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王桂云

1899年,尉礼贤来中国青岛传教,为基督教同善会牧师,逗留至1921年,在华时间长达22年之久。在青岛度过他旅华生活的重要时期。尉礼贤要按照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接触周围的百姓。为此他为平民办实事。首先热心兴办学校和医院,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而今的青岛九中,它的前身便是由尉礼贤于1901年建成的礼贤书院;尉礼贤夫人美懿后来主要从事中国女童的教育,1903年她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美懿书堂,1911年又兼并了淑范女学堂。卫礼贤夫人主持的这所书堂,和礼贤书院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礼贤中学一样,也后来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青岛文德女中。由于尉礼贤“办学有功”,他被清廷赏四品顶戴。他的两位妻妹也都前来执教,岳父的一个侄子来他的医院工作。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尉礼贤一到青岛便潜心学习汉语,钻研中国的经典。作为传教士,他没有传播基督教义,也没有发展一个教徒,却成了孔夫子的信徒。却以热衷于学习和研究与传播中国文化而著称,曾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他先后翻译了《论语》、《老子》、《道德经》、《列子》、《庄子》、《孟子》、《大学》、《易经》、《吕氏春秋》、《礼记》等。他对中国经典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能沉下心来孜孜不倦地钻研。他往往凭借直觉感受中国古人:“通过漫长的时间隧道,穿过对他片言只语评论的迷雾,孔夫子突然出现在我的身旁,是那样的高大伟岸,又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我翻译他的谈话,时时又为其话语的现实性而深受感动”。”他除翻译而外,他还写了诸如《中国心灵》、《孔子事略》、《中国哲学》、《中国经济心理》等十余种专著。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尉礼贤非常关注道教文化,在翻译《道德经》、《老子》、《列子》、《庄子》等道教经典著作,时常与崂山道士往还切磋,崂山下清宫赠予“化雨东陲”匾额。尤为重要的是:他在全真道家龙门派的祖庭胜地崂山接触到了正宗的全真道教。在崂山发现一部道家内丹典籍《太乙金华宗旨》,便由尉礼贤翻译传到欧洲。尉礼贤所译《太乙金华宗旨》也是青岛岁月的一个纪念,1929年出版后再度引发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精神的原发性的关注,心理分析大师荣格视之为“卫礼贤给我们带来的福音”。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尉礼贤的“名气”,实事求是的说,主要是来自他翻译《太乙金华宗旨》。尉礼贤被道教那深奥的玄理和真实的修证所着迷,他在中国22年,学到了道家全真派的正宗修炼方法。回德国后,他将《太乙金华宗旨》翻译成德文,取名为《金花的秘密》,由他的好友著名心理学鼻祖卡尔荣格为是著德文版作序。这部道家经典被翻成德文后,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关注。《金花的秘密》又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朝鲜文等多种文字。近年来,依据《太乙金华慧目养成生功》,由王魁溥教授还编译成日文的《慧目养神功》,连载于1992年8月至10月日本东京《气功杂志》。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尉礼贤在《中国心灵》里,有许多与崂山相关的文字。如在《崂山之梦》里,专谈崂山的神密。辛亥革命后清朝的达官显宦纷纷来青岛避难,其中不乏像劳乃宣这样的名宿硕儒。尉礼贤和他的结识颇有些神话色彩:我梦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蔼然长者,向我走来。他自称崂山,他想将崂山中的秘密告知我。我向他鞠躬致敬,刹那间他却倏而不见了。不久,德国青岛总督便介绍劳乃宣充当他的汉学老师。尉礼贤说劳乃宣和他梦中的老者分毫不差。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劳乃宣(1843年11月4日—1921年7月21日),曾任京师大学堂的总监,还是著名的音韵学家,尉礼贤对他执弟子礼,并养老送终。在劳的帮助下,尉礼贤穷十年之功将《易经》译成了德语。他们二人是这样合作的:劳先一句句讲解,卫一一记录。然后他参考《易经》原文,并根据记录,将其转换成德文,而后他又把德文译文还原成中文,念给劳听,得到劳的首肯才算罢休。从中可以看出,他翻译态度之认真,译文之可靠。另如他谈及张士珩云:我们圈子里的另外一位道学家是那位前兵工厂厂长,他和老道长极为不同。由这样的一个人担任这样的一个职务,这也只可能在中国发生。而且,他居然把厂子经营得很好。他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学者,在中国文学方面学识渊博,罕有人能与之匹敌。除此之外,他还和所有的学者一样,是一位儒家学者。为了在生活中有更好的行为,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道家式的冥想。而且,一旦听说有人能对他的努力有所帮助时,他就尽力去结识。他对山岭和石头有一种偏好。根据中国哲学,山是有生命的存在,它无声地活动着。一座山能喷云孕雨,让草木覆盖着自身,而且所有这些生命都能在山中寻找某种目的和意义。因此山会慷慨赠与但是却寂静悠远。一代一代的生命都从山那里各取所需,然后逝去。这就是为什么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青岛附近的崂山正是一座道教名山。在山上风景特别优美的地方,你时不时会发现有石椅,有时还会发现凿刻在岩石上的警句。当你凑近去看时,会发现那出自我们的兵工厂厂长之手。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一晚上都难得听他说几句话。但他聪明理智,能够明了发生的所有事情。他个性极强,意志坚定。尽管他写得非常不错,但却很少动笔。因为一旦要写,就必须是精品,以便能流芳百世。当时张士珩寓居青岛,非常热衷到崂山问道。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尉礼贤(1873-1931) 德国人,原名理查德·威廉,来中国后取名卫希圣,字礼贤,亦作尉礼贤。他出自德国劳动阶层家庭,在大学和神学院学习结业后任教会牧师。1899年5月12日,他受基督教同善会的差遣从上海抵达青岛,协助花之安(福柏)布道。1914年,德日易帜后并未离去,直到1920年归国。

尉礼贤来华,最初在高密一带传教,创办同善医院,地方领袖单姓士绅捐助200亩土地,并赠予“善人”匾额。

1899年德国殖民政府修建胶济铁路、收民地迁移坟屋。高密芝兰庄村民要求多开涵洞、以免水患,德国兴建公司置之不理,村民武力阻止,遂发生冲突,德方拟出兵镇压,经尉礼贤与青岛华人商会领袖傅炳昭出面居中调停,双方让步,其事始解。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传教士卫礼贤在青岛留下了不少有纪念意义的足迹,特别是创办礼贤书院一向为人称道。实际上,他为这座城市注入了一种非凡价值由于他的译经活动,青岛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东学西渐的一大桥头堡,在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对话中青岛获得了话语权。1898年,胶澳德总督府成立学务委员会。次年尉礼贤提议办一所师范学堂为蒙养学堂培养师资,得到允准。他在寓所办起德文学堂。1901年基督教同善会创办礼贤书院,他任监督,同时开办了同善医院。1903年礼贤书院建成新校舍,实行“中西结合”教育方针,前后毕业学生不下千余人。1904年尉礼贤建议中德政府合办青岛特别高等学堂,1909年学校建成。他还受同善会委托于1903年创办了女子学校美懿书堂。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礼贤书院是卫礼贤留给青岛的一份礼物,作为开风气之先的一所新式学堂,站在了近代青岛教育史的起点上。1901年初设于胶州路,1903年迁入教会山,也就是今上海路上的九中所在地。

尉礼贤在青创办礼贤书院,至1906年,礼贤书院已经扩大至4个班,60余人。经山东学台同意、礼贤书院毕业生可选拔优贡获得功名,是年礼贤书院第一班毕业生谭玉峰即被选拔为优贡。1906年山东巡抚杨士骧以尉礼贤办学有功之名,奏请朝廷,赏赐给他四品顶戴。尉礼贤成为青岛赫赫有名的尉大人。1907年1月12日,礼贤书院举行了第一届学生的毕业典礼。

尉氏推崇儒教文化堪称一绝。明末入华之利玛窦,曾将基督教仪式引入尊孔当属创举,这次尉氏在青岛发扬光大。在礼贤书院里,除了自己担任校长,尉的妻子美懿出任德文教师,平度举人邢克昌任汉文教习,贡生出身的博兰升教汉文,蓬莱书馆毕业的朱宝琛教数学。内设有尊孔文社,大礼堂悬挂孔子画像,每日清晨点名,他都要对学生宣讲孔孟哲学与修身之道,常以孔子比拟耶稣,并亲往曲阜拜谒圣庙圣墓。同后来居青岛的康有为应引为同道。尉礼贤与当时山东清廷官员过从甚密,山东巡抚周馥、杨士骧来青视察,尉礼贤每每亲率学生到青岛车站或码头迎送。周馥为其推荐劳乃宣为师。

在教育层面上考察,卫礼贤将书院办到了某种极致,何以至此?可推思的一个基本原因是,他是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敬来兴办这所新式学堂的,不囿于体用之辩,切实贯彻融合之道,在教育理念、办学体制、教学方法上以及师生关系上均消弭了文化歧见,将中国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理想融合为一,很好地实现了教育上的中西合璧。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于是,这座西式学堂深得中国人赞赏也就不难理解了,以致引起了朝廷关注。1906年,山东巡抚杨士骧奏请朝廷赏卫礼贤四品顶戴,以嘉奖其办学之功。这被认为是 “加入中国官僚体系的标志和等级地位的象征,在帝国时代,其他西方传教士 (例如施泰依勒传教会的安冶泰主教)往往需要施加外交压力才能获得这项殊荣。”这一年,当卫礼贤身着朝服出现在书院开学典礼上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中西教育理想的一个共同象征。卫礼贤自身的中国化初步实现了。

为研究学术,1913年,卫礼贤在书院内开办尊孔文社。国学与西学对话。这是一个文人雅集的自由学术团体,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晚清遗老,二是在德华大学任教的德国学者,他们在一起开展东西方文化对话,因而也被称为“中西文社”。随后建起藏书楼,由时居青岛的逊清恭亲王溥伟为尊孔文社题写藏书楼的匾额,劳乃宣则于1914年5月11日撰写了《青岛尊孔文社建藏书楼记》。典汇中西书刊藏书达3万余册,以中国传统文化经籍为主,涉及各类中外图书。供学者查阅,这被认为是青岛第一家公共图书馆。

卫礼贤很高明,开文社以崇儒,同时也使他获得了难得的学习机会。试想,遗老中哪一个不是饱学之士,一批翰林硕儒在向传教士讲叙着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精髓,这等良缘奇观也只有卫礼贤可拥有。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表面上看,尊孔文社被视为一个以儒学研究为主旨的学术机构,其实也暗含着沟通中国文化与基督教之努力。卫礼贤这一构想与明末入华的第一位西方传教士利马窦的“合儒”路线有谋而合,而且更进一步,儒学不再被视为客体,返归主体。前辈花之安牧师也倡导基督教教义与儒学思想“同条共贯”说,其名著《自西徂东》就是以儒学包装基督教的尝试,运用了儒学中“仁、义、礼、智、信”五常概念进行两种文化的掺和。在基督教与儒学的框架中,一幅中西文化对话的深层图景展现了出来。

卫礼贤所译《太乙金华宗旨》也是青岛岁月的一个纪念,1929年出版后再度引发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精神的原发性的关注,心理分析大师荣格视之为“卫礼贤给我们带来的福音”。

在青岛,卫礼贤精心翻译着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文化元典,以《论语》德文版在1911年的出版为标志,到1920年告别青岛,十年之中,十部经典,而且还有关于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现状以及风俗人情的大量评述。如此成绩奠定了他作为世界顶级汉学家地位。 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张君励说:“卫礼贤来到中国时,是一名神学家和传教士,他离开中国时却成为孔子的信徒。”

尉礼贤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衷钦服,翻译经书:成就西方著名汉学家。从办学到译经,展开了更深层次的中西文化对话,对于尉礼贤来说,这是由初步到完备的中国化之路。 大清国学部副大臣劳乃宣,对卫礼贤的译经活动产生了极深影响。《易经》是卫礼贤所译最重要的一部中国典籍,学习、研究和翻译历时十年。这是在劳乃宣协助下完成的一项伟大的跨文化传译工程,其诞生本身即体现了对话与合作之精义。尉礼贤不仅读懂翻译了《易经》,而且学会了问卜之法,对语义的象征性与符号的启示性也有了切实的把握。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尉礼贤译《易经》一出,便成为西方最权威的版本,至今仍无人超越。得益于尉礼贤,西方知识界的东方视野重新得到了深沉而嘹亮的开启。

在尉礼贤聘请的中国教员中,有不少是熟读儒家经籍的旧文人.他们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举人或贡生,其中不乏饱学之士。例如平度籍举人邢克昌,就是尉礼贤最早的经学老师。尉礼贤对《论语》,《大学》,《诗经》等儒家经籍的学习,研究及早期翻译,多得益于他的帮助。尉礼贤长期认真研读中国经籍,与康有为、辜鸿铭、劳乃宣等中国学者切磋,成为一名有作为的汉学家。他将《四书》、《易经》、《道德经》等译为德文出版,为此受到德国政府与学术界的嘉奖,授予其文学博士学位。他还撰写了《实用中国常识》、《中国心灵》等研究中国文化的专著。尉礼贤在著作中肯定了章太炎、梁启超、孙中山等改革家的贡献,相信“中国文化智慧可以被裨益今世”。

文化互动青岛成为重要桥梁。1922年,卫礼贤再度来华,次年应蔡元培之聘出任北京大学教授。1924年回德国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创办中国学院。他的儿子,1905年出生于青岛的尉德明留在了中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参照其父创办中国学院这一模式,1933年在北大创办了中德文化协会。 接续薪火,尉德明继续推进《易经》的研究,其《关于的报告》是西方易学的权威著作。尉德明应该还记得这样一件事,这就是在中国看见了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书。康德哲学传入中国的起点在哪里?这个起点很可能就在青岛。191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康德的第一个学术随笔,译本名《人心能力论:论意志能制病情》,这被认为是在中国出版的首部康德著作,是由尉礼贤与周暹(周叔)合译的。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德国人关注中国文化,中国人也在关注着德国文化。近代以来,亲历德国并有学术创见的中国人,当属康有为、辜鸿铭、蔡元培、宗白华、冯至等五人,巧合的是,五人与青岛都有关联。

康有为海外流亡期间曾九入德国,写有《德国游记》和《补德国游记》,对德国文化知见颇深,1923年始寓居青岛。 辜鸿铭为德国通,曾被德国人赞为“中国的歌德”,他将儿子辜守庸送来德华大学读书,1913年来青岛探望儿子,并与遗老和尉礼贤会晤。此前辜鸿铭如何用英语编造了一个故事,说是满清帝国的覆灭,原因在清流运动的失败。1901年将一年来发表于横滨《日本邮报》等报刊上的英文系列政论,结集成书,定名《尊王篇——一个中国人对义和团运动和欧洲文明的看法》,直译当作《来自督署衙门的论文》,在上海刊行;紧接着清朝宣统皇帝退位,英文新着《中国的牛津运动的故事》,中译名为《清流传》,刊于上海。1911年德国传教士、著名汉学家尉礼贤在青岛根据辜氏《尊王篇》和《清流传》而编译的德文《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一书,在德国出版,深受德国新康德主义者哲学家们欢迎,并成为哥廷根大学哲学系学生必读书。这些正是辜鸿铭对青岛分外关注的因由。辜鸿铭在1913年由上海赴青岛居留,与尉礼贤过从甚密,尉礼贤应该算是他在青岛最好的朋友了。尉礼贤对辜鸿铭早有耳闻,初次见面是在1912年,以文会友嘛,卫礼贤在学习中文的开蒙阶段,得到了辜鸿铭的指导。他们之间和睦相处很快成为了朋友。 蔡元培1907年随驻德公使孙宝琦入德留学,后来成为国立青岛大学的倡办者。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宗白华1913年入德华大学读德文,1920年赴德留学。

冯至1924年夏来青岛度假,译海涅,写有《在海水浴场》组诗,1930年负笈德国。 在东学西渐的尺度上,青岛成为德语世界最重要的中国文化输出地。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青岛这样成为这么多中国典籍的译出之地。当代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曾言:“没有尉礼贤,现当代德国的哲学、心理学、神学、文学等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2009年6月3日在“德国汉学百年”研讨会上的演讲)

这张照片上的左数第二个人是德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尉礼贤。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14年青岛日德战争中的一天,作为牧师,他正在给阵亡的德国士兵主持葬礼。他的周围聚集着无数的德国妇女和儿童,只有很少的几个男人,他们大都老弱病残。当时的尉礼贤,神情凝重,他的内心一定非常地痛苦。他不停地救助伤员,主持葬礼,军事上的失利,使殖民地的前途一片黯淡;这里有他顶礼膜拜的文化,他的人生命运将被战争强行地改变,在他的面前,是一片黑暗。这一天,他非常压抑。战争的结局没有出乎意料,青岛被日本人夺走。万幸的是,日本人没有将这位上帝的使者作为战俘押往日本。战后的尉礼贤继续从事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出版了大量著作。1914年日本占领之后,尉礼贤坚持留在了青岛。他不定期地出版一本叫做《给朋友们的报告书》的杂志在欧洲发行。

尉礼贤在青岛翻译道教典籍

1921年尉礼贤返回德国,在各地演讲和传播中国文化。次年再度来华,任德同驻华使馆文化官员,后又应蔡元培校长之聘任北京大学教授,编纂《北京之皖》杂志。1924年底,尉礼贤回到故国,为播扬中国文化四处奔波,于1925年在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大学创建了德国第一所中国学院,担任该院院长,以此为基地,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弘扬中国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3月1日,尉礼贤卒于图宾根,英年早逝,时年5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