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忠烈封神

忠烈封神

明清时期,颜氏宗族枝繁叶茂,据统计超过10万人。

明朝末年,还有颜氏全家为了保卫城池,舍身护国的壮烈故事。这件事,得从颜衍绍说起。

颜衍绍是颜回的第六十五代,家在山东曲阜,他自幼丧父,是母亲把他带大的。颜衍绍读书刻苦,能下功夫,在崇祯年间,他就考中了进士,并做了凤阳县的县令。做了县令之后,颜衍绍勤政为民,清廉如水,很快名声就传出去了。

当地老百姓,以及周边县府的官员,都说颜衍绍治理地方很厉害,很不错。

彼时,正是明朝末年,各地几乎都有流寇。这些流寇四处游动,伺机攻击,各地都很头疼,却也没办法。尤其是江淮一带,流寇横行。当时正好有一批流寇,靠近了凤阳县。颜衍绍提前侦查后,马上征集将士,选拔将士,训练将士,开通沟渠,尤其是护城河,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等流寇靠近凤阳县城的时候,看到了城头上都是士兵,护城河又宽又高,知道城中有准备,于是绕道而去了。

要知道,流寇也都是吃不上饭的人,迫不得已才会造反。他们粮草不多,基本是靠劫掠城池得来。所以每次打仗他们非常拼,一旦攻城,常常是玉石俱焚,杀官泄愤不说,城中百姓也常常会遭到报复性地杀掉。即便流寇无法攻破城池,几场恶仗下来,城中也必定是损失惨重,死伤无数。

所以,颜衍绍此举,完全可以说是保全了凤阳县城,保全了城中百姓。

不久,崇祯皇帝听说了颜衍绍的事迹,亲自召他来京城,要考核他,提拔他。颜衍绍准备去北京城的时候,正好,皇帝派来监督地方盐政(经营食盐的事情)的太监杨显名来了。

地方官员知道后,都准备以下属的身份去拜见杨显名。讲起来,杨显名虽然监管盐政,但毕竟一个太监,职位也不高,其实地方官不用卑躬屈膝。但是,地方官通常都巴结京城来的太监,所以往往都会降低身份去拜见。

颜衍绍听说后,大为生气,厉声说道:“商量什么啊,不用商量!商量来商量去,无非还是给他磕头,看他脸色,最后就是低三下四。我宁可丢了这个官,也不愿意如此卑躬屈膝。”说完后,他背着整理好的包袱,直接去北京了。

到了京城,崇祯皇帝见了颜衍绍,问了很多话,觉得很满意,打算让他到翰林院做官。但是,一个叫陈启新的人出来搞事了。

陈启新是吏科给事中(官职),他很想和颜衍绍结交。不过,颜衍绍看不上他。这个陈启新,其实很聪明,但都是小聪明,他之前曾给崇祯上奏,为了名声,他故意叫人抬着棺材,自己才说出所谓的“天下三大病:科目、资格、行取考选”;还穿着露出棉絮的破衣裳,去见崇祯。

崇祯觉得,陈启新是个敢说话的人,不怕死,又很清廉,于是提拔了他。但颜衍绍知道,陈启新这么做都是故意给皇帝看的,所以他拒绝了陈启新,还当面说:“你不过是欺君罔上,沽名钓誉而已,小人一个,不配和我交往。”

陈启新几次去拜见颜衍绍,听了这话后,勃然大怒。他直接上奏皇帝,说这一次提拔的新人,很多都是高级官员的门生好友,他们靠走后门,贿赂大臣,才得以被皇帝召见。为此,崇祯把这些新人都罢免了,二颜衍绍则被贬官,他成了广平府经历(官职)。

很快,敌军南下,一路上势如破竹,所过之处,无不被攻克。

那时候,邯郸就在清军南下的路上,而且首当其冲。吏部官员于是上奏崇祯,要求一名懂得军事的官员,去补邯郸县令。巧了,颜衍绍因为做过凤阳县的防御,被补邯郸县令。

邯郸很小,城墙很薄,危在旦夕。颜衍绍知道后,骑着快马到了邯郸,一上任马上招募勇士,连夜招募一千多人。颜衍绍特意请来之前的校尉张执塘,来训练这些勇士。他慷慨陈词,士兵都被他所感染,一个个摩拳擦掌,奋勇当先,恨不得马上跟敌人厮杀。

训练几天后,颜衍绍要大开府库,奖励将士。但是,守着府库的官吏却不肯开门,还说东西有限,分了就没了。

颜衍绍大怒,说:“如果城池丢了,别说仓库的东西,就是城里所有的东西,都会没的,我们连命可能都保不住。现在,将士们奋力训练,随时与敌人厮杀搏斗,他们是拿命在保护我们啊,怎么能因小失大呢?”

于是,颜衍绍打开了府库,拿出许多钱来奖励将士们。踊跃参军的人越来越多了,一个个都很勇敢。

然而,也有人害怕,毕竟那些人攻克了很多城池,也杀戮了很多人。所以,有些人计划着逃离这里。

有一天晚上,有两个士兵跑了,他们弄了绳子,吊着下去,结果被巡逻的士兵抓到了。很多人觉得能理解,因为大家都有些怕,所以为两名士兵求情。

不过,颜衍绍却不肯,说:“军法从严!如果今天放了他们,明天还会有人逃跑,到时候人人都无所谓,军心涣散,再多的将士也只是乌合之众。”说完后,他拔出佩刀,亲自杀了两个逃兵。于是人,人心肃然,无人再跑。

敌军到达后,攻城三天,也没能攻下邯郸。然而,等敌军离去后,颜衍绍发现,周围很多城池失守,还有人趁机焚烧村寨,从中获利。

张执塘抓了几个放火的人,那几个人还瞪着眼说:“我们是高总兵(太监高起)的人,你敢动我?”

颜衍绍说:“我不管你们是谁的人,我只要处理放火烧村害人的人!遭到战乱,百姓已经很苦了,你们还放火烧杀抢掠,你们……你们还有人心吗?”他拿来马鞭,抽打这几人,打累后,又数落这些人的罪状,全部处死!

太监高起知道后,很是生气,诬陷颜衍绍。好在不少人为颜衍绍说话,说颜衍绍的功劳。最终,崇祯轻罚颜衍绍,把他守城之功降了三级。

邯郸平安了,颜衍绍打算回去,这时候,西山又出现了很多强盗。当地官府无能,没法抓捕或者招安,只能上奏。于是,颜衍绍又被授予真定府同知,其实就是让他去平定盗贼。

颜衍绍到任之后,去抓强盗。

强盗派出一人,问道:“请问,颜邯郸(颜衍绍,当时人会用做过官的地名来称呼,以示尊敬)”在哪里?

颜衍绍骑着马出来,说道:“你们想认识我吗?”

强盗看到后,纷纷跪拜,说道:“我们也是失去家园的人,不得已做了强盗,只是恨自己没生在邯郸,否则不必如此啊。颜公既然来了,我们肯定能活下去了,我们愿意跟随颜公!”

于是,当地一直没能平定的盗贼,就这样被颜衍绍平了。

崇祯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颜衍绍做了河间府知府。当年十一月份,敌军再次入关南下,攻打河间府。河间府人少,战斗力不强,岌岌可危。眼看着敌人攻城的梯子越来越多,颜衍绍叫人放火烧梯子。

然而,天不遂人愿。风向突然变了,大火非但没能烧敌人的攻城梯,反而烧到了城头上的楼、防御用的盾牌等。一时间,城头成了火海。很快,城门被炸开了。颜衍绍知道大势已去,一面继续组织人反抗,一面退入到府衙中。

敌人围了过来,颜衍绍叫家仆堵住门口死战,他把家人都叫来了,放火烧了房子,他要一家人都死在一起,宁死不降,这样也能避免被敌人羞辱。最后关头,颜衍绍还穿戴好衣帽,朝着北京的方向磕头,然后才纵身火海。

颜衍绍有一位仆人,一看主人跳入火海,小公子(颜衍绍第三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他长子颜伯璟、次子颜伯玠都在老家)也在火海,他冲入火中,救出了小公子,逃出了城外。

崇祯听说之后,伤感不已,叫人特别抚恤颜衍绍幸存的家人。

其实,颜衍绍才到河间府上任,就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

刚准备去河间府,大儿子颜伯璟在山东老家,他做了个梦,梦到一人倒在地上,浑身已经被烧烂了,认不出来是谁。旁边有一人,指着地上的尸体说“这是河间府知府大人啊”。颜伯璟知道后,马上写信给父亲颜衍绍。

信还没寄出去呢,父亲去河间府上任的家书,已经送到了。颜伯璟读了后,泪流满面,茶饭不思,马上叫人快马送信给父亲,叫他不要去上任。

颜衍绍接到了信,看完后笑着说:“孩子为我考虑,想让我全身以退。可是,我若走了,这里的百姓怎么办呢?我知道这里守不住,但百姓也没有去处了,我愿意与百姓死守,战死在这里,不能让那些人小瞧了我们中华儿郎!”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颜衍绍抱着必死的决心守城。

颜衍绍去河间府上任,除了带着家人、小儿子,还带着师爷严柏令。严柏令精通术数,擅长占卜算卦。一到河间府,看了看这里,严柏令就对颜衍绍说:“大人,此地不可留啊,留下必死无疑!”

“没有的事,师爷不要想太多了,放心吧。”颜衍绍假装不明白。

然而,敌军攻城之前,颜衍绍马上派人把严柏令送出城外了,还不许他回来。严柏令流泪大哭,这才知道真相——颜衍绍之前是故意装糊涂的。颜衍绍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如果说出来,严柏令就会知道他抱着必死的决心,也就会始终跟随他,而不肯出城了。

还有一件事,必须得说。至少从清朝时候,颜衍绍就被奉为神了。在曲阜的颜回庙中,还有颜真卿、颜衍绍等人的塑像。

《曲阜县志》这么记载颜回庙的供奉:后寝殿五间,祀复圣夫人,神位玺嵩二丈七,凡涧七尺七寸,深四丈,两庑各七间,左祀韵歆颜之推、颜真卿、颜杲卿;右祀频俭颜见逮、颜师古、颜衍绍。

庙中祭祀的人,除了颜回、颜回夫人外,还有就是颜回后人中,那些非凡之辈。而这些人,都被奉为神了。

颜衍绍的妻子,也姓颜,据说也是颜回的后人,她也是奇人。

当年颜衍绍刚考中功举人后,家乡人就来庆贺。家里穷,没有钱请大家喝酒,颜氏就买了自己的耳坠子,换了钱卖酒给大家喝。

后来,颜衍绍考中进士,娘家人也来庆贺。颜氏却说:“国家动荡不安,相公还要立志做官,他性子又那么刚烈,我真替他担心啊,你们还庆贺什么呢?”娘家人听了后,都觉得她说得对。

再说颜衍绍的大儿子颜伯璟,他做了梦收到父亲家书后,虽然寄出去了信,但迟迟没收到回信,很是担心父亲。又过了几天,他实在等不及了,打算带着二弟颜伯玠,一起去河间府找父亲。

然而,兄弟俩还没出发呢,敌人攻破了山东曲阜。将士和百姓大乱,到处都是尸体、烟火,人人都只顾逃命,颜家人也只能逃命。颜伯璟身体胖,走不快,二弟颜伯玠托着他腋下走路。

颜伯璟很着急,推开二弟说:“父亲在河间府,生死不知,你应该快些逃出去,去找到他,让他离开。你若是拖着我,什么时候能到河间府呢?不要管我,你快走!”

颜伯玠流泪,不肯离去。两人当时已经爬到了倒塌的城墙,颜伯璟看二弟不肯离去,连忙骗他看城外。颜伯玠刚转脸看向城外,颜伯璟就从城墙上跳下去了,他本想自己摔死,二弟就能离去了。然而,令颜伯璟难受的是,他跳下去没摔死,伤到了左腿,但二弟颜伯玠因为分心,被附近的敌军乱刀杀了。

颜伯璟又气又痛,晕了过去,却也因此躲过了一劫。

晚上,颜伯璟醒了过来,巡逻的士兵抓到了他。士兵一看他,阔额重颐,长髯飘飘,容貌壮伟,不像一般人,就没杀他,找了车把他拉去见大帅了。

到了大帅营帐中,颜伯璟宁死不跪。大帅吃了一惊,说道:“自从我进关之后,从没有见过你这样的男子。你肯定不是一般人,你姓什么,父亲是谁?”

颜伯璟昂头说:“我姓颜,父亲是河间府知府,正在抗击你们这些虎狼之辈!”

大帅知道后,把颜伯璟留在了大帐中。

没多会儿,外面来了一人,对颜伯璟说:“昨天我们抓了几个女人,要把她们带去见将军。有一名妇人,跟你一样很有气概,骂不绝口,也不肯走。有一名士兵很生气,用刀背打她后背,但那妇人还是骂个不停。到城墙下,她还在骂,士兵生气了,一刀杀了她。旁边那个女人说,她是颜家女子。我很佩服你,所以特意来告诉你。你若是能出去,就快去给她收尸吧!”

颜伯璟听了后,哭着说:“这肯定是我妻子啊,她就是这么刚烈!”

颜伯璟擦了擦眼泪,谢了来人,告诉了大帅,祈求出去给妻子收尸。大帅一开始不愿意,过了几天后才同意。

到了城墙下,颜伯璟找到了妻子朱氏的尸体,她已经倒在这里四天四夜了。颜伯璟拉起妻子时,发现她身体还有微热,试了试居然还有呼吸。他赶紧救起妻子,找了辆车,把妻子放在车子上。

颜伯璟又去求大帅,大帅说:“你一定还念着你的父亲吧?但我告诉你,兖州城破之后,河间府已经被攻下来一个月了,你的父亲,只怕……只怕……。”颜伯璟一听,大叫一声,晕在地上。

大帅叫人救醒了颜伯璟后,颜伯璟又哭着说:“我父亲一向忠义,他绝不可能逃离,也不可能苟活。我遇到了你,也是运气好,所以没有被杀。既然如此,大帅为何不放了我,让我给父亲收尸呢?”

大帅同意了,于是颜伯璟用车拉着妻子,又找到了二弟的尸体,出城后从小路回到了老家曲阜。

到了老家,朱氏还受着重伤,随时可能没命,两个儿子还生病,都需要颜伯璟照顾。然而,颜伯璟顾不上这么多,他让仆人婢女照顾家人,自己毅然决然踏上了去河间府的路。

四处都是战争,颜伯璟常常一天都吃不上饭,有几次他还被敌人抓住了。幸运的是,他容貌不一般,腿还受了伤,却依然要去寻找父亲,他慷慨陈词,声泪俱下,感动了那些人。所以,一路上他几次被抓,最后都被放了。

到了河间府后,在灰烬之中,颜伯璟找了几天,终于找到了父亲、母亲的尸骸。只是,尸骸已经被烧焦了。颜伯璟抱头痛哭,人们看到后,无不感动落泪。

有好心看到后,告诉颜伯璟:“知府大人死后,你们家有一位忠心的仆人,救出了三公子,逃了出去。想来,他们还在附近,可能就在谁家里躲着呢。你快些去找吧,肯定能找到。”

颜伯璟埋葬了父母,找到了三弟,因为伤感于二弟之死,他对三弟很是疼爱。

明朝灭亡,清朝建立。颜伯璟没有做官,忙碌时就带着弟弟、儿子读书,闲暇时就弹弹琴,说说书本上的事。他为人坦荡,对人很温和,但家法却很严。三十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颜伯璟也会占卜,常说自己能活到六十一岁。后来,他果然在六十一岁那年去世。他有六个儿子,其中朱氏所生有三人。后来,这三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人们都尊称朱氏为“一母三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