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药王神洞大铁钟考释

吴胜利

渭南市博物馆馆藏着一尊药王神洞大铁钟,它是当年博物馆开馆时借调澄城县博物馆的一件重要文物。有关这口大铁钟的历史信息,两地博物馆均未见描述。为了搞清其历史渊源,今天试做考释。

此钟为生铁铸造,外观精美,神态庄重,工艺精湛。通高105公分,口径76公分,重量175公斤。钟顶做钮状,洞孔中穿。钟口外开八页,每页铸有八卦爻符,代表了乾、兑、坤、离、巽、震、艮、坎。顶部与口页之上饰有乳钉与花状纹饰。钟径上方环铸“皇上万岁,太子千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十六个大字。钟体素面,竖铸铭文:“维大明国陕西西安府同州水县长宁乡守信里南羌生村。药王神洞铸造钟,一重三百五十斤。祈保会众信人等各家吉祥如意者。”“万历二十六年九月吉日造。金火匠白世高男白应仓。信士人赵进支。”另铸功德人姓名若干。

根据铸文可知,该钟属明代万历年间,原陕西西安府同州水县长宁乡守信里南羌生村,道教众信徒捐资铸造的药王神洞钟。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距今四百多年。据查,大明西安府辖有6州,即商州、同州、华州、耀州、乾州、邠州(彬县)。六州又辖31县,分别是长安、咸宁、咸阳、兴平、临潼、泾阳、高陵、鄠县、蓝田、盩厔、三原、渭南、醴泉、镇安、雒南、山阳、商南、朝邑、郃阳、澄城、白水、韩城、华阴、蒲城、同官、富平、武功、永寿、淳化、三水、长武。同州,指的是今天的大荔县,而隶属于同州的“水县”,明史上并无记载,经查核各种史料亦无出处。

大荔县城以东15公里黄河右(西)岸上,曾设朝邑县。朝邑在春秋时称蒲关,至1958年并入大荔县之前,其间名称虽频频更迭,但并未见“水县”字样。朝邑黄土坮地之下的黄河滩,在上世纪初期建有平民县,后归朝邑县。大荔以西与临渭区相邻的来化塔位置,汉初置莲勺县,隶左冯翊(治所在大荔),历史上存在时间为811年,其间未曾更名。大荔南部和华阴市隔渭河相望,之北与澄城县接壤,不存在另设县治的必要。由此可见,历史上大荔周围并未发现有“水县”的存在。

白水县,县名里倒是有个水字,位置偏向西北,明代一段时间虽属同州辖制,但白水作为县名久矣。铁钟铸文“水县”两字前后字间均匀,相隔连贯,“水”字前并未发现有“白”字字样或残痕。再说了,金火匠在铸钟时也绝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县名给铸错。故说“水县”也非指白水县。

那么“水县”的位置究竟在哪里?铭文中载“水县长宁乡守信里南羌生村”。今天澄城县长宁河附近有个村庄叫作长宁村,归澄城县的冯原镇管辖,铁钟当时也是在澄城县境内被发现的。那么“水县长宁乡”会不会与这里有关?如果明代的“长宁乡”与今天的长宁村相符合,那么“水县”的位置肯定也不会太远。

冯原镇位于澄城县西北32公里处,北依黄龙山与陕北相连,南濒洛水与蒲城相接,东隔长宁河与本县刘家洼、王庄、安里三镇相望,西临马村河、孔走河与白水县毗邻。这里地处澄城县、白水县、黄龙县三县交会,北依青山,三面环水,距离三县又最远,历史上也常常以此地为兵家必争之地。或重兵把守,或设置城郡,为了便宜管制,明代极有可能在此处设立县治。

王官城遗址,在冯原镇西南方向原善化乡居安村,是一处从新石器时代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复合遗址。周秦时期有“百里为王”之封,相传王官城后为秦国王侯封地,曾于此设立都府,邻近的建都村村名也由此而来。战国时期,还在冯原设置过淤泥古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又在冯原就近的长宁河南(今洛城村西)设置过长宁县。长宁县历时15年,至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撤销。纵观历史过往,冯原此处具备了设县的必要,同时也具备着设邑置城的条件。江山易改,地貌难迁,既然长宁河至今悠然长流,那么唐代的“长宁县”、明代的“长宁乡”、今天的长宁村,也因长宁河之故,自然就一脉相承了。

现今与长宁村相邻的村庄有:吉安城村、迪家河村、太极村等。而太极村中的“太极”二字,又明显出于道教。这便又应对了“药王神洞钟”的宗教条件。

铭文中还提到“守信里南羌生村”。“守信里”虽无从考起,但“南羌生村”尚可溯源。“羌”,百家姓里并没有羌姓存在,所以这里的“羌”并非指姓氏而言。据考,“羌”源于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羌族。他们以游牧为生,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西南等地。大荔县的羌白镇,始于东汉光武帝建武时期 (公元25—55年),迄今已1960多年。《徙戎论》载“……羌人请徙冯翊。”冯翊在汉代时,治所就设在今天的大荔。据查考,羌族曾在今羌白镇这一代繁衍生息。其部落首领,羌王白纳目希汉居住在此地建有都城,故名“羌白”。羌王冢在今大茘县羌白镇正西2.5公里处,冢高约34米,围越百步。至明代,朝廷在这里置羌阳乡羌白里,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改之为镇。

既然羌王白纳目希汉曾以羌白为都,那么周围肯定也有其族人和后裔居住。而长宁村刚好就在羌白镇之北方向的洛河与长宁河之间,南北直线距离并不遥远,近于王都羌白。羌王部落子民完全有可能散居于此,合乎铁钟铭文“南羌生村”的记载。

至此,笔者认为:明朝万历二十六年,铁钟记载的“水县”名称之中的“水”字,意取了洛河、长宁河、马村河、孔走河,三面环水的水而得“水县”名。县城位置应设在今天的澄城县冯原镇附近。

今天的长宁村与唐代的“长宁县”、明代的“长宁乡”一脉相承。长宁村周边存有明代当年的“守信里南羌生村”。澄城县在明代隶同州,“水县”亦是,故而铁钟铭文才有了“维大明国陕西西安府同州水县”的记载。

“药王神洞铸造钟”中的药王,指的是孙思邈。孙思邈(公元541—682年),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他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誉望。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终于完成了《千金要方》。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孙思邈年高多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与世长辞,享年141岁。后被尊称为“药王”,道教弟子尊“妙应真人”而洞奉。所以铁钟被“会众信人”铸就“药王”字样。

玄武庙青石殿位于合阳与澄城县之间的王村镇。该殿为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创建,早神洞钟22年。青石殿为纯青石大型建筑,选址在大峪河东塬畔的土岗上,岗顶面积约700平方米,四周筑有护墙,称为“山院”。进山门后有5孔砖砌窑洞,分别是三官、玉皇、药王、雷神、三清诸神。

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上有药王洞,华州区蕴空山禅院有药王洞、孙堡村上清观有药王洞,澄城县尧头镇锁头村亦有药王洞。铁钟铭文中的“药王神洞”当属此列,属“南羌生村”教会众信人所建造。

钟最早见于乐器,在商周时期为王权、诸侯和达贵所独有。之后用途逐渐发生了演变,被移于县治、道观与寺庙。道观钟属于法器系列,有庄严、警示、通玄、乐耳、计时等作用。

元代渭南明光原上,泰宁宫铸的700公斤大铁钟,每日清晨,大钟一鸣,方圆十里得闻,成了渭南八景之“泰宁晨钟”。由此也赋予了“壮一方景观”的作用。

《史记》:汉朝“天明击鼓催人醒,入夜鸣钟催人息”的记载。后经历朝演化,至清代钟基本上成了人们时辰计时的来源。一夜被划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两个小时。黄昏戌时(19-1点)称定更,亥时(21-23点)为二更,子夜(23-次日1点)为三更,丑时(1-3点)为四更,寅时(3-5点)为五更。每日“始于暮鼓,止于晨钟”。

春秋战国时期,诸多方国旧址遗失。临渭区蒲阳40万平方米的汉代遗址,至今难以定名。“水县”作为明代一方县治,遗址具体位置虽不确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新信息不断地产生,“水县”也必将像梁带村、刘家洼古芮国一样被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渭南市博物馆这尊“药王神洞铸造钟”,目前虽说出地不够详尽,但它却成为研究明代道教文化的重要物证。同时也将为研究地域文化,尤其是羌族人文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