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中原概念出现于陶寺文化

文/何驽摘要:中原的概念取决于以政治地理五方为表象的天下观,而天下观取决于地中概念。通过对现有考古资料的分析,对比陶寺文化与王湾三期文化的地中理论概念标准与政治地理五方的观念,提出地中和天下观同时出现于陶寺文化,确立于王湾三期文化,普及于二

中原概念出现于陶寺文化文/何驽

摘要:中原的概念取决于以政治地理五方为表象的天下观,而天下观取决于地中概念。通过对现有考古资料的分析,对比陶寺文化与王湾三期文化的地中理论概念标准与政治地理五方的观念,提出地中和天下观同时出现于陶寺文化,确立于王湾三期文化,普及于二里头文化。于是中原概念在陶寺文化开始出现,只是在邦国林立的当时,这一概念并不一定能得到周边文化和族群的承认。

中原概念被王湾三期文化通过文化扩张和政治作为所推出,至少被江淮地区或海岱地区的文化和族群所接受,既可自称,也可他称。

作为王湾三期文化直接后裔的二里头文化,则通过王朝的各种手段,普及中原概念。

而黄河中游地区的地中的理论标准,是依据政治中心的夏至晷影通过政治话语霸权确定的。

中原概念理论标志简论中国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惯常使用“中原”一词,学术界基本认为黄河中游地区包括今豫东、豫北冀南、豫西晋南、关中地区。

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化过程中,占据了一体化的核心地位。

这个中原在史前文化的格局中,处于严文明先生所说的“重瓣花朵”中的花心。

赵辉先生进一步分析这样的“重瓣花朵”格局何时形成,提出中原文化区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500年之间形成,中国史前文化呈现出以中原为中心的三重结构,而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在公元前2500年之后的龙山时代才真正形成。

段宏振先生对“中原”概念作了比较系统的厘清。

他认为,中国即指中原,自然地理意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文地理意义上包含相对于周边蛮夷戎狄而言的中央地区,综合起来而言,系指华夏族群集中居住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的黄河两岸地区,广义的中原指以河南为中心的周临地区。

从考古学角度说,中原即指中原考古学文化区。

段先生提出,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2000年,中原都处在孕育期,自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的夏代,中原才初步形成。

笔者基本认同段宏振先生关于“中原”概念的判定,应当是黄河中游地区包括今豫东、豫北冀南、豫西晋南、关中地区的人们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区及其相对统一的大族群“华夏”,并形成了早期的“中国”之后,“中国人”对于自己居住地域从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方面提出的自我认同的概念。

从考古学角度判断的中原,是从考古学文化格局黄河中游地区与周边地区文化对比的突出中心之反差,来判断的。

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格局中原中心态势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何时形成中原概念上,难以给出非常明确的界标,以致赵辉先生认为中原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之后的龙山时代,而段宏振先生则认为是在公元前2000年之后的夏代。

从理论上说,中原是一个概念,中原概念形成的明确的界标不能依赖考古学文化来建立,而应当由观念文化来建立。

观念文化就是精神文化,是指个体、群体和社会所有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各种思想观念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中原”概念的形成可以用精神文化考古的方法,通过对“中原”观念物化表现的探索,建立其概念形成的明确标志。

从概念上说,中原以“中”位置定性,以“原”界定地域范围,所以中原观念的确定,从根本上取决于“中”这一概念。

但是,从单纯的黄河中游地区的自然地理位置,是无法建立中原概念的,否则地处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也可以被视为“中原”。

足见,“中原”概念主要基于人文地理概念,具体说是占政治话语霸权地位的宇宙观中政治地理五方概念,成为“中原”观念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

所谓政治地理五方,就是分别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块拱卫的中央方块。

政治地理五方也可称之为“五土”:东、西、南、北、中土。

分析到这个观念层面上,考古学文化面貌就很难用于界定政治地理五方或五土,必须有其他的标准来判断。

从原理上说,中土取决于“地中”观念的出现,地中的确定决定了中土的确立。

地中的概念完全不是考古学文化意义上和自然地理意义上的“中心”概念,而是一个偏重于为政治社会思想观念具体说是“中正”正统思想服务的唯心的宇宙观。

然而,仅有地中的观念,是无法建立中原概念的。

因为地中的本质是与天极相通的、与居于天极的上帝沟通的唯一通道,属于偏重于宗教思想的宇宙观范畴。

只有在社会发展进入到国家阶段,统治者出于国家政治统治的需要,产生出“天下观”时,才会立足于“地中”,提出对于天下的认识,通俗说就是对本国所在的地理大陆,从自然、人文、政治、疆域角度的务实认识。

天下观的认识,必须通过以地中都城为中心基点的大地测量,才能够实际得到,最终建立政治地理五方的观念,由此中土或中原观念才真正诞生。

以上是中原概念诞生的理论逻辑轨迹。

而从精神文化考古的维度进行中原概念产生标志的追溯,从根上说,应当是用考古物证来证明“地中”的概念在何时何地出现。

中国古代“地中”一直有物化的标准,那就是以圭表测夏至和冬至的影长。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乃建王国焉。

”那么,考古发现的实用测量仪器圭表,就成为判定地中观念出现的首要证据。

实用圭表判定之后,下一步就是探索天下观的实施大地测量行为。

《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四表”,孔安国《注》理解为“四外”,孔颖达《疏》解释为:“表里内外相对之言,故以表为外向,不向上,至有所限。

旁行四方,无复限极,故四表言被,上下言至。

四外者,以其无限;自内言之,言其至于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