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现代人为何能取代尼安德特人

文/赵冠峰关于人的起源与进化问题,是目前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历史教科书,尤其是高中教科书的编写也与时俱进,结合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成果,适时修改教科书中的传统观点。例如,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五《探索历史的奥秘》就安排一

现代人为何能取代尼安德特人文/赵冠峰关于人的起源与进化问题,是目前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历史教科书,尤其是高中教科书的编写也与时俱进,结合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成果,适时修改教科书中的传统观点。例如,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五《探索历史的奥秘》就安排一个专题,来讨论这一颇为吸引学生的问题。

大体说来,人的起源与进化经历了腊玛古猿、森林古猿、南方古猿、早期猿人、晚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新人或现代人)等几个阶段,当然由于进化的缓慢和复杂,前后两个阶段并非截然分开,泾渭分明,很可能会并存共处较长一段时间,有的古人到底属于哪一个阶段还很难予以清晰的界定。

例如,南方古猿与早期猿人,有的学者认为早期猿人就是南方古猿,这一时期尚处于人猿未分的阶段,著名的“露西”既可以称为早期猿人,也可以称为南方古猿。

但对于最后两个阶段,即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阶段,研究的较为深入和充分,一般认为早期智人已经灭绝,现代人与早期智人分属不同的物种,两者在进化上并无直接的联系。

以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群为例,被誉为直立人代表的北京人,以及之后的长阳人、丁村人等早期智人,与我们熟知的山顶洞人并无直接的遗传联系,上述三种原始人已经灭绝或完全消失。

由于早期智人的代表是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因此本文将以“尼人”泛指早期智人。

尼人四肢短,身体矮而粗壮,这样的人显然适应寒冷气候条件;而现代人身材瘦长,四肢细长身体轻巧,适应的是热带和温带气候,这也能部分证明首批现代欧洲人、亚洲人和美洲人等来自非洲。

选修五的相关内容也涉及尼人与现代人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学界的一些质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现代人是如何完全取代尼人的?目前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现代人为何根据肤色又分为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当然,在取代的时间估计上也存在较大的争议,但由于测年技术尚存在一定的误差,以及新的古人类遗址的不断发现,再加上原始社会的时间较长,因此,在时间上出现几万年甚至更长的交叉和重叠,都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对现代人到底在什么时间取代尼人的问题不必拘泥于一时的研究结论,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对时间的估计将会越来越接近事实和精确。

本文将结合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对现代人取代尼人的原因做一探析,以期能对中学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怎样理解原始社会的长时段效应长时段是法国年鉴学派的核心术语之一,它的提出,大大拓展了对历史进程,尤其是客观进程的研究。

年鉴学派根据时间长短和对历史进程影响的重要程度,将历史研究中的时间分为三种: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体时间,也就是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

长时段研究的是地理环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这是几乎不发生变化的历史;中时段研究的是人口消长和生产增减的历史,也就是经济和人口因素;短时段研究的是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布罗代尔将它称为历史长河中的浪花和尘埃,是由强大的历史浪潮所推动而产生的现象,对历史进程只起微小作用。

而长时段和中时段,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则远远超过个体时间。

因此,年鉴学派强调要重点研究地理环境、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等结构和局势,而不应该像传统史学那样聚焦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等昙花一现的历史尘埃,因为他们的历史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布罗代尔认为,三者的时间单位大体上分别以世纪、十年或数十年和年月等加以衡量和划分,地理环境等长时段因素成百年或更长时间保持不变,是影响历史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也是根本因素;经济、人口等因素在十年或数十年内保持稳定,是历史进程中起较大作用的因素;短时段则一般以年月日来衡量。

犹如研究长江一样,长时段关注的是源头和长江流经地区的宏观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中时段研究的则是三峡、虎跳峡等某一具体区域,而短时段关注的则是那些暗礁甚至浪花之类的问题。

应该说,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在史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传统史学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历史进程中深层次的规律问题。

但布罗代尔的时段单元同样带有固化的特征,因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节奏并不永远相同,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程度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趋于下降。

因此,长时段、中时段等时段单元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应该有所区别。

大体说来,越往前,时段单元越长,越往后,时段单元越短。

例如,近代史上中时段设定为数十年可能接近实际,但在奴隶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可能在数百年内保持大体的稳定,在原始社会,则完全可能在数千年甚至数万年保持大体的稳定。

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近代史上环境数百年保持大体稳定,但在21世纪的今天,维持几十年可能就有困难,而在原始社会,可能几万甚至几十万年保持大体的稳定。

因此,时段单元应该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而进行调整,而不能用一种固定的尺度来衡量不同的历史时期。

封建社会的一次改朝换代,可能经历数十年之久,但21世纪的“数字革命”(指发生于西亚北非地区的“阿拉伯之春”)则可以在几天或一两个月内完成。

历史发展进程的缓慢性、多元性、脆弱性和曲折性,在原始社会表现得特别突出,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天气剧变、疾病流行或者天然果实的歉收,都可能导致某一社会群体发展的减速、停滞、倒退、清零甚至灭绝。

但原始社会的时间是如此漫长,以至于它足以承受得了某一群体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的停滞和倒退,这些现象的发生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我们对长时段效应的客观估计,更何况当时的原始人群也未必能意识到发展的停滞和倒退。

总之,布罗代尔所说的缓慢流逝的历史,静止不变的历史等,最适合用来分析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长时段单元长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年,中时段的单元也在千年以上。

对现代人取代尼人的问题,也只有基于长时段效应的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长时段效应与尼人的灭绝关于现代人取代尼人的原因,学术界的看法大体分为如下两种:杀戮说和朱布洛模式。

第一种看法认为,现代人通过屠杀的方式,最终完全取代了土著尼人,完成了在全球各地的分布。

这种屠杀类似于近代史上西方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非洲黑人和澳洲土著人的种族屠杀行为,这是一种充满残忍和血腥的取代过程。

但是,这种观点没有得到学术界主流的支持,原因有以下几点:近代史上发生的杀戮行为并没有造成澳洲土著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等的灭绝,只是人口急剧下降;其次,欧洲殖民主义者与印第安人等土著人属于同一生物物种,都是现代人,而尼人与现代人则属于不同的物种;最后,原始社会后期现代人的进化和发展程度确实比尼人高,但这种发展程度上的优势是极为有限的,再加上在数量上尼人的优势非常明显,尼人和现代人的分布稀疏,交往程度非常有限。

因此很难想象两种原始人群之间的矛盾会发展到势同水火的地步。

即使矛盾极其尖锐,要想从整体上完成对尼人的屠杀和灭绝,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也绝无这种可能。

朱布罗模式可能更接近原始社会的实情,是对这种取代的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

该理论系纽约州立大学人类学家埃兹拉·朱布罗(Zubrow)提出,他发展出一种各群体互相影响的计算机模式,其中一个群体对另一群体具有稍大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只要有2%,即可导致在一千年内消灭另一群体。

有证据显示,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于35000年前在西欧共存,他们共存了一千年或最多两千年,这符合朱布罗模式。

某一计算机仿真显示,只要尼人比现代人的死亡率高一点点,他们就有可能在一千年内绝种。

很明显,朱布罗模式与长时段效应在原理上是相通的,这有点类似于混沌学上的洛伦兹效应和蝴蝶效应,中国古语中说的“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也是对这种现象的形象说明。

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经过长时间的作用,累积结果可能使人感到瞠目结舌。

“一个小小的数字误差,仿佛是吹过一阵微风—显然,一阵微风不会造成什么大范围的气候后果,因为在引起这些后果之前,它们已经消失了,或是相互抵消了。

然而,今天不然了,在洛伦兹这一特定方程组中,小的误差带来了巨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