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刘备为什么称为刘皇叔呢

刘备为什么称为刘皇叔呢?的确有点儿悬,我也觉得虚的成分多,真的可能性小,最多是500年前可能是“一家”。一、出生地差异是软伤,族谱缺失是硬伤。1),刘备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但是,刘备出生地为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下管之涿州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什么被称为刘皇叔,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刘备为什么称为刘皇叔呢?

的确有点儿悬,我也觉得虚的成分多,真的可能性小,最多是500年前可能是“一家”。

一、出生地差异是软伤,族谱缺失是硬伤。

刘备为何称为 刘皇叔

1),刘备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但是,刘备出生地为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下管之涿州市),中山国故址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也就是位于赵国和燕国之间,都于顾(今河北定州市),后迁都于灵寿(今中国河北省灵寿县)两地之间的路程按照现在的交通也在200公里以上,这个距离对于现在交通来说的确不算什么,但在汉代绝对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距离,因此,刘备为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属依”胄“起兵的可能性更大。至于《典略》所称刘备原本是东汉临邑侯国(国都在今山东东阿县铜城镇)的枝属就更不可能了。

2),刘备自起兵的时候起,就一直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在那个走到哪儿都要看出身、看身分、看地位的朝代,在那个名不正则言不顺的年代,后来做了汉中王,甚至最后正了“位”,续了“大统”的刘备,族谱上除了标签式的“说明”他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外,可以说其中的“关键”性缺失,或许真不是什么过失性或者历史性缺失,而是不可示人的难言之隐。

二,“刘皇叔”原本是汉献帝借以唬住曹操的一张牌,是上不得大雅之堂的称谓。

“刘皇叔”名头的由来起于曹操联合刘备杀了吕布之后,担心刘备叛逃,就将刘备带回许昌请功,让刘备这位“皇族后裔”见到了皇帝。当时汉献帝也不过根据刘备自报的“家门”,略查照族谱,“发现”刘备比自己长一辈,于是,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汉献)帝暗想:“曹操弄权,国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自此外人称刘备刘皇叔。由此,可见“刘皇叔”真实性值得琢磨和推敲,汉献帝借以唬曹操的可能性更大。

为什么刘备能从一个卖草鞋的小商贩最后成为皇帝?

刘备家的那棵大树,在各种小说故事里已经说了多遍,就不从这里讲起了,重点说说他家的情况。

《三国演义》给刘备的定位就“刘皇叔”,并且给他安排了一个由汉献帝官方认证亲属关系的桥段,为了把这个故事编原,还特地给刘皇叔排了一套祖宗世系,自汉景帝往下,从中山靖王刘胜开始总共十八代,其中有十四代是列侯之尊,乍一看过去,血统纯正的皇亲啊。

问题是,哪怕是《三国演义》编的这套世系,也大有毛病,因为汉献帝是汉光武帝的子孙,而汉光武帝是汉景帝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人,从汉景帝排起,到汉献帝刘协这里,只有十三代,那么,刘备其实应该是刘协的来孙辈,也就是玄孙的儿子。

俗话说,差辈儿了。

回到史书的记载上,刘备的祖先早在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刘贞那一代,就因为酎金成色、重量不足的罪名,被夺去了侯爵,之后连世系辈分、名字都不见记载,要知道,开国皇帝也是要追封祖先立庙的,如果刘备能够回忆,史书上不会不记录,只能是刘备自己的都不知道自己曾祖父的名字,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到了祖父刘雄和父亲刘弘这一辈,刘备家似乎有了比较大的起色,《三国志》里用了一个词儿,叫“世仕州郡”,这个词儿不是乱用的,自《后汉书》开始,写一个人的履历,往往有“世仕州郡”、“家世衣冠”、“家世两千石”、“累世公卿”之类的形容词,各有级别,篇幅有限,就说说刘备家。

东汉制度,州、郡、县主官由朝廷派任,称为“长吏”,而三级的办事官员,则由主官自行“征辟”,最高级的叫“门下五吏”,《三国演义》中常见的“主簿”、“别驾”就是其中之二,其他的称“掾”、“属”就是部门课室的负责人,再往下是普通的公务员,秩禄百石以下的斗食、佐史。

“世仕州郡”的意思是说,刘备的祖父和父亲两代都出仕为州刺史或郡太守的属官,至少应该是“掾属”的身份,也就是百石以上,在家乡本地应该属于比较出挑儿的豪族,他的祖父走得还远一些,曾经被举为“孝廉”,也就是进入了中央官职序列,最高官职是东郡范县县令,用今天的说法就是“中管干部”。

到了刘备父亲刘弘这辈,之所以没能继续,在于刘备的“少孤”,也就是父亲在他少年时代就去世了,只能和寡母一起“贩履织席为业”,小家庭的经济条件很一般。

可到了15岁时,刘备的母亲仍旧让他出门去游学,投入卢植的门下,与同宗的刘德然和公孙瓒同窗,这说明他母亲希望他能够走“士人”的路线,广大父祖的门楣,这也是东汉社会的正途。

问题是,青年刘备不爱读书,兴趣是骑马、遛狗、玩音乐和穿漂亮衣服。长手大耳,身高超过1米7。说话不多,喜怒不形于色,待人宽厚且爱结交豪侠,身边总跟着一群小青年。两个中山大马商张世平和苏双,贩马来回于涿郡,见到刘备后“异之”,就给他很多钱。刘备拿了这些钱,拉起自己的队伍。后来他带着这支队伍,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立了功,然后就做了中山安喜县尉。

也就是说,刘备自己给自己的人生换了一条道。

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一个同学,也是大哥,公孙瓒,在《三国志·先主传》里这么形容俩人的关系“瓒深与先主相友”,“深”这个形容词并不多见,而公孙瓒这个人,如果细究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对刘备深远的影响。

公孙瓒和刘备父祖一样,是郡吏出身,娶了辽西太守的女儿之后,才到卢植门下学经,这就是老丈人栽培他这个地方小豪族的举措了,不久后又回乡任郡吏,在陪同主君刘太守流放今天越南境内的日南郡之后,虽然被赦免没去成,却扬名帝都,被郡中举孝廉为郎,担任辽东属国长史,又升迁为涿县县令,又参与镇压张纯之乱,升迁为中郎将,带属国与乌桓、鲜卑攻战。

注意,我们前面说过,刘备家里经济条件不佳,上学时还依靠族叔刘元起的资助,凭啥“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些贵族子弟的生活标配呢?

答案很简单,有人送。

谁送?

马商。

马商为什么送?

因为需要马。

马从哪里来?

当然从塞外来。

而我们看公孙瓒的宦历,几乎就绕着东汉的幽州边塞转圈,而在东汉王朝风雨飘摇的时代,公孙瓒在边塞的军功靠什么支撑?钱粮从哪儿来?

答案很简单,《后汉书·公孙瓒传》原文提到:

(公孙瓒)常言“衣冠皆自以职分富贵,不谢人惠。”故所宠爱,类多商贩庸儿。

翻译过来就是,公孙瓒经常说,士人家族自以为该当富贵,不感激别人的恩惠,所以,他最喜欢的往往是商贾、庸人。

由此可见公孙瓒本人的交友喜好,刘备自幼“贩履织席”,又“不乐读书”,可谓百分之百投其所好,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公孙瓒理想的伙伴。

确认了这一点,那么,史书记载中的一些矛盾也就有了解释。

《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刘备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军,因功授安喜尉,而《典略》中说刘备是在青州平原郡被平原刘子平举荐跟随青州从事讨伐张纯参军,因功授安喜尉,而张角发动的黄巾起义平定时间在公元184年,距离刘备到洛阳为何进募兵的189年差了5年,无论如何也不算“顷之”。

反观张纯叛乱,公元188年十一月,公孙瓒在石门大破张纯,然而,在追击途中,公孙瓒被乌桓围困在了辽西管子城,困守200多天,吃完粮食吃战马,吃完战马煮弩和盾上的胶和皮革,实在顶不下去了,和士卒诀别分散突围。

此时的刘备应该是在平原郡以他的“商贩经验”为公孙瓒筹措军资,碰上了青州从事出兵讨伐在河间、渤海、平原等郡抄掠的张纯,结果被生意伙伴刘子平举荐参军,为什么?

因为他的关系网在大乱的局面下已经“垮了”,这个刘子平应该就是刘备担任平原相后,派刺客刺杀刘备的郡民刘平,《先主传》中说他“素轻先主,耻为之下”,唯一的理由只能是,刘备之前十几年的时间一直和他合作做生意,一个商贾甚至是小伙计,摇身一变成了朝廷二千石大员,当然不忿,但这个时候,他的主要考虑应该还是将公孙瓒安排的“白手套”刘备送走。

这个理由,刘备还无法拒绝,正是从军之后,发生了刘备在战场上受伤装死的事,伤愈之后,才转到了破虏校尉邹靖的麾下,这个对手就未必是张纯了,因为自幽州至冀州、青州的山水之间,遍布着黄巾余党。

到189年三月,张纯被杀,叛乱平定,邹靖和公孙瓒又是老战友,所以,论功行赏时刘备得授中山安喜县尉。

也就是说,刘备从15岁(虚岁)到卢植门下读书,到29岁(虚岁)得官之间的14年间,大多数时间,应该是在为公孙瓒服务。

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于,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刘备叔父刘子敬说:“你不要乱说话,让我们一家遭灭门之罪”。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将他和刘德然同等对待。此举招致刘元起妻子的不满,刘元起说:“我们宗族中有这样一个孩子,不是个平常人。”公孙瓒与刘备结交为好友,公孙瓒比刘备年长,刘备将公孙瓒视作兄长。刘备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不爱说话,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刘备。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于是给其资助,刘备得以用来集结到很多人。

后来刘备在卖草鞋的时候,看中了张飞和关羽两人,刘备找机会结实两人之后,便桃园结义成为兄弟,从此关羽张飞两人便为刘备出生入死打天下。刘备当年让张飞守家,结果张飞因为喝醉酒被吕布偷袭,丢了城池,连刘备的家眷也被吕布抓走,张飞见到刘备后拔剑自刎,刘备为了拉拢关系,对张飞说过一句话“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了尚可缝,手足短了安可续?”,把张飞感动的哭的稀里哗啦的。

刘备当年在长坂坡之战的时候,赵云救回阿斗后,刘备一把把阿斗丢在地上,哭着对赵云说“为了这个孺子差点害他损失一员大将”,把赵云感动的不知如何是好。可见刘备拉拢人心确实有一手,连老婆孩子都不在乎,一切都可以为他拉拢人心排上用场。这也难怪刘备能从一个卖草鞋的人成为天下之主,他能做到的事情恐怕没人做的到了!

刘备在乡下出生,以卖草鞋过活,为什么皇帝还认他为“皇叔”?

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刘克庄《杂咏一百首·刘备》

如果说中国出身比较低的开国皇帝,刘备应该名列前茅,因为他最开始靠卖草鞋为生。虽然祖上号称是西汉中山靖王后代,不过他出生有些晚,他出生时已经是东汉王朝了,自然这个王位与他们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这一支早就没落,为维持生计,年少时他和母亲贩卖草鞋。既然刘备出身这么卑微,那为什么汉献帝还愿意认他为皇叔呢? 刘备在乡下出生,以卖草鞋过活,为什么皇帝还认他为“皇叔”?

当年刘备家道中落之后,得益于他族叔的帮助,认为他是一个人才,所以花重金培养他。后来刘玄德在黄巾起义中崭露头角,开始拥有名气,逐渐成为蜀汉皇帝。当初刘备觐见汉献帝时,汉献帝还特意翻查了一下族谱,确认这个人与东汉皇帝有亲戚关系。有了这层说法,刘备称帝就显得很“正统”。

刘备在乡下出生,以卖草鞋过活,为什么皇帝还认他为“皇叔”?很多人不明白,西汉已经灭亡很多年了,中山靖王这个称号也算是废除。为什么汉朝王朝中那个族谱中,还会有他的名字。主要是古代人比较讲究家族继承,每家都会有族谱,记载着自己祖先光辉事迹。若干年之后,也能知道自己根在哪里。当年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刘家迅速成为当时皇族。

等到天下稳定之后,刘邦把自己孩子分封诸王。这些人驻守各地,他们所生孩子也会一一记录在皇族族谱之内。西汉灭亡之后,刘秀再次建立汉朝,定都洛阳。刘秀本身就是刘邦子孙后代,刘家血统并没有中断,继续延续到下一个朝代。自然,刘备的资料能够在皇族族谱里查到,也就是不奇怪。

至于汉献帝会大动干戈给刘备一个官方身份,某种程度上是情非得已。那个时候东汉王室已经衰落,各地诸侯纷纷拥兵自重,汉献帝在朝堂上基本上处于不当家是状态。年幼时被董卓掌控,董卓死后文武百官带着他出逃。后来被曹操,迎接到许昌再度复兴汉朝。他想要行使自己皇帝权力,不过哪有这么容易,也跟他本人政治能力不高有关,另外曹孟德本人政治手腕相当娴熟,擅长耍阴谋诡计。名义上对汉朝忠心,还把自己女儿嫁给汉献帝,不过在暗地里已经把“女婿”架空了。借着汉献帝名义发布各种诏书,皇帝一举一动都在他是掌控之下。

汉献帝不是不想反抗,但胳膊拧不过大腿。自己住在人家地盘上,啥事人家都知道,想要动曹操,必须小心谨慎。特别是得有大臣的帮助,不难看出汉献帝想要除掉曹操的心情很迫切。为了早日实现目标必须得找外力,刘备就是不错人选。

汉献帝认刘备为皇叔,是一种政治手段,不过历史齿轮终究不可逆转。哪怕汉献帝再“折腾”,终究没有斗过曹家,不得不禅让帝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国有那么多姓刘的,为何只有刘备被人称作 刘皇叔