编有《张三丰全集》收入《道藏辑要》。张三丰不仅内丹造诣甚深,而且武功高强,开创了武当内家拳,传有“张三丰太极十三势”,此后的各派太极拳,均由此演化而来。

李素玺

字幽岩,号明始韬光大师,河南洛阳人。生于元末,自幼业儒,不喜荣达。弃家入武当山五龙顶,粗衣粝食,枕石漱流。好读《周易》、《道德经》,明其理。明洪武初年度为道士,住持五龙宫。后退隐于自然庵,不与人交往,敛光守默。永乐三年(1405年),忽见古榔梅树开花结果,知为丰年之兆,遣道士易本中等献贡皇上,赐银40锭;次年榔梅又结果,再进贡,又得赏银40锭。同年诏素玺入宫问理国治身之道。礼待甚厚,赐还本山,羽化后在五龙宫榔梅台为其立碑,并将成祖赐给他的二道敕书刻石,记其事。

徐本善

号伟樵,河南杞县人,生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幼习儒学,聪明过人。及长入道,拜武当龙门十四代王复渺为师,为龙门派第十五代传人。徐本善曾跟随师爷杨来旺修复武当诸宫观,立志振兴武当道教。后到南阳玄妙观受戒,名登榜首。光绪二十年(1894年)回武当山后为全山总道长,清理教务,制定道规,使全山道教重见生机,外出道士逐渐返回各宫观。并率道众垦种荒田,四方募资,维修宫观,新造朝天宫至金项新路一条,约十华里。

这一时期,武当山培养了一大批道教人才,如胡合贞、刘理山、王理学、梁合启、冷合斌、水合一、段合烟、李合林等。民国二十年(1931年)四月,贺龙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驻武当山,徐本善率徒众五十余人迎至紫霄宫东大门,主动腾出西道院,作为红三军后方医院,并派徒弟水合一、罗教培等协助医院医治伤员。还教授贺龙一套武当山秘传内家功——太乙五行拳,与贺龙结下深厚友谊。贺龙率部转移时,曾赠其黄金2斤,亲出楹联相赠:“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西去云腾霄。”1932年,以国民党民团营长马老七为首的一帮土匪得知此事,领匪众上山威逼徐本善交出黄金。徐拒不交,以拳相搏,匪帮败退。数日后,徐本善路过万松亭,中匪埋伏,被杀。徐本善尸体葬于紫霄宫东天门外陈沟湾。

王教化

河南省郑州人。幼年家贫,曾做长工,青年时到武当山出家,拜郑合玉为师。出家后虔诚奉道,克勤克俭,素以艰苦耐劳受赞,并升管库。1931年贺龙率红三军进驻武当山时,他为红军伤员端茶送饭,尽心护理,后受道总徐本善安排,专职侍奉柳直荀(化名郭凡)同志。红三军撤走时,送其银元35块,他一直珍藏到1950年送到丹江口市统战部。1953年贺龙同志因关心为国家为革命做出贡献的道长,还特地电信问候。此后王教化被选为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在其主持下,武当山于1984年6月23日成立了“武当山道教协会”,并任名誉会长。

王教化虽身居要职,但一直粗茶淡饭,抱元守一,把几十年节省下的钱,全部捐助修复宫观和培养年轻道人,其高风亮节,为后人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