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古代淮水原本叫匯水

文/陈立柱 吕壮摘要:淮,《说文》“从水隹声”,《左传》中与师、坻等叶韵,中古以后读如今音huái,何以有此变化?清代以来学者们聚讼不已。考察历史可知,实则缘于古代淮河地理变迁和三大族团与淮河流域的历史互动关系。上古淮河中游有一大泽,中原人

古代淮水原本叫匯水文/陈立柱 吕壮

摘要:淮,《说文》“从水隹声”,《左传》中与师、坻等叶韵,中古以后读如今音huái,何以有此变化?清代以来学者们聚讼不已。考察历史可知,实则缘于古代淮河地理变迁和三大族团与淮河流域的历史互动关系。上古淮河中游有一大泽,中原人谓之“淮极”、“海”、“淮海”等,伏牛山——嵩山以东、黄河以南的河流大都流向这里,所以此“淮”实为“匯”字假借。

古时原在今山东泗水流域、以(鸟隹)鸟(即隹)为图腾的夷人不断北上南下,北上的留下潍水之名,南下的居于“淮极”周边,匯水也因他们而曰淮水。

关于“淮”之名义的争论从水从隹的淮字,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是为地名,但所指为何,学者间颇有争议,多数学人以为即今日之淮河,但是最新的研究中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指今山东省的潍水。

还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淮’字旧释为‘江淮’之‘淮’,实际上则是‘(水吕隹)’字省去声符者”。

据研究,该字有阻塞、壅蔽、拥抱、旋绕诸义。

最早对淮之名义做出解释的是许慎,《说文解字》云:“淮,水······从水隹声。

应劭《风俗通义》说“淮者,均也,均其务(务,或作势)也”。

《春秋说题辞》有与《风俗通》相同的说法。

《释名》又曰:“淮者,围(或作韦)也,围绕扬州北界,东至海也。

”到了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则云:“以中国之水论之,淮以北之水河为大,淮以南江为大······而淮界其中。

导南北之流而会之以入于海,故谓之淮。

淮者匯也,四渎之尊,淮居一焉。

”这几位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义上解“淮”字。

清代,顾炎武在讨论潍水之潍的音读时提出淮字的读音问题,他说古书上潍字常作淮、维、惟:“古人之文或省,或借其旁,并从‘鸟隹’之‘隹’则一尔。

”但自注中又说:“按:‘淮’字当从‘佳人’之‘佳’,乃得声,今本《说文》亦误。

”顾氏的说法很早便有人不以为然,黄汝成为顾氏《日知录》做“集释”辑“钱氏曰”即云:“淮从隹声,亦可读为惟。

顾氏欲分而二之,乃谓‘淮泗’之‘淮’当从‘佳人’之‘佳’,妄也。

”又辑录梁氏曰:“按字书无从佳之字,岂可以《说文》为误乎?”两人已明确指出顾说淮字从佳得声为误。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也都批评顾氏。

应该说学人对于顾炎武的批评是很多的,也是有根据的。

又,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光绪乙亥年(1875年)五月二十五日也有论“淮”字一则,认为古代淮字与均、准(凖)、水、湛音近相通,都有准绳义。

但是没有讨论淮水多种称名的变化问题。

今人崔恒升做过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短文《“淮河”名称考》,认为淮河古称淮,甲骨文、金文已见。

崔先生研究了淮河水系的汝、颍、泗、濉诸水等支流走向,认为“今从四水流行方位看来,与淮水形成一个水流系统,与甲骨文中的‘O’隹字大致相似”,又据《说文》隹为短尾鸟的总名,说“在当时口语中借鸟名‘隹’以称淮,后加‘氵’水旁,以表示水名,从而孳乳为‘淮’”,并认为解淮为均、围,皆不足信。

崔先生看到的五水之形如甲骨文的隹字不知何据,就是看今日之地图上的情况也不尽如其所说。

再说,五水所成之形用以命名主河道而曰淮,也没有道理可说。

从隹得声的淮字,后来何以会转读为户乖切?从音理变化上说不通。

这个问题过去注意的人不是很多。

今人吴小如讨论了淮字的古音与写法,他说,“汉魏人以‘均’训‘淮’,皆以‘淮’为凖绳字,非江淮字本义。

今人读淮为户乖切,实与匯合之‘匯’为一字,古籍书江淮字多作‘匯’”。

吴先生还举明人谢肇淛、近人胡玉缙等人的研究,说明江淮之淮,古作“匯”者颇多其例,因而认为:“淮”字一形二义,音也不同。

既为凖绳字,又为匯合字······江淮字本作“匯”,即以淮合南北之水而得名。

后以“淮”专属江淮字,遂别作“凖”字以为凖绳字,而以《说文》“匚”部之“匯”为“匯合”字,而《说文》“匯”字本训器名,反失其义。

吴先生说“‘淮’字一形二义,音也不同”是很对的,据明人谢肇淛说而曰江淮之淮乃合南北之水而得名,道理上也没有问题,可以说部分解决了淮字的古音问题。

但是也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触及,如匯、淮之名的来龙去脉以及发生了什么变化以致淮名专属于江淮之淮?其变化与淮河流域民族变迁即民族语文改变是什么关系?与淮域的地理变迁有否关联?还有淮水也曾名曰“江”,又是如何发生的?这一切可以说与淮河流域历史、地理、民族与语言的变迁密不可分,只有从历史学的角度进一步讨论才能够说明白。

这就是我们准备做的工作。

“淮极”与“匯水”之名的来处《山海经》是较早反映中国古代地理的著述,但是讲天下山川形势的《山经》部分没有提到淮河与桐柏山,谭其骧先生认为:“这是由于《山经》作者并没有掌握当时华夏诸国的全部山川,故书中脱漏甚多,连中原的桐柏山、淮水都不见于《中山经》。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若理解为当时淮河中上游地区和今天的状况不同而导致命名有别可能更符合实际。

换一种说法,即当时中央王朝的官吏们可能并不一定叫它为淮水,也不一定认为发源于桐柏山的、今天认为是淮河上游干道的河流就是淮河的正源。

人所共知黄河、长江的源头,古代的认识就是不断变化的,秦汉时甚至以后很长时间都未能正确地指出我们今天所认可的正源。

在《山海经·海内东经》内记有二十多条河流的源流情况,清人毕沅认为是“附篇”而非正文,周振鹤先生说它是秦代的《水经》,还有其他一些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