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资讯

五台山五个108级台阶分别代表什么 五台山龙泉寺交通指南

步步登高的台阶,在山西省沂州市五台山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有五处有趣的台阶,它们都是108阶高,每一级都暗藏玄机,民间传说,登上龙泉寺108级台阶,就可以辩善恶,弃忧虑,这背后有什么玄机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作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山上有五座

问题描述

五台山五个108级台阶分别代表什么

推荐答案

步步登高的台阶,在山西省沂州市五台山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有五处有趣的台阶,它们都是108阶高,每一级都暗藏玄机,民间传说,登上龙泉寺108级台阶,就可以辩善恶,弃忧虑,这背后有什么玄机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作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山上有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和北台叶斗峰,它们五部分相连环抱,顶部又都是平坦区域,好像“九层之台”,这就是“五台山”名字的由来。五台山的人文历史十分悠久。南北朝时期是五台山发展的开始,北魏孝文帝在此进行了大规模地建设,楼宇群已是初具规模。北齐时,五台山的楼阁庙宇更是增长到了200多座。

五台山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景观,山中五处大寺庙的台阶都是一百零八级,菩萨顶、南山寺、金阁寺、凤林寺和龙泉寺都是一百零八级,为什么特殊的数字会选择一百零八呢?其实在中国文化中“108”一直都是个特殊的数字,《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有一百单八将,《封神榜》里封有一百零八位真神。在古建筑上,一百零八也是很常见的数字,比如:北京天坛的最下层栏板有一百零八块,祈年殿每层有石栏一百零八根,大昭寺殿廊排列着一百零八个神兽等等。

呢?我们不妨以龙泉寺为典例,来做一个分析。为什么选择龙泉寺呢?因为这个寺庙可不简单,据传说山中曾有九条恶龙作恶,文殊菩萨施展法术,将龙困死在了山岭间,自此山中露出了一天然泉眼,泉水甘甜凛冽,并且有奇效,传闻饮泉水可以治病,这眼泉井被称为“龙泉”而龙泉寺因此而得名。

宋代时百姓为了纪念,以“龙泉”为中心,修建起了一座寺庙,周围都是雕梁画栋,这就是我们熟识的“龙泉寺”。可是这座寺庙由于年久失修,到民国时已经十分残破,于是当时的人又在旧址的基础上翻新,今天看到的大量龙饰砖雕,汉白玉石牌坊,都是民国时期的作品,但即使如此,它们依旧雕刻精细,造型雄伟,极具观赏价值。

汉白玉的石牌坊是龙泉寺的一绝,无论是底部的基石还是瓦片顶部,都由雕工精细刻画而成,上面雕琢的佛像,不仅威严端庄,而且多了几分灵气,此外石柱上雕刻的蛟龙、奇花异草和飞禽走兽等,都展现了当时工匠丰富的想象力,在石牌坊前面就是不多不少的一百零八道台阶,这些台阶又有何种深意呢?

庙中老僧告诉我们,这座寺庙的一百零八道台阶,其实内藏玄机,它实际上是十和九十八的和。所谓的十,就是指“十缠”,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惛沈、忿、覆;九十八则代表“九十八结”,它是三界的八十八迷惑和十修惑,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大智度论》上所说的“百八烦恼”。登上龙泉寺的“百八阶梯”,就把“百八烦恼”踩在了脚下,自此当然再无忧愁与烦恼。

除了可以摒弃烦恼,登龙泉寺的阶梯还有一个说法,登梯之人可以明辩善恶,这与著名的杨家将有关,在宋代时,龙泉寺还是杨家将和宗祠。北宋杨家将满门忠烈,功绩自然无需多讲,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宋辽金沙滩(山西大同南)一战,杨家战败,父死兄亡,杨五郎到五台山太平兴国寺出家,后将父尸骨背至五台山建塔安放,塔址就在龙泉寺附近。阶梯有杨继业的魂灵庇佑,登梯之人可辨别善恶,保家卫国为善,谋害忠臣就是恶。

看似普普通通的阶梯,因为“一百零八”和历史底蕴,让阶梯化为了天梯,一经攀登,不仅可以了却烦恼,更可以明识事理。其实是非善恶,恩怨愁苦哪里存在于阶梯上呢?人人心中自应有一把尺子,只要我们一心为国,忠肝义胆,善恶与烦恼,便会与我们远离。

五台山五个108级台阶分别代表什么 五台山龙泉寺交通指南

其他回答

五台山龙泉寺交通指南

五台山龙泉寺交通指南:忻州是晋北的交通枢纽,京原铁路、北同蒲铁路、朔黄铁路在城区交汇。京原、大运、宁长等国道和原太高速公路交汇于城内,贯穿全市。新原高速公路正在修建。市、乡、村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实现了乡乡通油路。

在山西省五台山的寺庙群中,有一座由家庙改成的佛教寺庙。龙泉寺始建于宋代,原为杨家将的家庙。明朝时重修,清末、民国初期扩建,成为南山寺的下院。寺内建筑均为清朝和民国时期的遗物。龙泉寺从落在南山寺对面的车沟。清水河谷是南北走向,车沟是东西走向,龙泉寺坐北向南,位于车沟北侧山岗下,海拔一千七百多米,距台怀镇十里。

龙泉寺东侧的沟凹有一眼山泉,泉水清如玉液,称为龙泉。传说,昔有九龙作恶,文稿殊菩萨施行佛法把它们压在了山下,在清澈的泉水底部还可看到九条小龙的影子。龙泉寺因此而得名。龙泉寺处在中台顶脚下,由九道山岭拱抱,从山形地貌看去,象有九龙齐头并身会饮于龙泉,因此,人们也把这里叫做九龙岗。

龙泉寺西北里许的山岗上,建有扬令公塔一座。塔为砖砌,三级六角,通高约十五米。塔旁有杨令公墓碑记。相传,宋代爱国将领杨业为国捐躯后,在五台山剃度为僧的杨五郎建此塔,将父亲的忠骨葬在里面。

龙泉寺占地面积l.59万平方米,共有各种殿堂160余间。在平面布局中不同于五台山其它寺庙处,就是寺前并排建有三座山门,各自独立,各通一院,而每一院落,横向又有券洞沟通,可以互相往来,其布局结构极得地形之妙。

龙泉寺的胜景,是山门前精致壮观的石牌楼,石牌楼后侧配以大石狮,两旁配以石幡杆,后面连接石拱挢,一色的汉白玉。石牌楼四柱三门,上盖三个楼头,分上下两层,居中的楼头既高且大,两个耳楼头下傍,四根方柱插入四方礅,每根方柱又有前后两根圆柱斜顶,结构紧凑而稳固。石牌楼形制刚健挺拔,通体精雕细刻,堪称石雕建筑艺术珍宝。石牌楼的前后垂檐和三门的拱券,都采用镂空雕法,玲珑剔透。中门的拱券上雕有三龙戏珠,两条龙飞腾在团团白云之中,张着大嘴,睁着圆目,很有气势。龙头、龙角、龙牙、龙舌、龙须、龙鳞、龙爪和云头等,雕得恰到好年,富有质感,雕工纷繁而脉络清晰。两个耳门的拱券上雕有花、桃、柿子、笔、尘弹、纸扇、宝镜、书、壶等,十分逼真。插有四根方柱的四个石礅一字排列,外边的两个顶端为下卷莲瓣形,内里的两个顶端各雕有二十多个石狮,石狮在四周围着,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四个石礅的四个侧面,都雕有龙纹图案。四根方柱前后抵顶的八根斜圆柱,柱上都雕盘龙,称绞龙柱。圆柱底及顶端,斜圆柱的顶端、牌楼的瘠领两端、出檐翘角、横伏两端和立面两处、也都雕以龙头或整条的龙,牌楼统体刻着大小八十多条龙。牌楼的中楼檐下,雕一竖匾,上题峻凌霄汉四字,中门横伏间的嵌板上,题有佛光普照四字,左右耳门横伏间的嵌板上,也都有题字。牌楼上的各种图案不但精美,而且刻工细致。花蕊、草叶,细如发丝,薄如轻纱;走兽、飞鸟,生动活泼,呼之欲出。刀工精细之处,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看了真有张口怕惊鸟,伸手恐断枝的感觉。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石牌楼背面的构筑和雕刻样式与正面相同,只是有些雕刻内容不同。如果把南山寺的石牌楼和龙泉寺的石牌楼作一比较,前者的特点是雄壮敦实,后者的特点是精粹华丽,两者各有千秋。

龙泉寺石牌楼后蹲着的大石狮,造型也很生动。石狮颈上的圈带系有响玲,胸前挂有穗缨,毛发卷曲,双目圆睁。右侧的石狮,左前爪按着一头小狮,小狮侧躺着,嘴咬大狮胸前的穗缨,四个小爪和大狮的大爪相搭,一副活生生的样子。石牌楼两侧的石幡杆,插在石方台上,共五节高,未端套着铜顶,中间有小拱桥可以进人天王殿。石牌楼、石狮、石幡杆和牌楼背后的石拱桥,一色皆白,和谐肃穆。

汉白玉石牌楼坐落的平台左右和前后围以青石栏杆,下接一百零八级青石台阶,石阶底处,有一座细无磨青砖照正中,嵌壁正中,嵌有没白玉石雕,可看作五台山主要寺庙石雕示意图。中间雕一棵苍老的大松树,树下有一宝葫芦形石塔,标志环围舍利大白塔的台怀中心区庙群:中下端,雕有立体的大殿,殿额竖匾题演教寺三字,标志中台顶建有演教寺,龙泉寺位于台脚下,故在石壁上该寺作立体镂空雕法理:西北角雕有盘曲山径,通到一座殿上,殿内有扁形石窟,殿外石阶上有一人跪着叩头,标志着佛母洞;东南侧雕有一个山洞,洞内有一从像,标志着观音洞;观音洞右旁,雕有下层为三眼旋洞上层为木构建筑的楼阁,阁内供有弥勒佛,标志着栖贤寺,相传杨家将曾被禁闭在这里,后遇赦,栖贤寺俗称大赦,此寺现在仅留有遗址。照壁上的石雕,刻工精湛,构图巧妙,在五台山也属一绝。

龙泉寺中轴线上排列有三重大殿。第一重大殿为天王殿,殿的正面构筑装有汉白玉石,立面上刻丹凤朝阳、菊花、风竹、梅花、兰花等,雕工娴熟,形神兼备。天王殿内,除有弥勒佛、韦陀、四大天王外,还有哼哈二将和降龙伏虎,这是清末五台山九宫道修建佛寺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二重大殿叫观音殿,正中供观音菩萨,左右两旁供文殊和普贤菩萨,两壁有山塑,供十二圆觉菩萨,院内的第三重大殿是大雄宝殿,内供释迦佛和十八罗汉。

天王殿右侧还有一个大院,从院中的过门殿穿入院后,就可看到巍然壮观的普济墓塔。墓塔为纯汉白玉建筑,坐落在一个石砌方台上,方台一点五米高,六点四米见方,方以四个侧面雕上卷莲瓣,上、下卷莲瓣中间的内槽雕坐小像一百一十尊,方台的四个侧角雕四尊四力士肩扛大塔,方台上四边围以石栏杆。墓塔底坐为八角,每角又雕有大力士。在粗大的塔圆腹上,还刻有经文,东西南北四面,各刻一尊弥勒佛像。普济和尚死于于民国六年,曾自称是弥勒佛的转世,故墓塔上雕此像。同时塔上还刻有普济和尚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时代的图像。塔圆腹之上,雕八角楼檐状,如大伞盖似的罩塔腹和基座,与方台上的石雕栏杆相照应。再上为细高的塔尖,顶覆圆盘。圆盘上原安铜顶,现已不存在了。这座汉白玉墓塔造形别致,雕刻精细,大方美观,是寺内的一处有特色的建筑。西院中也有一座塔,用青石料修筑,规模比普济塔略小。这是南山寺第二代住持岫净文公的墓塔。

龙泉寺依山而筑,占地面积为一万五千九百平方米,共有殿堂楼房一百六十余间,寺院前面三座山门并排,各自独立,入内又有券洞通道将各处院落勾连,成为一体,其布局结构极得地形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