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三国时期武力超群的大将

《三国演义》是一部很受欢迎的小说,因为精彩的剧情和生动的人物,许多人对三国的了解都是来源于此书。不过,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罗贯中在创作它时对史实进行了一些修改,对其中的人物也有所塑造,这就导致一些人物的形象和历史上不尽相同。举例来说,小说里有

《三国演义》是一部很受欢迎的小说,因为精彩的剧情和生动的人物,许多人对三国的了解都是来源于此书。不过,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罗贯中在创作它时对史实进行了一些修改,对其中的人物也有所塑造,这就导致一些人物的形象和历史上不尽相同。举例来说,小说里有一个被赵云秒杀的鼠辈,但在历史上,他实际上是位猛将,他便是麹义。

三国时期武力超群的大将首先,我们来看看麹义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

小说里,麹义登场于第七回的"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当时,河北地区两大军阀公孙瓒、袁绍隔着磐河对峙,袁绍派出麹义率八百弓手,一万五千步兵列在阵中,而公孙瓒则是派出严纲挑战。

严纲引军靠近麹义的部队时,八百弓手一齐放箭,他正要退却,却"被麴义拍马舞刀,斩于马下",公孙瓒的部队也随之溃散。

三国时期武力超群的大将紧接着,麹义乘胜追击,"先斩执旗将,把绣旗砍倒",完成了斩将夺旗这一挫败敌军锐气的英勇举动,就连公孙瓒也不得不暂时退下避其锋芒。

然而,等到麹义深入敌军,却迎面撞上了年轻的小将赵云,赵云"挺枪跃马,直取麴义。

战不数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随后又"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从罗贯中的这段记载来看,其实麹义的登场只不过是给赵云当垫脚石。

罗贯中是以他的勇猛来衬托赵云的"神勇",而短暂的出场和过于草率的死亡也导致麹义的知名度很低,常常被当作一个很弱的小角色。

那么,我们就再从史书的角度出发,看看历史上真实的麹义到底是个怎样的形象。

三国时期武力超群的大将东汉末年,麹义投奔了冀州牧韩馥,在他手下为将。

不过,不久之后麹义发现韩馥其人胸无大志、懦弱无能,便于初平二年(191)率部离开了韩馥。

韩馥见状十分生气,连忙派兵攻打,但麹义却凭借军事才能击退了追兵。

当时,袁绍刚刚来到冀州,一直觊觎者韩馥冀州牧的位置,但苦于缺少帮手,于是赶紧招揽了作战能力不凡的麹义。

在麹义与袁绍的共同压迫下,韩馥被迫交出了冀州牧的位置,并在不久后因害怕加害而自杀而死,袁绍入主河北后,对于立下功劳的麹义更加重用。

为了进一步夺取河北的霸权,袁绍与河内太守张杨、南匈奴单于於夫罗联合,不久后,於夫罗想要离开同盟,但遭到了袁绍、张杨的拒绝,一气之下,他挟持了张杨,逃到了黎阳。

见此情景,袁绍派出麹义追击,精通骑兵作战方法和习惯的麹义轻易赶上,并击破了於夫罗,自此愈发受到信任。

初平二年(191),公孙瓒因弟弟公孙越在作战中被袁绍部将周昂杀死而发动了对袁绍的复仇。

据《英雄记》记载,两军相遇于界桥之南,"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阵于后。

"三国时期武力超群的大将公孙瓒见袁绍士兵比自己少,便直接发动了冲锋。

但麹义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他先是命令士兵藏在盾牌之下,等到敌军骑兵靠近,便突然跃起砍杀,同时弩兵万箭齐发。

史载:"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

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公孙瓒见事不妙,便率军逃窜,而麹义则是率军赶至公孙瓒的军营,将其立于牙门的大旗拔掉来宣示胜利。

三国时期武力超群的大将历史上,赵云并没有突然杀出,而麹义也没有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界桥之战几年后的兴平二年(195),公孙瓒杀害了幽州牧刘虞,刘虞素来以品德知名,许多部下对其非常忠诚,于是他们暗中聚集势力,准备报复公孙瓒。

刘虞在幽州多年,不管是汉人还是鲜卑人都十分敬重他。

于是,为刘虞报仇的兵马很快达到了数万之众,而为了进一步削弱公孙瓒,袁绍派出麹义等将率军协助。

联军在鲍丘与公孙瓒相遇,斩首了两万余人,逼得公孙瓒只好退守易京。

麹义没有见好就收,而是进逼易京,但公孙瓒将易京修筑得坚不可摧,即使麹义围攻了一年也没取得什么战果。

三国时期武力超群的大将一年多后,麹义先扛不住后勤的压力选择了退兵,而公孙瓒反而在其退去时出城偷袭,夺取了这支疲惫之师的辎重。

回到袁绍帐中,麹义因为自己曾经立下的战功而逐渐狂妄起来,甚至《后汉书》说他"骄纵不轨"。

于是袁绍将其召入帐中杀掉,并将其部众兼并,编入了其他部队。

总的来说,和小说相比,历史上的麹义无疑更加勇猛和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