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育儿:有些烦人的行为其实是正常发育的一部分

有些烦人的行为其实是正常发育的一部分

幼儿的某些行为看起来似乎就是为了惹你生气,但其实很可能只是孩子智力成长的自然过程——孩子的头脑里总是充满了好奇和无限的想象力。

幼儿好奇心重却又固执,而且意志坚强,探索欲望旺盛。因此,每天你都应该给孩子一些在室内和室外自由玩耍的机会,让他尝试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新事物。当然,你还要和他聊一聊做这些事情的感受,并表示你能够理解。

幼儿也能认知他们在世界上的角色和他们所具备的能力。他们喜欢不服指挥、逃避约束,想尽一切办法达成愿望,而且最爱说“不!”。这当然让家长们感到棘手,但家长们也没有必要对他们太过严格。

如果你发现孩子总是闷闷不乐的话,应该重新评估一下你的日常活动:你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运动时间、安静时间和各种活动来锻炼孩子的智力和体能呢?孩子们需要定期学习新的技能,当孩子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时候,他们的烦闷就会减少很多。

以下是家长们的一些常见困扰:

咬人

小孩子咬人是最难对付的问题之一。小孩的咬伤很容易感染,所以你应该将其视为一个安全问题而立即制止。

咬人行为在幼儿群体中非常常见,尤其是那些还不太会说话且爱冲动的孩子。孩子精力过剩或者过于兴奋的时候,就有可能选择用咬人的方式来发泄。但也可能是长牙的原因,啃咬会让他们觉得舒服一些,或者他们看到被咬的人的激烈反应觉得很过瘾。多数情况下,孩子咬人都是因为焦虑时找不到其他的发泄手段。

例如,他可能觉得正在参与的活动太难了,或者环境过于杂乱,也可能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而生气。因为孩子还不具备语言表达的能力,所以只能借助咬人来达到目的。

如何纠正孩子咬人的习惯:

●如果孩子咬人,立即把他带走。检查被咬的孩子,给他包扎、拥抱和亲吻。向咬人的孩子解释,他会伤害到他人,而且这种行为“不好”。然后说:“妈妈可以帮你,不许咬人,下一次一定要先找妈妈。”

●让孩子从事和他们发育水平相吻合的活动。

●提供足够的玩具,以免争抢。

●告诉孩子可以拒绝别人的要求,但不能咬人。

●多关注咬人的孩子,慢慢就能预测在什么情况下他可能会咬人。

打人

你可能会认为,如果把孩子送到我家里来玩的话大可以高枕无忧,因为我是儿童行为专家,对不对?

其实不见得。

不久以前,我三岁的小儿子邀请了一个四岁的小朋友来玩,结果两人推搡叫嚷起来,并迅速升级为大打出手。我知道自己的儿子在不顺心的时候很暴躁,所以每有做客的玩伴时,都必须有人在附近密切注意是否有争执发生。

当时我八岁的大儿子就在他弟弟和那个四岁的小朋友身边玩。当两个小家伙开始互相推搡和厮打时(你可以想象我的家里当时是什么景象),我过去把这两个气呼呼的孩子分开,打算分别对他们进行冷静法则的引导。正当我向三岁的儿子解释“与他人游戏的规则”的时候(很像吉丽安的妈妈对娃娃之争的做法),我听到我的大儿子也在对那个四岁的小朋友进行相似的对话。

四岁的孩子问道: “你的妈妈会惩罚我吗?”

我的大儿子说: “不,我们家从不惩罚任何人。她会问你做错了什么,以及下一次你该怎么做,就是这样而已,你不用担心。”

当时我的心里是那么的温暖。我的大儿子说的是真话,我们从不惩罚孩子,我们只设定限度、同情孩子,并教会孩子今后该怎么和小朋友们相处。

当孩子打父母的时候。为了防止孩子打别人,首先要杜绝的是孩子打你的行为。

你可以这样做:

1.告诉孩子:“不许打人,这样做不对。”如果他还不住手,就抓住他的手。

2.表明你了解经过:“我知道你想离开,所以生爸爸的气,但打人是不对的。”

3.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或者跺跺脚也行。要让孩子知道,生气没有错,表达怒气也可以,但永远不能动手。你可以说:“生气的时候可以说出来。”再进一步说明:“下次生气的时候先告诉爸爸妈妈,而不是打人。打人多疼啊,这么做是不对的。”

4.在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对他说:“我知道你非常想要那个东西,但爸爸不肯给你,所以你才生气的,但是任何时候你都不应该打人。”

5.问他下一次会怎么做:“下次爸爸再让你生气,你会怎么办?”

6.告诉孩子:“我们会一直帮助你的,特别是在你生气或需要帮助的时候。”

7.如果孩子还是继续打人,就带他去安静一下。在他冷静之后,再实施上述的步骤。

当孩子打别的孩子的时候。因为打人通常是自发的行为,所以我们需要特别关注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就我们家而言,我的大儿子性格平和,即使和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很少动手。但我三岁的小儿子就需要密切监督,因为他有一个火爆的脾气。任何时候都别小看攻击的行为,厮打、推搡和各类残忍行为都必须立刻管教。当孩子开始厮打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做:

1.告诉他们:“打人是错的。”把两个打架的孩子分开。

2.问孩子为什么打架:“我知道你很生气,但任何时候都不能打人或者推搡。你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或者你为什么生气吗?”

3.鼓励他们用语言或者跺脚来表达愤怒,让他们知道发怒和表达愤怒都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动手。你可以说:“生气的时候可以说出来。打人会痛,而且是错误的。”

4.在孩子平静下来之后,你可以说:“我知道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很让人沮丧,但你不可以打人。”

5.提醒他们如果语言解决不了问题,要找成年人帮忙。

6.问孩子:“下次生气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我们希望他们会回答:“说出来,或者找大人帮助。”如果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帮助他们思考。

7.最后总结一下:“大人任何时候都在这里,特别是当你生气或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可以帮助你。我相信你不会再打人了。”

8.如果下次孩子再打人的话,让他和你一起坐下来冷静思考一下。

到处乱跑

说不定什么时候,孩子就会离开你的身边而闯入有潜在危险的环境。以下是保护你的小宝贝远离伤害的一些技巧:

●带孩子出门之前提醒他们:“我们要去公园,不能离开妈妈身边啊!”

●在到达目的地之后,留出一些时间专门让孩子四处奔跑一会儿来释放能量。

●如果你家里有庭院的话,练习和孩子玩“停止”的游戏,让他知道在外面的时候,如果你说“停止”,他就必须停下来。

●无论身在何处,都务必看好你的孩子。

●如果孩子有乱跑的苗头,立即抓住他并让他知道不能离开你太远。不要生气,乱跑是小孩在这个发育阶段的正常行为。

●让他知道,如果他控制不了乱跑的话,可以牵着你的手或者坐在推车里吃点心。

有些人认为,如果孩子在这种时候不服管的话,就应该打他屁股。这种想法绝对是错误的!打屁股并不能阻止孩子们跑到街上去,而只会使他们对打他的人更反感。我们希望孩子能对街上车流的危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必要的恐惧感,所以你应该用严肃的语气向孩子表达你的担忧,并且告诉孩子你会教他如何保证安全。你应该请求孩子跟你合作,然后感谢他认真地倾听了你的建议。如果你能将惩罚孩子变成指导孩子,并和孩子沟通,你们之间就会建立起信任——信任会培养出负责任的孩子。

教会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如何分享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爱心的,并且能够在和小朋友们游戏时懂得分享。当你的孩子拒绝和朋友分享他的玩具的时候,他并不是真的自私——他的年龄决定了他的行为。分享是一种慢慢养成的好习惯,而在这之前,争夺玩具是不可避免的普遍行为。

对于不肯和人分享东西的孩子,如果他是两岁或者更小的话,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孩子通过模仿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来学会分享,因而他们会注意你的行为,会以你为榜样。所以,如果你能够做到分享,他们迟早也会这样做。你应该多陪孩子一起玩,多让孩子和你分享玩具、碗中的食物或者任何适合他探索的东西,让他习惯跟大家分享。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超过三岁,而你又不想看他当众吵闹的话,不妨让孩子在朋友到来之前把部分最喜欢的玩具收起来,并告诉他这些玩具可以不和小朋友们分享。同时让孩子知道,那些留在外面的玩具是提供给所有孩子一起玩的。

另一种办法是允许你的孩子在把玩具给小朋友玩之前先独占一会儿。如果孩子在没有独享玩具之前就被要求和人分享的话,可能会导致他对分享产生抵制情绪。但如果他有机会先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可能更愿意轮流玩。只要我们不坚持让自己的孩子做出牺牲,就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分享观念,并逐渐养成轮流分享的好习惯。

你还可以教会孩子一些恰当的分享用语。例如:

●“我能玩一会儿吗?”

●“等你用完了,我可以用吗?”

●“你想试试吗?”

●“我能和你一起玩吗?”

永远不要因为孩子不肯分享而惩罚他,也不要把这当成一个很严重的毛病。不要让教会孩子分享的过程变成一场你们之间的较量。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你可以介入并替他说话,这是在展现你对他的理解,同时也是在向孩子示范正确的处理方式。

假设你的儿子把他的玩具丢在沙堆上,但看到有其他孩子拾起的时候又马上跑过来抢走,你可以这样对那个孩子说: “他抢走了你的铁锹,我替他向你道歉。但是他也很想玩,你愿不愿意等他用完了再给你?”然后对你的儿子说: “亚伦,下次当你想要某个玩具的时候,一定要让妈妈来帮你拿,妈妈一定会帮你的,抢别人手里的东西是不对的。”

孩子们喜欢获得理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开始信任你的话,并模仿你关心和分享的做法。

在游乐场所应该遵守的礼貌

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得很好斗,不肯与其他孩子合作,你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教育他。假如你的孩子不肯把秋千让给别人或者在滑梯上拒绝让别人通过,请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做:

1.接受孩子的感受:“我知道你喜欢荡秋千,所以你不想下来。这是不是你在公园里最喜欢的游戏呢?”

2.确认孩子的想法:“你是因为太喜欢荡秋千,所以才不愿意下来,是吗?”

3.引导孩子进行思考:“你有没有想过,其他孩子玩不到秋千会怎么想?”

4.请孩子帮助你解决问题:“我们怎样能让其他孩子也感觉高兴呢?”

你需要的是孩子的合作,而不是顺从。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给他们示范正确的行为。

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和公园里其他孩子分享他的沙滩玩具或足球的话,问他下次出来玩的时候是否愿意把玩具都留在家里。没必要为这种事情跟孩子较劲,因为我们都知道,孩子总是觉得别人手里的玩具更有趣。所以,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才是关键!另一种选择是,让孩子只带可以和别人分享的玩具——这样就可以避免你和孩子在公园的游玩之旅以争执告终。

([美]金伯莉·布雷恩《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