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被褐”表象迷人眼,何以辨知真“怀玉”?

近日的一个下午,青羊宫老庄书院三楼讲堂时不时传来阵阵愉快的笑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于国庆教授正在跟大家讲解《道德经》。

这是老庄书院“一起读《老子》”系列课程的第24讲,章节为第七十、七十一和七十二章。

作为老庄学说的研究代表之一,于教授层层递进、活泼生动地讲解了这三章的内容,重点从知“怀玉”,到“知不知”,到最后知“自”,颇具广度与深度。

“被褐”表象迷人眼,何以辨知真“怀玉”?

于老师授课现场 源 | 青羊宫

“被褐”表象迷人眼,何以辨知真“怀玉”?

在阐述了第七十章的整个文字含义后,于教授重点分析了“被褐怀玉”。

首先,“被褐”不是指故意穿着破旧显示自己的弱势,而更接近“浑然无别于众人”。“怀玉”可以理解为内有其宝,与众人迥然不同。“被褐”之人不一定怀有美玉,内有其华则无需外扬,而刻意包装并不能内充其实。

其次,这块美玉是否需要深藏,则需根据具体环境顺其自然地操作。“追求道,首先要怀玉。”于教授强调。“类似于以柔克刚中的‘刚、柔’,都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达,是一种操作的具体展现。”于教授提倡:“而如今社会需要榜样时,‘怀玉’则需要以显化的形式存在,让后继者感受到希望。”

“被褐”表象迷人眼,何以辨知真“怀玉”?

怀玉显化 源 | 昵图网

更进一步延展来看,在学习新事物时,“要思考自己是不是只学到了‘被褐’的表象而没学到精髓,例如某些听起来过瘾但没实际用处的鸡汤。”于教授进一步举例“名师(书)”不等于“明师(书)”,高大上的头衔再多,也不一定真的“明道”。

他总结:“我们需要透过‘可道’的表象,而最终见‘道’的实质。

此外,在本章中,对于“道的存在本是理所当然、易知易行,但芸芸大众实行起来却是莫知莫行”这一现状,于教授解释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原生家庭’,因而各自缺点并不一致。只有克服属于你自己的缺点时,才能‘易知易行’。”他认为,只知“被褐”、过于形式化、未能知行合一,大道亦是“莫知莫行”。

可知“知不知”有四种解释?

谈到“知”,在接下来的七十一章里,“知不知”有以下四种解释:

  1.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
  2. 知道,却不认为自己知道
  3. 我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
  4. 应以“未知时的方式和态度”来对待曾已知的内容

于教授着重指出,第 4 种理解不一定是老子的原意,属于一种延伸的解读,可用以启发思路。

以更加成熟的心态对待曾经认识的事物,例如反复阅读经典著作。”于教授举例“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前者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去理解六经的本义,而后者是运用六经的话来阐述自己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次新的理解和成长。

“被褐”表象迷人眼,何以辨知真“怀玉”?

老庄书院一楼迎仙庐的《道德经》屏风 源 | 青羊宫

于教授还开玩笑地说,对待配偶也应该是这种心态,“例如我妻子,相处这么多年,似乎已经足够了解,但实际上我总会在她身上发现更多更好的东西,不断地重新认识她。”隐隐“秀”了一把恩爱。

对于另外三种解释,于教授总结:“个体是无法穷尽所有知识的。如果以自己知道得多而产生优越感,缺乏谦恭心和敬畏心,就可能使自己陷入思维的桎梏,在面对未知新事物时将无所适从。”

怎知“自”从浪花水中寻?

“自知而不自见”,从“有所不知”到“自知”,那么这个“自”的维度在何处?于教授在七十二章中进行了着重探讨。

“自我”不断变化、更替,如同一辆不断被更换零件的汽车,那现在的自我还是曾经的我吗?而当“自我”不断消解,例如临终时“我”即将消失,去除一件件属于自己个性化的东西后,最后还会剩下什么?“我”是谁,从何而来?于教授指出了对自我正确认知的困难和局限性,并进一步分析认为,如果要找到自我本性,需与道合一,要理解人是道的一种显化

“道是一种规则,也是一种约束,自我与道之间,犹如波浪和水的关系。”于教授解释道,“波浪由水产生,每个波浪都不一样,但都顺流而行,道法与自我之间,其实是相互浸染的,类似太极图案的关系。”于教授指出,要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找到道法,但又不能完全成为一个规则而失去自我的界限。

“被褐”表象迷人眼,何以辨知真“怀玉”?

波浪与水 源 | 昵图网

此外,于教授还认为,《道德经》尽管成书于几千年前,但其高度和深度,足以在新体系下诠释未来几十年乃至更久远的世界,道教文化需继续韬光养晦,以便在将来大放异彩。

短短两个小时里,于教授在引经据典时,不断穿插风趣的案例,时间转瞬即逝,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春节后,老庄书院将继续举办相关讲座,敬请关注~

文字 冬青子、刘倩
排版 冬青子
责编 青藤道长

投稿、咨询,欢迎联系老庄书院:laozhuangsy@163.com

青羊宫简介

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古称“青羊肆”,三国时又名“青羊观”,兴盛于唐朝。历宋、元、明、清屡经沧桑兴废,至今仍基本保持原有规模。其得名,据唐代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介述:古时,“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题名汉·扬雄《蜀王本记》亦曰: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太上老君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君端坐莲台,为尹喜敷演道法。自此,青羊宫便成为老君传道、神仙聚会的圣地。因此,自古以来就有“青羊宫里会神仙”的传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