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信阳穷书生荒山借宿

信阳穷书生荒山借宿

在唐朝开元年间,河南信阳一位名叫朱冬凡的读书人因家境贫寒,生计艰难,遂决意离乡谒北黄河,以谋生路。

抵达目的地后,经过多次周转,未能获得任何协助,所学之书似乎皆付诸东流。最终,抵达黎阳境内的鹤壁。

在太阳即将西下的时候,朱冬凡在山路上发愁。前方看不见任何村落,也无法寻找到可供借宿的地方。突然,他转过一个弯,发现路边有一座宏伟的大宅。朱冬凡鼓起勇气上前敲门,希望能在那里借宿一晚。

经过一番等待,终于有一个仆人模样的人过来开门。朱冬凡向他诉说了自己的困境,语气中充满了诚挚与急切。他自称是一名文人,对于在荒山野岭露宿感到无法安心,期望能在此借宿一晚。

属下听闻阁下的哀诉,虽无权决断,然愿代为游说主人。如主人应允,则一切成定局。

不多时,仆人重出门外,言主人已同意,愿阁下入内。

朱冬凡对仆人的引领表示感激,随即跟着进门。远望,见一名端庄气度不凡之人立于滴水檐前,乃为宅主。急忙走上前致谢并问安。

主人的修辞方式非常有礼貌,他表示非常理解行旅辛苦,深知外出的不易。他感慨在我家才能避免露宿野外,以免有辱斯文。

朱冬凡颇感欣喜,幸运地遇到这样一位心地善良的贵人。

主人谦和有礼,安排厨房准备酒食,亲自陪伴朱冬凡品酒聊天,言谈举止非常高雅。他对南朝之后的历史典故了若指掌,令朱冬凡更加敬佩,因此特别请教其姓名,以便将来有机会再次请教。

颍川籍主人荀季和自述祖上世代为官,故一直居于此。

宴席结束,荀季和款待朱冬凡入室休息。寝具陈设奢华,甚至安排一名丫鬟特别伺候。

朱冬凡私下询问丫鬟,问及主人如今官职何任。丫鬟答曰,“家主目下乃河公主簿,还望勿对外泄露。”

闲谈片刻,突闻外有呼救之声,显系遭人鞭挞。遂偷窥窗外动静。

在房间内,一盏蜡烛排列整齐,照亮了整个空间,使得昏暗的室内瞬间变得如同白昼。一名拥有披头散发、被剥夺了衣物的人正遭受一群凶猛的飞鸟的攻击,它们啄击着他的眼睛,血流满面,鲜血还滴落到地面上。

荀季和似乎非常愤怒,他责备地对着躺在地上的人说:“看到了吧,这就是你骚扰我的下场。”

朱冬凡自认为刚才与荀季和的相处不错,却担心闹出人命案件会使自己陷入麻烦,于是推开房门走了进去,询问主人所发生的事情。

一开始,荀季和原本责备朱冬凡多管闲事,但在他的刻意劝说下,勉强透露了事件的起因。

原来,地上的此人乃是黎阳县的现任县令。由于其热衷打猎,追逐猎物时经常冲撞荀季和家的围墙,导致围墙多次受损。因此,荀季和对其进行了惩罚。

朱冬凡将此事暗自牢记心间,经过几句劝说后,便退回房中安眠。

次日一觉醒来,却惊讶地发现自己躺在一处宏大墓地旁。这一景象令他感到不寒而栗,赶紧匆忙前行。最终,他抵达了一个村庄,在向村民打探过后得知,人们口中的“荀使君的墓”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而并无其他居民住所。

朱冬凡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困境,只能继续踏上未知的旅程。不久,他来到了黎阳县城,得知县令几天前患上了眼病,而县内名医竟然无法解救。

朱冬凡前往县衙,通知衙役向县令转达他可以治愈县令的眼睛。县令听闻大为欣喜,立刻让人请他入内。朱冬凡将自己在山中的遭遇告知县令,后者半信半疑。最终,县令决定采取宁信其有的态度,暗中嘱咐里正将大量干柴搬至荀使君的古墓,然后点火将其焚烧。

荀使君的墓被彻底烧毁,而县令的眼疾竟然神奇地痊愈。于是,县令对朱冬凡慷慨酬谢,并赠予大量银子。

凭着这笔财富,朱冬凡始终心系家乡。归途中,他再次来到荀使君的墓前,竟然发现一个人,头发焦黑,身上裹着破烂的棉絮,蹲在荆棘之间,眼神中盯着朱冬凡。

朱冬凡最初未能立即辨认出他,但仔细确认后才发现竟是当晚与其共饮的荀季和。他追问此事的原委。

荀季和解释道:“这一切都是县令的安排。虽然你向他透露了我的行踪,但纵火焚烧墓地并非你本意。也许这是我命中注定的劫数。”

朱冬凡深感内疚,遂径直前往城内购买祭品,随后返回墓旁,诚心悼念,甚至端详地焚烧了两套旧衣。

祭祀完毕,荀季和再度现身,向朱冬凡深深一鞠躬以示感激,继而飘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