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牛郎:发明牛耕的周民族的田祖叔均

文/赵逵夫摘要:《牛郎织女》的两主人公分别来自周人和秦人的祖先,是我国从史前直至近代农业经济社会中男耕女织家庭的集中反映。牛女传说具有突出的反封建性,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对爱情的无限忠贞。《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大荒

牛郎:发明牛耕的周民族的田祖叔均文/赵逵夫《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蕴含与流传的广泛性《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中孕育时间最久、产生时代最早、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特征,有很强的思想性,在海内外影响最大的一个。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说,这在世界民间传说中都是少见的。说它孕育时间最久,因为它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名称和身份特征分别来自原始社会末期秦人和周人的祖先;说它产生时代最早,因为它的故事产生于战国中晚期,定型于汉代末年;说它最集中而典型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特征,是因为“牛郎”、“织女”事实上是我国从史前时代直至近代农业经济社会中男耕女织家庭结构与社会经济特征的反映。

中国长久的农业经济在世界上是比较典型的,而《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正反映了这一特征。

说它有较强的思想性,因为它具有突出的反封建性。

故事中的王母或玉帝既是家长的象征,又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又是神灵的象征。

毛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中国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一) 由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政权) ;(二)由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家族系统( 族权) ;(三)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为鬼神系统(神权)。

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

那么,《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玉帝或王母,便是政权、族权、神权的代表,是中国农民几千年中所受压迫力量的象征。

相对来说,夫权的统治在广大劳动人民中不像上层统治阶级中那样突出,因为在劳动人民中男女双方都从事劳动,也都承担着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要在相互支持、体贴中生存,因而在家中也都有发言权,也都同样地热爱自由。

所以在这个故事中,不但没有男子对妇女压迫、歧视的情节,而且表现出他们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共同进行不懈努力的状况,也反映了他们对爱情的无限忠贞。

这同大量民歌中所反映的精神是一致的。

这个传说还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以沉重财礼阻挠青年男女的婚姻和门第观念的否定与批判,作为农民形象代表的牛郎以王母的外孙女为妻,也反映了上层社会中妇女没有地位,男子对女子缺乏真诚爱情,因而上层社会的女子宁可以淳朴的农民为夫的愿望。

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中深层的问题,已涉及对整个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批判。

说它是我国民间传说故事中流传最广的一个,因为它不仅在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广大地区,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南方的苗、瑶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同的流传版本,同时在日本、韩国、越南、东南亚地区也广泛流传。

比如日本不但有由《牛郎织女》衍生出的故事,而且有不少诗歌作品歌唱这个故事或者七夕节的乞巧活动。

在日本的仙台,七月七日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文化。

说它影响最大,因为它形成了流传两千多年,涉及好几个国家的“七夕节”,由此产生了无法统计的诗、词、曲、赋、文,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小说、曲艺、戏剧。

我国的各个剧种中也都有《天河配》《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类的剧目。

叔均事迹与周人的发祥地牛郎、织女是中国几千年中男女农民的象征。

这两个人物,尤其是牛郎(牵牛) 形象的形成,同我国发达很早的农业有关。

而周民族是在农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民族,无论在土地的选择、耕作、优良品种的选择、农具的制作、还是病虫害防治方面,周民族都很早就有所探索和发明(参见《诗经》的《七月》《生民》《大田》《甫田》《载芟》《良耜》诸诗)。

尤其发明牛耕以代替人力,对农业生产的意义更大。

马克思说:“畜力的使用是人类最古老的发明之一。

”《山海经·海内经》中说:后稷始播百谷。

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大荒西经》中又说: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

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

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

叔均是始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牛耕。

《史记·周本纪》云:“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所谓“有西周之国”云云,是据周人后来所建国言之。

又《大荒北经》中述黄帝蚩尤之战中“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其下云: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

神话是上古时代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与意识形态的曲折反映。

在神话的外壳中,往往包含着模糊的历史事实。

由山海经 中的这些记载看来,叔均不仅发明了牛耕,而且曾组织人民抗旱,度过大旱。

其中说将旱魔魃“置之赤水之北”,同《山海经·大荒北经》《海外北经》中说的夸父逐日的神话相近:前者认为大旱是由于黄帝、蚩尤之战中为对付蚩尤而让魃下到了人间,因无法再上天,造成人间旱灾,在叔均的要求下,帝置之于赤水之北,消除了西北的旱灾;后者认为大旱是由于天上太阳多了,应将它逐走,故夸父逐之至禺谷(即虞渊,日入之所),西北和中原大地的旱灾也便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